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工件的自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84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轴类工件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存料箱、送料辊、上料箱和运输带,所述存料箱的内部放置有多个轴类工件,且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宽度为1.2倍的轴类工件直径,所述送料辊可自动转动,设置于存料箱的下方,并与存料箱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送料辊的表面阵列开设有多个送料槽,且送料槽呈V型结构,所述上料箱设置于送料辊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送料辊和电机,电机带动送料辊转动的同时,轴类工件逐根依次掉入送料槽内,送料辊再依次将工件传递至下一设备,实现每根轴类工件的独立传递,防止工件堆积导致机器发生故障,提高了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类工件的自动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化工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轴类工件的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轴类工件是机械生产加工领域经常使用的一种工件。传统的人工手动上料,需要多个工人进行摆放上料,而且摆放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可靠性不高且劳动强度大。因传统人工手动上料耗费人力、耗费工时,比较难保证切管机上料的连续性,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0003]目前的轴类工件上料机构无法依次对轴类工件逐跟上料,导致工件分布不均匀,传输过程中发生堆叠,不利于进入后续装置进行处理,令装置发生故障,降低传输效率,且上料过程中,轴类工件在阶梯状台阶上不断进行传递,传递过程不稳定,且由上料机构传输至下一设备上时容易发生掉落,导致传递效率下降,掉落的工件对后续的传递工作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机器发生故障,大大影响上料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类工件的自动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的轴类工件上料机构不能逐根传递和传递过程不稳定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类工件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存料箱、送料辊、上料箱和运输带,所述存料箱的内部放置有多个轴类工件,且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宽度为1.2倍的轴类工件直径,所述送料辊可自动转动,设置于存料箱的下方,并与存料箱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送料辊的表面阵列开设有多个送料槽,且送料槽呈V型结构,所述上料箱设置于送料辊的一侧,且上料箱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开口和出料开口,其中进料开口与送料辊相对应,出料开口与运输带相对应,所述上料箱内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两个滚轮,且两个滚轮上套设有可自动传送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上料板,且相邻两个上料板之间形成存放槽,所述运输带的一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引板,且引板远离运输带的一端与任意一个上料板相配合。
[0006]优选的,所述存料箱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块固定板,两块固定板焊接于支撑板上。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转轴与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的外部传动连接有链条,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分别通过转轴与送料辊和一个滚轮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送料槽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0009]优选的,所述存料箱的底部设置有导料斜面,且导料斜面的底部延伸至出料口处。
[0010]优选的,所述上料板与传送带的夹角为60
°
,且相邻上料板之间的距离为两倍的轴类工件直径。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设置了送料辊和电机,电机带动送料辊转动的同时,轴类工件逐根依次掉入送料槽内,送料辊再依次将工件传递至下一设备,实现每根轴类工件的独立传递,防止工件堆积导致机器发生故障,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3](2)本技术设置了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传送带、上料板和引板,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传动,使得送料辊与传送带的传输速度一致,保证送料辊上的每根工件依次掉落至上料板的上方,且每块上料板固定一个工件,提高工件传输的稳定性,同时,引板的结构设计使得工件顺利传递至下一设备,保证了传递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17]图中:存料箱

1、轴类工件

2、固定板

3、支撑板

4、上料箱

5、出料开口

6、引板

7、运输带

8、上料板

9、滚轮

10、传送带

11、送料辊

12、电机

13、第一链轮

14、第二链轮

15、链条

16、橡胶垫

17、送料槽

18、进料开口

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类工件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存料箱1、送料辊12、上料箱5和运输带8,存料箱1的内部放置有多个轴类工件2,且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宽度为1.2倍的轴类工件2直径,保证出料口每次只掉一个轴类工件2,送料辊12可自动转动,设置于存料箱1的下方,并与存料箱1的出料口相对应,送料辊12的表面阵列开设有多个送料槽18,且送料槽18呈V型结构,送料槽18的深度为轴类工件2的半径,上料箱5设置于送料辊12的一侧,且上料箱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开口19和出料开口6,其中进料开口19与送料辊12相对应,出料开口6与运输带8相对应,上料箱5内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两个滚轮10,且两个滚轮10上套设有可自动传送的传送带11,传送带11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上料板9,且相邻两个上料板9之间形成存放槽,运输带8的一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引板7,且引板7远离运输带8的一端与任意一个上料板9相配合,保证将轴类工件2由上料箱5准确传递至运输带8上。
[0020]进一步的,存料箱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一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块固定板3,两块固定板3焊接于支撑板4上。
[0021]更进一步的,固定板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3、第一链轮14和第二链轮15,第一链轮14通过转轴与电机13转动连接,第一链轮14与第二链轮15的外部传动连接有链条16,第一链轮14和第二链轮15分别通过转轴与送料辊12和一个滚轮10转动连接,电机13用作链轮传动的驱动装置,从而带动送料辊12和传送带11传动,电机13的型号采用R27DRE90L4减速电
机,转速比为8.16,额定功率为1.5KW,使用系数1.4,转速175r/min。
[0022]具体的,每个送料槽18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垫17,用于增大摩擦,防止轴类工件2提前掉落。
[0023]值得说明的是,存料箱1的底部设置有导料斜面,且导料斜面的底部延伸至出料口处,导料斜面将轴类工件2引导至出料口。
[0024]进一步的,上料板9与传送带11的夹角为60
°
,且相邻上料板9之间的距离为两倍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类工件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存料箱(1)、送料辊(12)、上料箱(5)和运输带(8),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箱(1)的内部放置有多个轴类工件(2),且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宽度为1.2倍的轴类工件(2)直径,所述送料辊(12)可自动转动,设置于存料箱(1)的下方,并与存料箱(1)的出料口相对应,所述送料辊(12)的表面阵列开设有多个送料槽(18),且送料槽(18)呈V型结构,所述上料箱(5)设置于送料辊(12)的一侧,且上料箱(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开口(19)和出料开口(6),其中进料开口(19)与送料辊(12)相对应,出料开口(6)与运输带(8)相对应,所述上料箱(5)内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两个滚轮(10),且两个滚轮(10)上套设有可自动传送的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上料板(9),且相邻两个上料板(9)之间形成存放槽,所述运输带(8)的一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引板(7),且引板(7)远离运输带(8)的一端与任意一个上料板(9)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类工件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泽平汪海波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英诺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