【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站台对接装置、轨道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台对接装置及包含该站台对接装置的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站台为了与行车轨道隔开,一般会在站台的边缘安装屏蔽门。而为了保证轨道车辆行车安全,轨道车辆的车厢与屏蔽门门体之间会有一定的列车限界间隙,特别对于胶轮轨道车辆,列车限界间隙要求比一般的轨道车辆要求更大。当列车运营高峰期乘客非常拥挤时段,有可能出现乘客上下车时被挤入此列车限界间隙内,当轨道车辆车门与屏蔽门关闭后,被挤入此列车限界间隙内的乘客可能会受到人身伤害。
[0003]而且,现有站台与轨道车辆的车厢之间具有一定空隙,若乘客疏忽极易在上下车时踏入空隙中而受伤,此外,此空隙也会给带有行李箱的乘客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站台对接装置,其设于轨道车辆上且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所述站台对接装置包括防夹机构和防踏空机构,所述防夹机构包括防夹件,所述防踏空机构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于轨道车辆上且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所述站台对接装置包括防夹机构和防踏空机构,所述防夹机构包括防夹件,所述防踏空机构包括防踏空件;在工作状态,所述轨道车辆的车门打开,所述防夹件位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门与站台的屏蔽门之间,以补充所述轨道车辆的车门与站台的屏蔽门之间的间隙,所述防踏空件位于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与站台的地板之间,以补充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与站台的地板之间的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非工作状态,所述防夹机构和防踏空机构均位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机构还包括均设于所述轨道车辆上的第一安装件和第一动力组件,所述防夹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且所述防夹件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固设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动力单元和旋转轴,所述防夹件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力单元与所述旋转轴动力连接,以使在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动力单元通过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防夹件旋转至所述车门与站台的屏蔽门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第一动力件和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动力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旋转轴动力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件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齿轮对。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设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内的门立柱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件呈长条形板状,且所述防夹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轨道车辆的高度方向一致。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件包括两个防夹单元,两个所述防夹单元分设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门的两侧。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件与所述旋转轴为一体结构。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踏空机构设于所述轨道车辆的下部。12.如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站台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踏空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件和第二动力组件,所述防踏空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光丙,刘俊杰,许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