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挤压专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32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向挤压专用工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部设有空腔,所述主体的上部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设置有第一钳口;所述空腔内设有在竖直方向上穿出所述空腔的限位推块,且所述限位推块的上部加工有第二钳口;空腔内设有驱动限位推块轴向运动的驱动机构,第一钳口或第二钳口卡住接头体的第一凹槽,且限位推块推动第二钳口发生轴向位移推动挤压环与接头体发生轴向位移,进而使挤压环和接头体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专用工具保证了挤压环和接头体结合后的同轴度,且能够实现专用工具便于维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小巧、使用方便的特点,具有双支撑活塞结构,保证挤压过程中良好的同轴度,且具有自密封的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维修性。好的密封性和维修性。好的密封性和维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挤压专用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向挤压管路连接工具
,具体而言是一种轴向挤压专用工具。

技术介绍

[0002]专利《轴向挤压式连接管接头组件及其构成的管接头》【申请号:202011079903.5】公开了一种管接头和挤压环挤压配合的结构;轴向挤压管接头包含一个内腔为通孔的圆柱形的接头体,其两端有开口,用于插入管材,接头体的每一侧有一个挤压环。接头体的外表面和挤压环的内表面相互接触,其形状使得挤压环在接头体上轴向移动时,对接头体和管材有径向的力施加。
[0003]在管接头和挤压环轴线连接的工艺中,需要采用专用轴向挤压设备及工装,以一定的轴向推力将挤压环沿接头体的轴向方向推动,由于挤压环内孔直径小于接头体外环直径,挤压环产生轴向位移后由于机械过盈挤压接头体外壁,使接头体产生形变并压缩管材,在整个变形过程中,挤压环、接头体及管材发生弹塑性变形,由于三者之间的材料强度不同弹塑性变形量也不一致,通过变形可以实现三者之间紧密的连接,达到密封的效果。
[0004]但是目前常见的挤压工具结构设计复杂,多次使用后产品的使用性下降,产品维修性较差,且挤压工具在轴向运动实现管接头挤压过程中常伴随同轴度较差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的挤压工具用于实现轴向挤压过程,在多次使用后能够方便维修,并且能够保证挤压完成后导管的同轴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轴向挤压专用工具专门用于专利《轴向挤压式连接管接头组件及其构成的管接头》中的管接头与挤压环的连接,并保证其同轴度,且能够实现专用工具便于维修。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7]一种轴向挤压专用工具,所述专用工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部设有空腔,所述主体的上部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一端设置有呈U形的第一钳口;
[0008]所述空腔内设有限位推块,所述主体的上部在所述限位推块所在处加工有供所述限位推块的上部穿出所述空腔、且供所述限位推块轴向移动的开口;所述限位推块的上部通过所述开口径向穿出所述空腔,所述限位推块的上部加工有第二通槽,且所述第二通槽靠近所述第一钳口的一端加工有与所述第一钳口相匹配的第二钳口,且所述第二钳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钳口的轴线重合;得到开口的宽度与限位推块的宽度相匹配。
[0009]所述第一钳口用于卡住接头体的第一凹槽,挤压环套在所述接头体的端面,所述第二钳口端面轴向推动挤压环与接头体结合;或所述第二钳口用于卡住所述接头体的第一凹槽,挤压环套在所述接头体的端面,且所述挤压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钳口的端面相抵,所述第二钳口的端面轴向推动所述接头体与所述挤压环结合;所述第一钳口或所述第二钳口
卡住所述接头体的第一凹槽后,所述接头体的轴线与所述限位推块的运动轴线平行;
[0010]第一钳口或第二钳口将接头体的第一凹槽卡住,第一钳口或第二钳口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接头体的第一法兰和六方结构相抵。
[0011]所述专用工具还包括驱动所述限位推块轴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密封安装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限位推块连接,所述空腔远离所述第一钳口的一端设有驱动所述输出端工作的输入端。
[0012]所述输出端为活塞组件,所述限位推块位于所述空腔内的部分与所述活塞组件连接,所述输入端为驱动所述活塞组件工作的液压供给装置。
[0013]所述活塞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活塞缸、活塞杆、摩擦环和螺杆,所述螺杆将所述活塞缸和所述活塞杆固定为一体,所述摩擦环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限位推块位于所述空腔内的部分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0014]所述活塞缸包括第一大径段和第一小径段,所述活塞杆包括第二大径段和第二小径段,所述第一大径段的端部加工有向所述第一小径段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小径段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二小径段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大径段远离所述第二小径段的一端加工有向所述第二小径段方向延伸的第三凹槽,所述螺杆的拧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所述螺杆的螺纹端与所述第一大径段螺纹连接;
[0015]所述第一大径段的外径与所述内腔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大径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大径段的外径;所述限位推块位于所述内腔中的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大径段的一部分和第二小径段的一部分上,所述限位推块位于所述内腔中的部分包括第一内径段和第二内径段,所述第一内径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大径段的外径相匹配,外径与所述内腔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内径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小径段的外径相匹配,外径与所述第一内径段的外径相匹配,且所述第二小径段卡在所述第二大径段与所述第一大径段之间;
[0016]所述第二大径段未被所述限位推块覆盖的部分套设有所述摩擦环。
[0017]所述第一大径段上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小径段上安装有Y型密封圈,且所述Y型密封圈的开口朝向所述输入端。Y型密封圈在高压流体作用下,能够径向张开,外周面与主体内腔面接触,流体压力越大接触越紧,高压环境下可以形成良好的密封。
[0018]所述空腔内设有驱动所述活塞组件复位的复位弹簧组件。
[0019]所述复位弹簧组件包括弹簧、止动板和卡簧,所述卡簧通过加工在所述内腔远离所述输入端一端的环形内腔安装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卡簧的中心卡接有止动板,且所述止动板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有弹簧。
[0020]所述第一通槽的顶面靠近所述输入端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通槽靠近所述输入端的一侧加工有同一斜面。所述第一通槽的侧壁在所述第一钳口和所述第二钳口之间加工有让位槽;
[0021]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槽底呈圆弧形。
[0022]所述输入端包括加工在所述空腔端部,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连接腔,且所述连接腔的轴线与所述空腔的轴线重合,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的上部通过万向接头连接有液压油输入装置。
[0023]使用状态下:液压油进入通过万向接头和所述连接头进入所述空腔内,推动所述
活塞缸、所述活塞杆、所述摩擦环、所述限位推块运动,进而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轴向挤压挤压环与接头体结合。完成挤压后,弹簧推动所述活塞缸、所述活塞杆、所述摩擦环、所述限位推块复位。其中Y型密封圈和密封圈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0024]主体的下部分呈圆弧设计,其目的是保证使用过程中方便手持操作,主体的上部分呈带斜面的矩形设计,斜面能够保证整个工具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减轻重量。
[0025]本专利技术的摩擦环和活塞缸分别位于内腔的两端,实现了双支撑的效果,双支撑能够有效保证活塞组件轴向运动过程中的同轴度。
[0026]本专利技术的内腔增加Ni

Ti涂层的表面处理,同时摩擦环优选铸铁材质,能够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多次往复摩擦使用后,可以通过更换摩擦环或者主体内腔进行增加耐摩层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工具的整体使用寿命。
[0027]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8]1、工具小巧,且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挤压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工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部设有空腔,所述主体的上部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钳口;所述空腔内设有限位推块,所述主体的上部在所述限位推块所在处加工有供所述限位推块的上部穿出所述空腔、且供所述限位推块轴向移动的开口;所述限位推块的上部通过所述开口径向穿出所述空腔,所述限位推块的上部加工有第二通槽,且所述第二通槽靠近所述第一钳口的一端加工有与所述第一钳口相匹配的第二钳口,且所述第二钳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钳口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钳口用于卡住接头体的第一凹槽,挤压环套在所述接头体的端面,所述第二钳口端面轴向推动挤压环与接头体结合;或所述第二钳口用于卡住所述接头体的第一凹槽,挤压环套在所述接头体的端面,且所述挤压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钳口的端面相抵,所述第二钳口的端面轴向推动所述接头体与所述挤压环结合;所述专用工具还包括驱动所述限位推块轴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密封安装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限位推块连接,所述空腔远离所述第一钳口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所述输出端工作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挤压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为活塞组件,所述限位推块位于所述空腔内的部分与所述活塞组件连接,所述输入端为驱动所述活塞组件工作的液压供给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向挤压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活塞缸、活塞杆、摩擦环和螺杆,所述螺杆将所述活塞缸和所述活塞杆固定为一体,所述摩擦环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限位推块位于所述空腔内的部分与所述活塞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向挤压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包括第一大径段和第一小径段,所述活塞杆包括第二大径段和第二小径段,所述第一大径段的端部加工有向所述第一小径段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小径段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二小径段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大径段远离所述第二小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泉林宏伟曹大可朱必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长之琳航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