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搬动式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250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搬动式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包括固定架、齿轮驱动机构、蜗轮操纵机构、离合器操纵机构和轮组机构。通过操作蜗轮操纵机构和离合器操纵机构可实现轮组机构的打开闭合与横向移动。该横向移动装置可辅助汽车横向移动至停车位,提高汽车停车或挪位的便捷性,解决汽车停放难和轮胎磨损的问题;另外,该横向移动装置具有手动电动两种操作形式,通用性强,采用电动驱动,可节省人力,采用手动电动驱动能在载物移动设备电源馈电时使用。物移动设备电源馈电时使用。物移动设备电源馈电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搬动式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搬动式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可用于通勤、运输,给人们的生活带极大的便捷。然而,现有的汽车存在如下问题:在侧方停车的时候,司机需要将车开至车位的侧前方再进行倒车,停车会有一定的难度且耗费较多时间,尤其在停车空间小的情况下操作极为不便。此外,对轮胎也会造成有一定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搬动式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搬动式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包括:
[0006]固定架,其具有前后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0007]齿轮驱动机构,包括转轴、蜗轮、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和离合器;所述转轴安装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蜗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分别设置在蜗轮前后两侧并可旋转地套接在转轴上;所述离合器可前后活动地安装在蜗轮上,用以控制蜗轮在与第一驱动齿轮同步转动、与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错开和与第二驱动齿轮同步转动三个状态之间切换;
[0008]蜗轮操纵机构,其包括安装轴、蜗杆、第一操纵杆和电机;所述安装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杆,第二端安装在第二连杆上;所述蜗杆固设在安装轴上并与蜗轮啮合,所述第一操纵杆的一端安装在安装轴上,用以驱动安装轴上旋转;电机安装在固定架且位于蜗轮一侧,其驱动安装轴旋转;
[0009]离合器操纵机构,其包括连接杆、拨动件和第二操纵杆;所述连接杆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并与转轴间隔设置;所述拨动件滑动安装在连接杆上并与所述离合器配对;所述第二操纵杆用以操纵拨动件在连接杆上前后活动,其具有枢接部,连接部和操纵部,枢接部枢接于第一连杆上,连接部位于枢接部下方并与拨动件相连,所述操纵部设于枢接部的上方;
[0010]轮组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一摆杆、第一轮轴、第二旋转轴、第二摆杆、第二轮轴、轮轴连杆;所述第一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摆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一轮轴相连;所述第一轮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轮轴固设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
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轮轴的前后两端设有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二轮轴上固设有第四链轮,所述第四链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和所述第二轮轴,第二摆杆所述轮轴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盘体连杆;所述第一盘体设置于所述蜗轮和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之间,其设有匹配第一驱动齿轮的第一齿圈,第一驱动齿轮设有配对第一齿圈的第二齿圈;所述第二盘体设置于所述蜗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之间,其设有匹配第二驱动齿轮的第三齿圈,第二驱动齿轮设有配对第三齿圈的第四齿圈;所述盘体连杆可前后滑动地穿过蜗轮,其两端分别与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相连。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动件包括一主体部和分别设置在主体部前后两侧的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主体部设有匹配第一盘体的第一限位槽和匹配第二盘体的第二限位槽;第一延伸臂套接转轴且位于第一驱动齿轮前侧,其后侧设有第五齿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设有匹配第五齿圈的第六齿圈;第一延伸臂套接转轴且位于第二驱动齿轮后侧,其前侧设有第七齿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设有匹配第七齿圈的第八齿圈。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操纵杆包括套筒、安装座和安装轴;两个安装座安装在套筒下端且间隔设置,所述蜗杆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安装轴穿过第一安装座、蜗杆和第二安装座,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一所述安装座包括座体和安装在座体内的棘轮、棘爪、第一卷簧、第二卷簧;棘轮与蜗轮的一端固定;棘爪通过一棘轴可摆动地安装在座体内且位于棘轮,棘爪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靠近棘轮的一端设有用于推动棘轮朝正方向旋转的第一棘齿,第二侧靠近棘轮的一端设有用推动棘轮朝反方向旋转的第二棘齿;所述第一卷簧抵接棘爪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卷簧抵接棘爪的第二侧。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棘爪的第一侧远离棘轮的一端设有第一凸伸部,所述棘爪的第二侧远离棘轮的一端设有第二凸伸部,第一凸伸部和第二凸伸部呈一夹角;所述第一卷簧抵接第一凸伸部,所述第二卷簧第二凸伸部;第一操纵杆还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套筒上的转杆,其下端固设一拨杆,拨杆伸入第一安装座并抵接棘爪,用以推动所述棘爪旋转。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安装座为对称结构,两个所述棘爪的第一延伸部相连,两个所述棘爪的第二延伸部相连。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一手柄安装在转杆的顶端并套接所述套筒。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蜗杆安装轴的第一端安装第一带轮;所述电机具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位于第一带轮下方且其直径小于第一带轮直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一同步带传动。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轮组机构还包括辅助弹簧,辅助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第二轮轴。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提供的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搬动式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可安装在汽车底座,辅助汽车横向移动至停车位,可提高汽车停车或挪位的便捷性,解决汽车停放难和轮胎磨损的问题;

3321;第二凸伸部

3322;第一棘齿

3323;第二棘齿

3324;第一卷簧

333;第二卷簧

334;棘轮

335;拨杆

34;转杆

35;蜗杆

36;蜗杆安装轴

37;第一带轮

38;同步带

39;
[0045]离合器操纵机构

4;连接杆

41;拨动件

42;主体部

421;第一限位槽

4211;第二限位槽

4212;第一延伸臂

422;第二延伸臂

423;第二操纵杆

43;操纵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搬动式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其具有前后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齿轮驱动机构,包括转轴、蜗轮、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和离合器;所述转轴安装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蜗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分别设置在蜗轮前后两侧并可旋转地套接在转轴上;所述离合器可前后活动地安装在蜗轮上,用以控制蜗轮在与第一驱动齿轮同步转动、与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错开和与第二驱动齿轮同步转动三个状态之间切换;蜗轮操纵机构,其包括安装轴、蜗杆、第一操纵杆和电机;所述安装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杆,第二端安装在第二连杆上;所述蜗杆固设在安装轴上并与蜗轮啮合,所述第一操纵杆的一端安装在安装轴上,用以驱动安装轴上旋转;电机安装在固定架且位于蜗轮一侧,其驱动安装轴旋转;离合器操纵机构,其包括连接杆、拨动件和第二操纵杆;所述连接杆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并与转轴间隔设置;所述拨动件滑动安装在连接杆上并与所述离合器配对;所述第二操纵杆用以操纵拨动件在连接杆上前后活动,其具有枢接部,连接部和操纵部,枢接部枢接于第一连杆上,连接部位于枢接部下方并与拨动件相连,所述操纵部设于枢接部的上方;轮组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一摆杆、第一轮轴、第二旋转轴、第二摆杆、第二轮轴、轮轴连杆;所述第一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摆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一轮轴相连;所述第一轮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轮轴固设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轮轴的前后两端设有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二轮轴上固设有第四链轮,所述第四链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和所述第二轮轴,第二摆杆所述轮轴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搬动式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盘体连杆;所述第一盘体设置于所述蜗轮和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之间,其设有匹配第一驱动齿轮的第一齿圈,第一驱动齿轮设有配对第一齿圈的第二齿圈;所述第二盘体设置于所述蜗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之间,其设有匹配第二驱动齿轮的第三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彪邱洪涛邓睿谢晓露孙学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