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35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开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技术方案包括机体部、前部支撑、钻臂部、机载锚杆钻机、护板部、后支撑部、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所述机体部安装在护板部下方;所述前部支撑安装在机体部前方中间位置;所述钻臂部,安装在机体部中部位置;所述机载锚杆钻机共两个,分别安装在钻臂部的左右前端;所述护板部安装在机体部上方后侧位置;所述后支撑部安装在机体部尾端;所述电气系统安装在机体部后端;所述液压系统安装在机体部后方中部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狭窄矿山巷道中支护设备适应能力差、支护效率低、功能范围小等问题。功能范围小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开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锚杆支护是煤矿巷道经济、有效的支护方式,支护效率的低下则会严重影响掘进工作的速度和质量。目前,在矿山巷道掘进作业中,传统的锚杆钻车体积较大,机体宽度较宽,在狭窄的矿山巷道中运转不灵活,适应性较差,很难与掘进机错车交替进行作业,增加了施工作业时间,降低了支护效率和支护质量;其次传统钻车钻孔可调整角度小,大大限制了设备的作业面积,且大多只可用于顶部锚杆支护,功能单一,从而使得支护效率有限,无法满足更高要求的支护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能够有效解决狭窄矿山巷道中支护设备适应能力差、支护效率低、功能范围小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包括机体部、前部支撑、钻臂部、机载锚杆钻机、护板部、后支撑部、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所述机体部安装在护板部下方;所述前部支撑安装在机体部前方中间位置;所述钻臂部,安装在机体部中部位置;所述机载锚杆钻机共两个,分别安装在钻臂部的左右前端;所述护板部安装在机体部上方后侧位置;所述后支撑部安装在机体部尾端;所述电气系统安装在机体部后端;所述液压系统安装在机体部后方中部位置。
[0006]所述机体部由翻板总成、平台、真空电磁起动器、小踏板、回转式减速器和行走总成组成;所述平台安装在行走总成上方;所述回转式减速器共两件,左右对称布置,固定于平台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翻板总成共两件,分别固定在平台前端左右两侧的回转式减速器的上方;所述真空电磁起动器安装在平台上表面右后侧,便于电气系统的启停;所述小踏板安装在平台后端面。
[0007]所述翻板总成分左右两套,其中一套由翻板固定座、主翻板Ⅰ、主翻板Ⅱ、竖翻板、抽板组成;所述翻板固定座安装在回转式减速器上方;所述主翻板Ⅰ共两件,分别铰接于翻板固定座的前端和后端;所述主翻板Ⅱ共两件,分别铰接于主翻板Ⅰ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竖翻板共两件,分别固定在翻板固定座上方的前后两端,所述抽板共两件,分别置于竖翻板内部,通过竖翻板两侧的滑槽配合,上下移动。
[0008]所述前部支撑由滑动外套筒、滑动油缸、调整块、滑动内套筒、下支撑内套筒、下支撑油缸、下支撑外套筒、上支撑油缸、上支撑外套筒、上支撑内套筒、顶梁总成组成;所述滑动外套筒安装在平台上,所述滑动内套筒的方筒一侧安装在滑动外套筒内,另一端固定在上支撑外套筒的外侧,所述调整块共六件,分别固定在滑动外套筒侧面,调整块的耐磨块与滑动内套筒侧面接触,起到导向润滑的作用,所述滑动油缸安装在滑动内套筒内部,其缸体
一端与滑动外套筒后端的连接块铰接,其伸缩杆一端与滑动内套筒前端的连接块铰接,滑动油缸伸缩带动滑动内套筒以滑动外套筒为导向前后滑动;所述上支撑内套筒安装在上支撑外套筒内部,所述上支撑油缸的缸体一端与上支撑外套筒下端的连接块铰接,其伸缩杆一端与上支撑内套筒上端的连接块铰接;所述下支撑外套筒固定在上支撑外套筒侧面对应的安装板上,所述下支撑内套筒安装在下支撑外套筒内部,所述下支撑油缸安装在下支撑内套筒内部,其缸体一端与下支撑外套筒上端的连接块铰接,其伸缩杆一端与下支撑内套筒下端的连接块铰接;所述顶梁总成与上支撑内套筒顶部的连接耳铰接;前部支撑在上支撑油缸和下支撑油缸的带动下,分别向上或向下伸出。
[0009]所述顶梁总成由顶梁连接座、弹簧总成、支护架、支护油缸、伸缩套筒、翻板组成;所述顶梁连接座一端的连接耳与上支撑内套筒顶部的连接耳铰接,另一端与支护架底部的连接耳铰接;所述弹簧总成共两件,左右对称布置,其连接套一端固定在顶梁连接座底部左右两侧,其定位销一端固定在上支撑内套筒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护架与顶梁连接座铰接;所述伸缩套筒共两件,每个伸缩套筒的方筒一端均安装于支护架方筒的内部;所述支护油缸共两根,在两个伸缩套筒中间的方筒内各安装一根,其缸体一端与支护架中间方筒内的连接块铰接,其伸缩杆一端与伸缩套筒内的连接块铰接;所述翻板共两件,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伸缩套筒铰接;伸缩套筒在支护油缸的作用下左右两端均可伸出,所述伸缩套筒上安装的翻板可向外翻转。
[0010]所述钻臂部由左钻臂部、滑动装置、右钻臂部组成;所述滑动装置固定在平台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左钻臂部和右钻臂部左右对称布置,左钻臂部安装在滑动装置上方左侧,所述右钻臂部安装在滑动装置上方右侧。
[0011]所述左钻臂部由回转固定座、套筒连接座、伸缩外套筒、伸缩油缸Ⅰ、阀组总成、方调整块、伸缩内套筒、支撑连接座、支撑油缸、摆动油缸座Ⅰ、液压摆动马达Ⅰ、摆动油缸座Ⅱ、液压摆动马达Ⅱ、摆动油缸板、调整油缸组成;所述回转固定座安装在滑动装置上表面的左侧;所述套筒连接座与回转固定座前端上方的连接耳铰接;所述伸缩外套筒与套筒连接座前端的连接耳铰接;所述伸缩内套筒嵌套于伸缩外套筒内部;所述方调整块共八件,分别固定在伸缩外套筒四个侧面,方调整块的耐磨块与伸缩内套筒外侧面接触,起到导向润滑的作用;所述伸缩油缸Ⅰ的缸体一端与伸缩外套筒内部后端的连接块铰接,其伸缩杆一端与伸缩内套筒内部前端的连接块铰接,伸缩油缸Ⅰ伸缩带动伸缩内套筒以伸缩外套筒为导向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左钻臂部整体前后伸缩;所述阀组总成安装在伸缩内套筒上部的安装板上;所述支撑连接座共两件,分别对称与回转固定座下方左右两边的连接块铰接,所述支撑油缸共两根,左右对称安装,其缸体一端与支撑连接座前端的连接耳铰接,其伸缩杆一端与伸缩外套筒底部的连接耳铰接,呈三角支撑式结构,两根支撑油缸同时伸缩带动左钻臂部实现上下摆动作业,若只伸缩其中一根则实现左右摆动作业;所述摆动油缸座Ⅰ一端的连接板与伸缩内套筒前端的连接板铰接,所述液压摆动马达Ⅰ固定在摆动油缸座Ⅰ的底板上;所述摆动油缸座Ⅱ固定在液压摆动马达Ⅰ的前端,所述液压摆动马达Ⅱ固定在摆动油缸座Ⅱ的底板上;所述摆动油缸板安装在液压摆动马达Ⅱ的顶端,其上方与机载锚杆钻机连接;所述调整油缸缸体一端与伸缩内套筒前端右侧的连接耳铰接,其伸缩杆一端与摆动油缸座Ⅰ底板的连接块铰接;液压摆动马达Ⅰ转动带动机载锚杆钻机实现0~180
°
的前后角度旋转;液压摆动马达Ⅱ转动带动机载锚杆钻机左右旋转0~180
°
;机载锚杆钻机随着调整油缸的
伸缩来实现上下角度的摆动,可保证钻孔作业时所有锚杆在同一排准确布置。
[0012]所述滑动装置由导轨、压板、滑动座Ⅰ、平耐磨条、滑动座Ⅱ、伸缩油缸Ⅱ、油缸座Ⅰ、油缸座Ⅱ组成;所述导轨共两件,左右对称布置,其底端固定在平台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压板共两件,左右对称安装在导轨上,所述滑动座Ⅰ和滑动座Ⅱ并排安装在导轨之间,所述平耐磨条固定在导轨的上表面、两侧面、底面形成的长槽内,所述平耐磨条材料为自润轴承,与导轨和压板所组成的导轨面接触,起到耐磨润滑的作用;所述油缸座Ⅰ共两件,分别安装在滑动座Ⅰ、滑动座Ⅱ的外侧面,所述油缸座Ⅱ共两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其特征是:包括机体部(1)、前部支撑(2)、钻臂部(3)、机载锚杆钻机(4)、护板部(5)、后支撑部(6)、电气系统(7)和液压系统(8);所述机体部(1)安装在护板部(5)下方;所述前部支撑(2)安装在机体部(1)前方中间位置;所述钻臂部(3),安装在机体部(1)中部位置;所述机载锚杆钻机(4)共两个,分别安装在钻臂部(3)的左右前端;所述护板部(5)安装在机体部(1)上方后侧位置;所述后支撑部(6)安装在机体部(1)尾端;所述电气系统(7)安装在机体部(1)后端;所述液压系统(8)安装在机体部(1)后方中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其特征是:所述机体部(1)由翻板总成(1

1)、平台(1

2)、真空电磁起动器(1

3)、小踏板(1

4)、回转式减速器(1

5)和行走总成(1

6)组成;所述平台(1

2)安装在行走总成(1

6)上方;所述回转式减速器(1

5)共两件,成左右对称布置,固定于平台(1

2)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翻板总成(1

1)共两件,分别固定在平台(1

2)前端左右两侧的回转式减速器(1

5)的上方;所述真空电磁起动器(1

3)安装在平台(1

2)上表面右后侧,便于电气系统(7)的启停;所述小踏板(1

4)安装在平台(1

2)后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其特征是:所述翻板总成(1

1)分左右两套,其中一套由翻板固定座(1
‑1‑
1)、主翻板Ⅰ(1
‑1‑
2)、主翻板Ⅱ(1
‑1‑
3)、竖翻板(1
‑1‑
4)、抽板(1
‑1‑
5)组成;所述翻板固定座(1
‑1‑
1)安装在回转式减速器(1

5)上方;所述主翻板Ⅰ(1
‑1‑
2)共两件,分别铰接于翻板固定座(1
‑1‑
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主翻板Ⅱ(1
‑1‑
3)共两件,分别铰接于主翻板Ⅰ(1
‑1‑
2)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竖翻板(1
‑1‑
4)共两件,分别固定在翻板固定座(1
‑1‑
1)上方的前后两端,,所述抽板(1
‑1‑
5)共两件,分别置于竖翻板(1
‑1‑
4)内部,通过竖翻板(1
‑1‑
4)两侧的滑槽配合,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其特征是:所述前部支撑(2)由滑动外套筒(2

1)、滑动油缸(2

2)、调整块(2

3)、滑动内套筒(2

4)、下支撑内套筒(2

5)、下支撑油缸(2

6)、下支撑外套筒(2

7)、上支撑油缸(2

8)、上支撑外套筒(2

9)、上支撑内套筒(2

10)、顶梁总成(2

11)组成;所述滑动外套筒(2

1)安装在平台(1

2)上,所述滑动内套筒(2

4)的方筒一侧安装在滑动外套筒(2

1)内,另一端固定在上支撑外套筒(2

9)的外侧,所述调整块(2

3)共六件,分别固定在滑动外套筒(2

1)侧面,调整块(2

3)的耐磨块与滑动内套筒(2

4)侧面接触,起到导向润滑的作用,所述滑动油缸(2

2)安装在滑动内套筒(2

4)内部,其缸体一端与滑动外套筒(2

1)后端的连接块铰接,其伸缩杆一端与滑动内套筒(2

4)前端的连接块铰接,滑动油缸(2

2)伸缩带动滑动内套筒(2

4)以滑动外套筒(2

1)为导向前后滑动;所述上支撑内套筒(2

10)安装在上支撑外套筒(2

9)内部,所述上支撑油缸(2

8)的缸体一端与上支撑外套筒(2

9)下端的连接块铰接,其伸缩杆一端与上支撑内套筒(2

10)上端的连接块铰接;所述下支撑外套筒(2

7)固定在上支撑外套筒(2

9)侧面对应的安装板上,所述下支撑内套筒(2

5)安装在下支撑外套筒(2

7)内部,所述下支撑油缸(2

6)安装在下支撑内套筒(2

5)内部,其缸体一端与下支撑外套筒(2

7)上端的连接块铰接,其伸缩杆一端与下支撑内套筒(2

5)下端的连接块铰接;所述顶梁总成(2

11)与上支撑内套筒(2

10)顶部的连接耳铰接;前部支撑(2)在上支撑油缸(2

8)和下支撑油缸(2

6)的带动下,分别向上或向下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其特征是:所述顶梁总成(2

11)
由顶梁连接座(2

11

1)、弹簧总成(2

11

2)、支护架(2

11

3)、支护油缸(2

11

4)、伸缩套筒(2

11

5)、翻板(2

11

6)组成;所述顶梁连接座(2

11

1)一端的连接耳与上支撑内套筒(2

10)顶部的连接耳铰接,另一端与支护架(2

11

3)底部的连接耳铰接;所述弹簧总成(2

11

2)共两件,左右对称布置,其连接套一端固定在顶梁连接座(2

11

1)底部左右两侧,其定位销一端固定在上支撑内套筒(2

10)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护架(2

11

3)与顶梁连接座(2

11

1)铰接;所述伸缩套筒(2

11

5)共两件,每个伸缩套筒(2

11

5)的方筒一端均安装于支护架(2

11

3)方筒的内部;所述支护油缸(2

11

4)共两根,在两个伸缩套筒(2

11

5)中间的方筒内各安装一根,其缸体一端与支护架(2

11

3)中间方筒内的连接块铰接,其伸缩杆一端与伸缩套筒(2

11

5)内的连接块铰接;所述翻板(2

11

6)共两件,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伸缩套筒(2

11

5)铰接;伸缩套筒(2

11

5)在支护油缸(2

11

4)的作用下左右两端均可伸出,所述伸缩套筒(2

11

5)上安装的翻板(2

11

6)可向外翻转。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其特征是:所述钻臂部(3)由左钻臂部(3

1)、滑动装置(3

2)、右钻臂部(3

3)组成;所述滑动装置(3

2)固定在平台(1

2)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左钻臂部(3

1)和右钻臂部(3

3)左右对称布置,左钻臂部(3

1)安装在滑动装置(3

2)上方左侧,所述右钻臂部(3

3)安装在滑动装置(3

2)上方右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矿用窄机身双臂钻车,其特征是:所述左钻臂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奇峰张敏张娟贾候平闫伟伟兰宝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