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33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包括承载板和横梁,所述承载板的前后两端在位于横向位置处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通过焊接定位于承载板的前后端面处,所述承载板的左侧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左置纵梁,所述左置纵梁通过焊接定位于横梁处,所述承载板的右侧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右置纵梁,所述右置纵梁通过焊接定位于横梁处,所述右置纵梁的右端在位于前后位置处设置有液压固定座,所述液压固定座通过焊接定位于右置纵梁的右端端面处,可配合前轮转向机构,实现小幅度转向操作,可有效降低转弯半径,且通过自动化管控,来控制行进轮滚动行程,从而实现位置精准的转向作业。作业。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底盘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成形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0003]现有的汽车底盘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汽车底盘大多应用前轮转向技术,来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该种转向技术虽然可满足现有大多数道路的车辆转向需求,但在山区、偏远乡村处道路较为狭窄点位时,却存在着转向半径大、转向笨重以及转向操作难等问题,遂生产企业急需一种新型汽车底盘结构,来满足狭窄道路的转向需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汽车底盘大多应用前轮转向技术,来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该种转向技术虽然可满足现有大多数道路的车辆转向需求,但在山区、偏远乡村处道路较为狭窄点位时,却存在着转向半径大、转向笨重以及转向操作难等问题,遂生产企业急需一种新型汽车底盘结构,来满足狭窄道路的转向需求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包括承载板和横梁,所述承载板的前后两端在位于横向位置处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通过焊接定位于承载板的前后端面处,所述承载板的左侧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左置纵梁,所述左置纵梁通过焊接定位于横梁处,所述承载板的右侧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右置纵梁,所述右置纵梁通过焊接定位于横梁处,所述右置纵梁的右端在位于前后位置处设置有液压固定座,所述液压固定座通过焊接定位于右置纵梁的右端端面处,所述液压固定座的内侧在位于竖向位置处穿插设置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栓接定位于液压固定座内,所述液压柱的内侧在位于竖向位置处活动套接有液压顶升杆,所述液压顶升杆的底端通过螺丝栓接有辅助转向组件,所述辅助转向组件包括行进轮、换向齿轮、驱动齿轮、轴杆、承载框架和减速电机,所述液压顶升杆的底端通过螺丝栓接有承载框架,所述液压顶升杆的旁侧在位于承载框架的顶端栓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底端端头在位于承载框架内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下方在位于横向位置处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左右端头活动嵌入至承载框架的左右壁体处,所述轴杆的外围在位于驱动齿轮的斜下方设置有换向齿轮,所述换向齿轮套接于轴杆处,所述换向齿轮啮合连接于驱动齿轮处,所述驱动齿轮的左右两侧在位于承载框架内设置有行进轮,所述行进轮左右套接于轴杆处。
[0007]优选的,所述液压固定座相对于右置纵梁为前后对称设置,所述液压固定座的上
下端面相对于右置纵梁的上下端面呈水平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左置纵梁、承载板、横梁、右置纵梁和液压固定座为承载钢结构设置,所述左置纵梁、承载板、横梁、右置纵梁和液压固定座的外表面均通过防锈蚀处理。
[0009]优选的,所述液压顶升杆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液压柱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液压顶升杆伸出最大高度时后轮被架空顶起。
[0010]优选的,所述承载框架的左右壁体处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杆的左右端头横向插接至承载框架处设置有轴承座内。
[0011]优选的,所述换向齿轮和行进轮相对于轴杆为固定连接设置,所述轴杆相对于承载框架为活动连接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行进轮为实心橡胶轮设置,所述行进轮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地面进行滚动。
[0013]优选的,所述左置纵梁和右置纵梁之间相对于承载板为左右对称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基于现有的前轮转向机构,通过汽车底盘后侧设置的辅助转向组件,来协助汽车在狭窄道路处进行自由转向作业,该辅助转向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减速电机传动于驱动齿轮处,进而在驱动齿轮与换向齿轮进行啮合连接中,来驱动承载框架内活动设置的轴杆进行转动,且在轴杆进行转动时,来驱动与地面进行接触的行进轮进行滚动,而行进轮滚动的过程,即是汽车底盘相对于路面进行后置位转向过程。
[0016]2.本技术所采用的后置位转向组件,可配合前轮转向机构,实现小幅度转向操作,可有效降低转弯半径,且通过自动化管控,来控制行进轮滚动行程,从而实现位置精准的转向作业。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中承载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中后置液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中辅助转向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左置纵梁;2、承载板;3、横梁;4、右置纵梁;5、液压固定座;6、液压柱;7、液压顶升杆;8、辅助转向组件;81、行进轮;82、换向齿轮;83、驱动齿轮;84、轴杆;85、承载框架;86、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技术方案:
[0025]一种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包括承载板2和横梁3,承载板2的前后两端在位于横向位置处设置有横梁3,横梁3通过焊接定位于承载板2的前后端面处,承载板2的左侧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左置纵梁1,左置纵梁1通过焊接定位于横梁3处,承载板2的右侧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右置纵梁4,右置纵梁4通过焊接定位于横梁3处,左置纵梁1、承载板2、横梁3、和右置纵梁4为承载钢结构设置,左置纵梁1、承载板2、横梁3和右置纵梁4的外表面均通过防锈蚀处理。
[0026]一种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包括右置纵梁4的右端在位于前后位置处设置有液压固定座5,液压固定座5通过焊接定位于右置纵梁4的右端端面处,液压固定座5相对于右置纵梁4为前后对称设置,液压固定座5的上下端面相对于右置纵梁4的上下端面呈水平设置,液压固定座5的内侧在位于竖向位置处穿插设置有液压柱6,液压柱6栓接定位于液压固定座5内,液压柱6的内侧在位于竖向位置处活动套接有液压顶升杆7,液压顶升杆7的底端通过螺丝栓接有辅助转向组件8,液压顶升杆7可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液压柱6进行上下移动,液压顶升杆7伸出最大高度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转向的汽车底盘结构,包括承载板(2)和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的前后两端在位于横向位置处设置有横梁(3),所述横梁(3)通过焊接定位于承载板(2)的前后端面处,所述承载板(2)的左侧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左置纵梁(1),所述左置纵梁(1)通过焊接定位于横梁(3)处,所述承载板(2)的右侧在位于纵向位置处设置有右置纵梁(4),所述右置纵梁(4)通过焊接定位于横梁(3)处,所述右置纵梁(4)的右端在位于前后位置处设置有液压固定座(5),所述液压固定座(5)通过焊接定位于右置纵梁(4)的右端端面处,所述液压固定座(5)的内侧在位于竖向位置处穿插设置有液压柱(6),所述液压柱(6)栓接定位于液压固定座(5)内,所述液压柱(6)的内侧在位于竖向位置处活动套接有液压顶升杆(7),所述液压顶升杆(7)的底端通过螺丝栓接有辅助转向组件(8),所述辅助转向组件(8)包括行进轮(81)、换向齿轮(82)、驱动齿轮(83)、轴杆(84)、承载框架(85)和减速电机(86),所述液压顶升杆(7)的底端通过螺丝栓接有承载框架(85),所述液压顶升杆(7)的旁侧在位于承载框架(85)的顶端栓接有减速电机(86),所述减速电机(86)的底端端头在位于承载框架(85)内连接有驱动齿轮(83),所述驱动齿轮(83)的下方在位于横向位置处设置有轴杆(84),所述轴杆(84)的左右端头活动嵌入至承载框架(85)的左右壁体处,所述轴杆(84)的外围在位于驱动齿轮(83)的斜下方设置有换向齿轮(82),所述换向齿轮(82)套接于轴杆(84)处,所述换向齿轮(82)啮合连接于驱动齿轮(83)处,所述驱动齿轮(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涛高刚刚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