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295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不使用大电容量的电容器而能够自动地设定共同电极的施加电压。液晶显示装置1中,来自像素电极18和辅助电容20的漏电流通过接点A流入共同电极电路30。共同电极电路30则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到接点A和接地的电容器32,以及与电容器32并联于接点的电阻34和电容器36。另外,共同电极电路30还包括一电压跟随型的运算放大器40和电阻42,电阻34和电容器36的接点C的电压输入到运算放大器40的输入端,电阻42的两端则分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40的输出端和接点A。电阻42的电阻值是比电阻34低一个数量级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控制施加于液晶显示装置共同电极(common electrode)的电压的4支术。技术背景公知的有源矩阵(active matrix)型液晶显示装置中,每个像素附有开关 元件,并且通过控制开关元件来驱动像素。图5表示公知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50的等效电路图。在有源矩阵型 液晶显示装置50中,夹持液晶的两块基板中的一基板上,形成同方向并排的 多个条源极线10以及与源极线10垂直交错的多个栅极线12。在源极线10 和栅极线12的交错部位上设置有像素,其包括做为开关元件的TFT 14、用 以在液晶元件16施加对应于像素值的电压的像素电极18、以及与像素电极 18并联的辅助电容20。辅助电容20的作用在于增大液晶电容量,并且降低 TFT 14中漏极-栅极间的寄生电容影响。在夹持液晶的两块基板中的另一基 板上,则设置整体性的共同电极22。共同电极22连接至共同电极电路52, 并且通过共同电极电^各52施加电压。在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50中,由于像素电极18和共同电极22存储 着电荷,所以在TFT 14的开关关断后仍可以维持像素电极18和共同电极22 之间的电压。藉此,即使在TFT 14开关关断后,仍然可以完成反应慢的液晶 分子的配列动作,即使写入时间很短,也能够延长在液晶上施加电压的时间。因此,TFT14在关断期间,由像素电极18和辅助电容20上的电流会出 现漏失的现象。当像素电极18和辅助电容20上出现漏电流时,平均像素电 极电平的DC平均以及做为数据信号的中心电平的来源电平中心(共同电平, Co隱on Level)之间即会产生差异,此即为造成闪烁噪声以及降低可靠度的原 因。如图5所示,在公知有源矩阵式液晶显示装置50的共同电极电路52中, 具有可变电阻,用来调整施加于共同电极22上的电压(以下称为"共同电极电压")。使用者可以通过此构件, 一边看着液晶显示装置50的画面, 一边 以手动方式调整电压来降低闪烁噪声。举例来说,在产品出货时,配合个别 产品来调整共同电极电压。共同电极电压的调整,可以采用显示清楚的图像 数据(例如灰色等中间色)来进行。而开关关断时漏电流的电流量,会随着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环境温度 等条件而改变。因此,如果液晶显示装置50的使用环境和共同电极电压调整 时的环境不同时,仍会发生闪烁噪声。另外,漏电流也会随着液晶显示装置 所显示的图像数据而变化。举例来说,连续显示白色图像的情况和连续显示 黑色图像的情况,漏电流即会不同。因此,显示不同的图像内容仍然有可能会产生闪烁噪声。而公知液晶显示装置50中,如果发生闪烁噪声的情况,必须以手动方式来调整共同电极电压。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着眼于所述课题,曾提出一种自动调整共同电极电压的液晶显示装置专利技术(以下称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06-189473号公报)。在 专利文件1中,来自像素的漏电流被导通至共同电极电路上,并且根据漏电 流来控制共同电极电压,藉此降低漏电流对于共同电平的影响,并且抑制闪 烁噪声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在所述专利文件1所公开的电路中,是根据用以检测像素电位的共同电 极电位所流入的漏电流,让共同电极电压与像素电位一致而进行充电,因此 第二共同线连接着一电容器。而此电容器在第二共同线(共同电极)需长期维 持AC低阻抗状态的特性下,具有一较大的时间常数。为了根据漏电流来控制 共同电极电压,便需要大电容值的电容器。然而,由于大电容值的电容器是比较大的元件,因此也占用较大空间。 如果在需要缩小液晶显示装置的条件下,在电路设计上并不适合采用大电容 值的电容器。根据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不使用大 电容值的电容器,仍然能够自动地设定共同电极的施加电压。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包括多个像素,其由开关元件、像素电极以及与所述像素电极连接的第一电阻构成;共同电极,用以在所述像素上施加共同电压;以及共同电极电路,用以控制所述共同电极的电压。其中所 述共同电极电路则包括第一接点,其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多个像素 的各像素电极;第一电容器,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点,其另一端接地;第 二电阻,其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并列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点;第二电容器,其一 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其另一端接地;以及电压跟随型的运算放大器,其输 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电容器之间的第二接点,其输出端则通 过一第三电阻连接至所述共同电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比所述第二电阻 低一个以上数量级。利用此结构,可以把来自像素电极和辅助电容的漏电流导至共同电极电 路,并根据漏电流量控制共同电极电压,同时由共同电极电路的电容器所累 积电荷而产生的电位,通过极大时间常数的电路进行检测,不需要使用到大 电容量的电容器。因此能够利用小型化电路,自动地调整共同电极电压。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包括一第一开关元件,用以切换所述第 一接点和所述第二接点是否短路。其中,液晶显示装置开始动作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呈闭路状态,使得所述第一接点和所述第二接点短路。当液晶显 示装置开始动作后一预定时间,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呈开路状态,将电压施加 于所述第二电阻。利用此结构,可以通过从第 一 开关元件呈闭路状态而构成时间常数较小 的电路,能够将流入共同电极电路的电荷快速地存储于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 容器。由于利用第一开关元件可以切换时间常数较大或较小的电路,所以在 开始动作时,能够根据漏电流快速地控制共同电极电压,并且在共同电极电 压稳定之后,随使用环境的緩慢变化控制共同电极电压。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包括一电源,用以提供预定电压;以及 第二开关元件,用以切换所述第二接点和所述电源是否连接。其中,液晶显 示装置开始动作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呈闭路状态,将电源电压施加于所述 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在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利用所 述电源电压进行充电后,使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呈开路状态。当所述第二开关 元件呈开路状态后经过预定时间,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呈开路状态,将电压 施加于所述第二电阻。利用此结构,在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呈闭路时,依据预定电压在并联的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上存储电荷。由于利用第二开关元件可以 切换是否施加电源电压,举例来说,在电源初期馈入期间,便能在瞬间提供 预定电压,在提供预定电压之后,能够根据漏电流量控制共同电极电压。 专利技术功效在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能够通过够大时间常数的电路,检测由共同电极电 路的电容器所累积电荷而产生的电位,不需要使用到大电容量的电容器。因 此能够利用小型化电路,自动地调整共同电极电压。附图说明图1表示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2表示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效电路的具体结构范例的示意图。 图3表示依据具体结构范例的模拟结果的示意图。图4表示变形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图5表示公知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2、 50:液晶显示装置;10-源极线;12-栅极线;14-TFT; 16-液晶元 件;18-像素电极;20-辅助电容;22-共同电极;24、 28-共同线;26、 34、 42-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多个像素,其由开关元件、像素电极以及与所述像素电极连接的第一电阻构成;共同电极,用以在所述像素上施加共同电压;以及共同电极电路,用以控制所述共同电极的电压;其中所述共同电极电路包括: 第一接点,其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至所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电极;第一电容器,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点,其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其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并列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点;第二电容器,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其另一端接 地;以及电压跟随型的运算放大器,其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电容器之间的第二接点,其输出端则通过一第三电阻连接至所述共同电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比所述第二电阻低一个以上数量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居胜井上昌秀渡边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