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19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珠,包括:表面配置有导电线路的支架;固晶于支架表面导电线路上的倒装蓝光LED芯片;设于蓝光LED芯片中与电极相对的出光面表面的荧光膜片;设于荧光膜片表面的防蓝光膜片;于蓝光LED芯片与荧光膜片相接处围设于蓝光LED芯片四周呈碗杯结构设置的硅胶层;于支架表面围设于碗杯结构四周的高反胶层,高反胶层的高度与防蓝光膜片的高度齐平;及压制于支架和蓝光LED芯片表面的透镜。该防蓝光膜片能通过大部分峰值波长的光谱,吸收大部分峰值波长有害人眼的蓝光光谱,解决灯珠光谱中蓝光光谱过高的技术问题,减少对人眼的伤害。的伤害。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灯珠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是一种LED灯珠。

技术介绍

[0002]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其发光原理是电激发光,即在PN结上加正向电流后,自由电子与空穴复合而发光,从而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LED作为一种新的照明光源材料被广泛应用着,它具有反应速度快、抗震性好、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而快速发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景观美化及室内外照明等领域。
[0003]目前,白光LED灯珠一般是在蓝光LED芯片表面涂覆或贴片荧光粉层制备得到,通过蓝光激发荧光粉得到白光,但在形成的光谱中可以观察到突兀的蓝光光谱,即出射的白光中会有对人眼有害的蓝光溢出,尤其是应用于室内照明时,对人眼的伤害较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灯珠,有效解决现有LED灯珠蓝光溢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LED灯珠,包括:
[0007]表面配置有导电线路的支架;
[0008]固晶于所述支架表面导电线路上的倒装蓝光LED芯片;
[0009]设于所述蓝光LED芯片中与电极相对的出光面表面的荧光膜片;
[0010]设于所述荧光膜片表面的防蓝光膜片;
[0011]于所述蓝光LED芯片与荧光膜片相接处围设于蓝光LED芯片四周呈碗杯结构设置的硅胶层;
[0012]于所述支架表面围设于所述碗杯结构四周的高反胶层,所述高反胶层的高度与所述防蓝光膜片的高度齐平;及
[0013]压制于所述支架和蓝光LED芯片表面的透镜。
[0014]本技术提供的LED灯珠,在荧光膜片表面进一步贴装防蓝光膜片,该防蓝光膜片能通过大部分峰值波长的光谱,吸收大部分峰值波长有害人眼的蓝光光谱,解决灯珠光谱中蓝光光谱过高的技术问题,减少对人眼的伤害。扩展LED灯珠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LED灯珠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
支架,2

蓝光LED芯片,3

硅胶层,4

高反胶层,5

荧光膜片,6

防蓝光膜片,7

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案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LED灯珠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LED灯珠中包括:表面配置有导电线路的支架1;固晶于支架表面导电线路上的倒装蓝光LED芯片2;设于蓝光LED芯片2中与电极相对的出光面表面的荧光膜片5;设于荧光膜片5表面的防蓝光膜片6;于蓝光LED芯片2与荧光膜片5相接处围设于蓝光LED芯片2四周呈碗杯结构设置的硅胶层3;于支架表面围设于碗杯结构四周的高反胶层4,高反胶层4的高度与防蓝光膜片6的高度齐平;及压制于支架和蓝光LED芯片表面的透镜7。
[0020]在该LED灯珠中,使用的支架1可以根据为陶瓷支架或EMC支架或PPT支架或PCE支架。荧光膜片5由荧光粉与硅胶按一定质量比(透明硅胶:荧光粉=1:0.3~3)混合而成,厚度为20~300μm,且对于单颗LED灯珠来说,荧光膜片5的单边尺寸较芯片出光面大0~600μm。防蓝光膜片6由防UV剂、TiO2和硅胶混合而成,其中,防UV剂(UV

326、UV

531等)的重量比为2~4%,TiO2的重量比为0.5~3%,硅胶的重量比为93~97%,厚度为20~300μm,切对于单颗LED灯珠来说,防蓝光膜片6的尺寸与荧光膜片5相同。高反胶层5中掺杂有TiO2以形成高反射率白胶(反射率大于95%),将蓝光LED芯片四周发出的光反射回去。
[0021]制备过程包括:
[0022]1:将一定重量比的UV剂、TiO2和硅胶称量好,并均匀搅拌、真空脱泡,置于支撑膜表面烘烤固化成形,得到防蓝光膜片;
[0023]2:将一定的质量比的硅胶和荧光粉称量好,并均匀搅拌、真空脱泡;
[0024]3:将搅拌均匀的荧光粉和硅胶倒于防蓝光膜片比表面,根据色温要求,设定刮刀高度,刮出荧光膜片并烘烤固化成形;
[0025]4:将制备好的防蓝光膜片和荧光膜片放置于UV膜上,按照设定的尺寸进行切割得到与单颗芯片大小适配的膜片之后,过UV将膜片翻转到蓝膜或发泡膜上;
[0026]5:将蓝光LED芯片固晶在支架表面的导电线路上;
[0027]6:将切割好的膜片贴装于蓝光LED芯片发光侧表面,其中,防蓝光膜片朝上,并进行烘烤;
[0028]7:在蓝光LED芯片四周点微量硅胶并烘烤固化,形成碗杯状的硅胶层;
[0029]8:进一步在蓝光LED芯片四周点高反射白胶并烘烤固化,形成不高于防蓝光膜片的高反胶层;
[0030]8:若有需求,将产品进行压膜,压膜后进行测试、切割、分选、编带及入库
[0031]应当清楚,在以上制备过程中,各烘烤过程的温度和时间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在上述步骤中均在150℃的温度下烘烤1~3h等。
[0032]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珠,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配置有导电线路的支架;固晶于所述支架表面导电线路上的倒装蓝光LED芯片;设于所述蓝光LED芯片中与电极相对的出光面表面的荧光膜片;设于所述荧光膜片表面的防蓝光膜片;于所述蓝光LED芯片与荧光膜片相接处围设于蓝光LED芯片四周呈碗杯结构设置的硅胶层;于所述支架表面围设于所述碗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柳杨赵汉民涂洪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晶能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