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新鞘氨醇杆菌及其在废水除磷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77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新鞘氨醇杆菌以及其废水除磷中的应用。该菌株为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177。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新鞘氨醇杆菌SJB007在脱除污水中磷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培养:保藏菌株新鞘氨醇杆菌SJB007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30℃、160rpm条件下培养24小时,离心,得菌体,菌体用无菌水洗涤后制成OD600为0.50~0.60的菌悬液;(2)发酵除磷:将步骤(1)制备的菌悬液以2%的比例接种于含磷污水中,pH为4~8、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新鞘氨醇杆菌及其在废水除磷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新鞘氨醇杆菌以及其废水除磷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环境富营养化导致藻类过度生长是引起水质恶化的主要问题之一,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其污染源主要为生活、工业和农业废水,因此废水处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去除废水中的磷。
[0003]传统的物理化学除磷工艺效率低、技术复杂、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生物除磷法具有成本低、工作量小、效率高且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是目前污水除磷的主要方法。在生物除磷中,起主要作用是一类在厌氧/好氧或厌氧/缺氧交替运行下导致厌氧释磷、好氧或缺氧超量吸磷的微生物——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该类微生物体内含磷量超过一般细菌体的数倍,目前的研究认为聚磷菌分为好氧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两类,报道的生物除磷菌株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朱卫强,陈舒,张培玉.2株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其影响因素.环境工程学报,2016,10(4):3295

3302)、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副球菌属和泛菌属(张立成,李艳美,袁雅姝,等.5株聚磷菌的筛选与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特性研究.工业水处理,2012,32(4):33

35)、不动杆菌属(Acevedo B,C,Corona J E,et al.The metabolic versatility of PAOs as an opportunity to obtain a highly P

enriched stream for further P

recover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5,270:459

467)、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莫拉氏菌属和微球菌属(魏儒平,闫诚,杨欣妍,等.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功能微生物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17,33(10):1

8)中的菌株,但这些菌株大多存在对自然环境耐受性差、不易繁殖培养、活性易衰退等弊端,在实际使用中活菌数量不高,大部分菌株在实际工艺中不能表现出良好的除磷功效,除磷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高效聚磷的新鞘氨醇杆菌,该菌株为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采自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学校园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经16SrDNA序列测定并将测序结果通过GeneBank Blast进行比对分析,与新鞘氨醇菌Novosphingobium sp.BH

4(MG855668.1)的同源性为99%,确定属于Novosphingobium sp.,编为Novosphingobium sp.SJB007。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株高效聚磷的新鞘氨醇杆菌,该菌株为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1177。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新鞘氨醇杆菌SJB007在脱除污水中磷的应用。
[0007]所述的新鞘氨醇杆菌SJB007用于去除污水中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菌种培养:保藏菌株新鞘氨醇杆菌SJB007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30℃、160rpm条件下培养24小时,离心,得菌体,菌体用无菌水洗涤后制成OD600为0.50~0.60的菌悬液;
[0009](2)发酵除磷:将步骤(1)制备的菌悬液以2%的比例接种于含磷污水中,pH为4~8、15

35℃条件下发酵以脱除磷。
[0010]其中步骤(1)中的种子培养基组成为:酵母粉1.0g、NaCl 1.0g、KH2PO
4 0.3g、K2HPO
4 0.25g、MgSO4·
7H2O 0.2g和葡萄糖1.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1mol/L NaOH水溶液和/或1mol/L HCl调pH为7.0。
[0011]优选地,步骤(2)中去除含磷污水的培养温度为25

30℃,以NaOH或HCl调pH为5

8。
[0012]优选地,步骤(2)中,将步骤(1)所得菌悬液接种于含磷污水中在转速160

200r/min下培养以除磷。
[0013]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聚磷菌株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为国内首次报道。
[0015]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聚磷菌株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去除含磷污水的磷的适宜温度为15~35℃,有比较广的温度适应范围。
[0016]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聚磷菌株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在适宜条件下,污水中磷浓度为10

30mg/L时,去除率均超过97%,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0017]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聚磷菌株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适应性广,好氧条件下除磷效果好,在实际废水的磷去除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的菌落。
[0019]图2是采用MEGA4.1软件,邻位连接法显示菌株SJB007与相关种的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
[0020]菌株保藏
[0021]本专利技术的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1177,保藏起始日期为2020年11月13日。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高效聚磷的新鞘氨醇杆菌,该菌株为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采自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学校园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经16SrDNA序列测定并将测序结果通过GeneBank Blast进行比对分析,与新鞘氨醇菌Novosphingobium sp.BH

4(MG855668.1)的同源性为99%,确定属于Novosphingobium sp.,编为Novosphingobium sp.SJB007。
[0024]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0025]实施例中所用的菌种培养基如下:
[0026]富集培养基和种子培养基:酵母粉1.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新鞘氨醇杆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为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1177,保藏日期2020年11月13日。2.权利要求1所述新鞘氨醇杆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新鞘氨醇杆菌SJB007接种于含磷污水中培养以除去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鞘氨醇杆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培养:保藏菌株新鞘氨醇杆菌SJB007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30℃、160rpm条件下培养24小时,离心,得菌体,菌体用无菌水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化斌孙结冰杨海龙钱金泽林祯社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