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制造用表面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52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制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制造用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板、导料装置、涂油装置和烘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的电路板在刷油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整块的板材通常裁剪成多种不同型号的小板材制作成电路板,电路板在加工的过程中限位单元不便于调节距离对电路板进行固定,从而造成电路板加工效率低下;并且尺寸不同的电路板表面进行刷油时难以调节刷头的大小,使得刷头大小与电路板大小相适应,以及刷头在对电路板刷油的过程中油液不均匀,容易造成电路板表面刷不到油或者刷头油液滴落在电路板上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电路板表面的刷油效果,便于多种型号的电路板进行表面处理。电路板进行表面处理。电路板进行表面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制造用表面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制造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制造用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是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电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陶瓷磁性材料、电路板、电阻、电容等。
[0003]电路板制造过程通常将一整块的板材裁剪成若干小块,并且通过机器对板材表面进行打磨刻蚀后再次的刷油处理,刷油的目的是防止内部的线路产生干扰,对内部的线路起到绝缘作用,并且刷油可以提高电路板后期的使用寿命,防止电路板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雨水的腐蚀;目前的电路板在刷油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整块的板材通常裁剪成多种不同型号的小板材制作成电路板,电路板在加工的过程中限位单元不便于调节距离对电路板进行固定,从而造成电路板加工效率低下;并且尺寸不同的电路板表面进行刷油时难以调节刷头的大小,从而使得刷头大小与电路板大小相适应,以及刷头在对电路板刷油的过程中油液不均匀,容易造成电路板表面刷不到油或者刷头油液滴落在电路板上。
[0004]所以为了提高电路板表面涂油效果,便于多种型号的电路板进行表面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制造用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板制造用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板、导料装置、涂油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的底板顶部为倾斜结构,且底板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矩形滑槽,所述的导料装置设置在底板的矩形滑槽内,位于底板的上端面自左往右分别设置有烘干装置和涂油装置,且所述的烘干装置和涂油装置均与导料装置相配合。
[0006]所述的导料装置包括U型搭架、调节丝杠、从动带轮、主动电机、主动带轮、传动带、滑动块、限位单元和落料板;所述的U型搭架对称设置在底板上左右两端,U型搭架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U型搭架的安装槽内通过轴承设置有调节丝杠,且调节丝杠的一端位于U型搭架的安装槽内壁,调节丝杠的另一端轴头穿过U型搭架的外壁,且U型搭架外部的调节丝杠的轴头设置有从动带轮,所述的主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上,主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安装有主动带轮,所述的主动带轮直径大于从动带轮直径;所述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的调节丝杠上对称设置有相反旋向的螺纹;U型搭架的每个安装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滑动块,且滑动块与调节丝杠之间通过螺纹方式相连接;位于两个安装槽内同侧的滑动块上共同设置有限位单元,前后两个限位单元呈对称分布;所述的落料板设置在位于底板上端左侧位置的U型搭架外壁;通过主动电机工作带动传动带转动,并且在调节丝杠的工作下使得滑动块进行位置调节,进
一步地调节限位单元之间的间距大小,使得限位单元之间的间距与待涂油处理的电路板宽度保持一致;便于后期待刷油处理的电路板进料;导料装置便于不同宽度的电路板进行进料,并且电路板进料过程中通过限位单元的配合保持了电路板的稳定,利于电路板后期进行刷油处理。
[0007]所述的涂油装置包括卡接架、固定板、安装块、一号套杆、二号套杆、连接板、双向气缸、二号刷油单元和一号刷油单元和转动电机;所述的卡接架对称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且卡接架上端靠近限位单元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靠近限位单元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分布于限位单元的上下两侧;所述的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块上,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一号套杆的一端相连接;安装块的外壁设置有一号套杆,一号套杆上设置有矩形通孔,且一号套杆的矩形通孔内壁设置有对称的滑槽,所述的一号刷油单元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一号套杆的滑槽内;两个一号套杆之间通过二号套杆采用滑动配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的二号套杆包括两块相同的半弧形板,两块半弧形板通过连接板相连接;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双向气缸,且双向气缸的顶端与一号刷油单元相连接;所述的二号套杆上对称设置有二号刷油单元;且一号刷油单元位于二号刷油单元之间;根据待加工的电路板的宽度大小,通过双向气缸调节两个一号刷油单元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得两个一号刷油单元之间的间距与电路板的宽度大小一致;刷油时转动电机工作带动一号套杆和二号套杆均保持一致的速度转动,通过二号刷油单元和一号刷油单元分别对电路板外壁进行均匀刷油处理;双向气缸便于调节一号刷油单元的位置使得涂油的宽度与电路板的尺寸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不同尺寸的电路板均可以通过涂油装置对电路板的上下两端外壁进行均匀的涂油处理;提高了本涂油装置的适用性。优选的;所述的二号刷油单元包括二号油箱、注油管和二号刷油模块;所述二号油箱设置在二号套杆的内壁;上下两个所述的二号油箱之间通过注油管相连通;二号油箱上远离注油管的一端外壁均匀设置有二号刷油模块;通过注油管向着二号油箱内部注入适量的油液,油液通过二号刷油模块均匀的涂刷在电路板表面。
[0008]所述的二号刷油模块包括导油管、海绵油刷、固定卡块、导油杆、螺纹环和限位弹簧;每个二号油箱上设置有一根导油管,导油管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卡块,固定卡块的内部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有导油杆,所述的导油杆内部设置有工字型通油孔,所述导油杆远离二号油箱的部分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设置有螺纹环,导油杆靠近二号油箱的部分外壁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的限位弹簧与固定卡块相连接;静止状态下所述导油杆内部的工字型通油孔的出油端位于固定卡块的内部,每根所述的导油管远离二号油箱的一端安装有海绵油刷;二号刷油单元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二号油箱内部的油液产生晃动对导油杆的末端形成冲击从而带动导油杆进行活塞运动,同时二号油箱内部的油液沿着导油杆上的工字型通油孔流落至导油管的末端被海绵油刷吸收,保证海绵油刷上吸附足够的油液从而对电路板表面进行均匀涂油;二号刷油模块保证了二号油箱内部的油液可以足量的被海绵油刷进行吸附,且通过油液对导油杆形成冲击,控制导油杆内部的工字型通油孔的出油情况,避免海绵油刷上吸附过量的油液产生油液滴落的情况。
[0009]优选的;所述的限位单元包括限位导料板、活动轴杆、输送电机和输送带;所述的限位导料板安装在滑动块上;限位导料板内部通过轴承均匀设置有活动轴杆,活动轴杆之间通过设置的输送带相连接,所述的输送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限位导料板的下端,输送
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活动轴杆的轴头相连接;电路板进料处理的过程中通过输送带与电路板的侧壁进行贴合,保持电路板两侧受到一定的摩擦力,便于电路板进行进料;电路板在输送电机的配合作用下提高电路板的传动效果;保证电路板进料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和流畅。
[0010]优选的;所述的一号刷油单元包括一号油箱和一号刷油模块;所述一号油箱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一号套杆内部,且一号油箱上设置有注油孔,位于一号油箱的外壁均匀设置有一号刷油模块;所述的一号刷油模块与二号刷油模块结构相同;一号油箱内部的油液间歇灌入到一号刷油模块的内部,通过一号刷油模块的作用对电路板表面进行均匀的刷油处理,提高电路板在使用的过程的防腐蚀效果,延长电路板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制造用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板(1)、导料装置(2)、涂油装置(3)和烘干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顶部为倾斜结构,且底板(1)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矩形滑槽,所述的导料装置(2)设置在底板(1)的矩形滑槽内,位于底板(1)的上端面自左往右分别设置有烘干装置(4)和涂油装置(3),且所述的烘干装置(4)和涂油装置(3)均与导料装置(2)相配合;其中:所述的导料装置(2)包括U型搭架(21)、调节丝杠(22)、从动带轮(23)、主动电机(24)、主动带轮(25)、传动带(26)、滑动块(27)、限位单元(28)和落料板(29);所述的U型搭架(21)对称设置在底板(1)上左右两端,U型搭架(2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U型搭架(21)的安装槽内通过轴承设置有调节丝杠(22),且调节丝杠(22)的一端位于U型搭架(21)的安装槽内壁,调节丝杠(22)的另一端轴头穿过U型搭架(21)的外壁,且U型搭架(21)外部的调节丝杠(22)的轴头设置有从动带轮(23),所述的主动电机(24)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1)上,主动电机(24)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安装有主动带轮(25),所述的主动带轮(25)直径大于从动带轮(23)直径;所述的主动带轮(25)和从动带轮(23)之间通过传动带(26)相连接;所述的调节丝杠(22)上对称设置有相反旋向的螺纹;U型搭架(21)的每个安装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滑动块(27),且滑动块(27)与调节丝杠(22)之间通过螺纹方式相连接;位于两个安装槽内同侧的滑动块(27)上共同设置有限位单元(28),前后两个限位单元(28)呈对称分布;所述的落料板(29)设置在位于底板(1)上端左侧位置的U型搭架(21)外壁;所述的涂油装置(3)包括卡接架(31)、固定板(32)、安装块(33)、一号套杆(34)、二号套杆(35)、连接板(36)、双向气缸(37)、二号刷油单元(38)和一号刷油单元(39)和转动电机(30);所述的卡接架(31)对称设置在底板(1)前后两侧,且卡接架(31)上端靠近限位单元(28)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板(32),固定板(32)靠近限位单元(28)的侧壁上下对称设置有安装块(33),且安装块(33)分布于限位单元(28)的上下两侧;安装块(33)的外壁设置有一号套杆(34),一号套杆(34)上设置有矩形通孔,且一号套杆(34)的矩形通孔内壁设置有对称的滑槽,所述的一号刷油单元(39)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一号套杆(34)的滑槽内;一号套杆(34)之间通过二号套杆(35)采用滑动配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的二号套杆(35)包括两块相同的半弧形板,两块凹面相对的半弧形板通过连接板(36)相连接;连接板(36)的中部设置有双向气缸(37),且双向气缸(37)的顶端与一号刷油单元(39)相连接;所述的二号套杆(35)上对称设置有二号刷油单元(38);且一号刷油单元(39)位于二号刷油单元(38)的之间;所述的转动电机(30)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块(33)上,且转动电机(30)的输出轴与一号套杆(34)的一端相连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特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