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周界区域入侵检测管理系统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报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周界区域入侵检测管理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科技还没有足够发达之前,大多数场所为了防止非法的入侵和各种破坏活动,都只是在外墙周围设置屏障(如铁栅栏、篱笆网、围墙等)或阻挡物,安排人员加强巡逻。随着犯罪分子利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犯罪手段更加复杂化、智能化,传统的防范手段已难以适应要害部门、重点单位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人力防范往往受人员、地域、人员素质和精力的影响,亦难免出现漏洞和失误。因此,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各种周界安防技术不断出现,各种入侵探测报警系统融入到安防领域,成为安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界防范”。
[0003]周界区域入侵检测系统主要应用于对某一区域及其边界进行防范,当被外来事物入侵后识别入侵类型,根据预设规则发出告警信号,启动预置设备,记录入侵信号和\或远传入侵信息的防范体系。周界区域入侵检测系统从最初的纯物理检测手段(例如,电子围栏、红外对射器)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多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界区域入侵检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若干个主动式毫米波雷达、若干个被动式红外信号接收器、大气温度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视频采集模块、就地声光告警模块;所述若干个主动式毫米波雷达、所述若干个被动式红外信号接收器、所述大气温度测量模块设于周界区域边界处,且所述若干个主动式毫米波雷达和所述若干个被动式红外信号接收器布置于同一个水平截面上;所述若干个主动式毫米波雷达、所述若干个被动式红外信号接收器、所述大气温度测量模块、视频采集模块、就地声光告警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性相连;所述主动式毫米波雷达用于将若干个同时位于其检测区域的入侵物体与该主动式毫米波雷达之间的距离值、各入侵物体与主动式毫米波雷达天线法线方向的方位角度、各入侵物体的速度值,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被动式红外信号接收器用于将其检测到周界区域内的红外辐射值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大气温度测量模块用于将周界区域的实时大气温度值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数据处理模块与互联网或局域网通信相连;所述就地声光告警模块用于在收到数据处理模块的启动信号后进行声光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界区域入侵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动式毫米波雷达数量不小于三个时,采用非共线方式设置,且相邻所述主动式毫米波雷达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网格均匀分割周界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界区域入侵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动式毫米波雷达为FMCW型毫米波雷达。4.一种周界区域入侵管理系统,包含至少一个上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周界区域入侵检测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数据中心,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中心通信相连;所述数据中心用于汇总至少一个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信息,计算并记录各入侵物体的运动轨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周界区域入侵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数据中心还用于保存并执行分层次的入侵应对方案。6.一种周界区域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实现步骤如下:S1:在数据处理模块中记录在周界区域边界处布置的若干个主动式毫米波雷达、若干个被动式红外信号接收器的几何关系信息;数据处理模块实时接收大气温度测量模块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数据,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环境温度数据按照内置规则动态调整红外检测的判定阈值;S2:主动式毫米波雷达检测到周界区域出现若干入侵物体后,将各个入侵物体的距离、方位角度、速度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S3: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使用几何算法计算出各个入侵物体在周界区域内的精确位置;S4: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步骤S3中得到的位置信息启动距离各入侵物体最近的被动式红外信号接收器并接收红外信号量值,并根据判定阈值进行生物检测,判断各入侵物体是否
为生物;S5:数据中心根据步骤S3、步骤S4获取的信息,根据梯度预测算法计算各入侵物体的运动趋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周界区域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中,主动式毫米波雷达检测到周界区域出现若干入侵物体后,还将各个入侵物体的雷达波反射截面积发送到数据处理模块。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周界区域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4中,实现根据判定阈值进行生物检测的方法如下:在周界区域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完毕并进行调试时,记录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镜锋,李一凡,邹韶华,林武杰,张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