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18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包括基底层、中间层及顶层。基底层设有气流通道,基底层上还设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中间层层叠于基底层上,中间层设有进液通道、培养室及排液通道,培养室与进液通道及排液通道连通,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布置于进液通道的路径上,且第一阀门位于第二阀门和培养室之间,顶层覆盖于中间层上。其中,气流通道内气体的压力,能够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进而控制进液通道通过的细胞大小,不同尺寸的细胞可以进入到培养室内,达到不同尺寸的细胞分离效果。不同尺寸的细胞分离效果。不同尺寸的细胞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

技术介绍

[0002]细胞捕获分离是指把混有多种细胞的液体,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从中分离出一种或多种细胞的过程,在免疫学、诊断检测和病理研究中的重要实验方法。捕获分离后的细胞可以应用于细胞计数和细胞培养等实验中。目前,细胞捕获分离的手段非常多,如流式细胞分离、介电电泳分离等,但流式细胞仪仪器十分笨重且昂贵,介电泳方法捕获率相对较低,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样品准备,此外这两种方法对样品量都有较大的需求。
[0003]而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捕获分离具有可快速分离、样品需求小和成本低等优势。目前所用物理方法分离细胞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最基本的是根据细胞大小和外形差异,直接进行分离。但是,传统的物理分离方法,芯片设计好后就仅能分离出一种大小的细胞,不能实现不同尺寸的细胞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物理分离方法,不能实现不同尺寸的细胞分离的问题,提供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
[0005]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包括:
[0006]基底层,设有气流通道,所述基底层上还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0007]中间层,层叠于所述基底层上,所述中间层设有进液通道、培养室及排液通道,所述培养室与所述进液通道及所述排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布置于所述进液通道的路径上,且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培养室之间;及
[0008]顶层,覆盖于所述中间层上;
[0009]其中,所述气流通道内气体的压力,能够调节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进而控制所述进液通道通过的细胞大小。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相通,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相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还设有排泄孔,所述排泄孔与所述培养室相连通。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上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且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阀门远离所述第一阀门的一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排液通道相互间隔设有多排,所述培养室与相邻的所述进液通道及所述排液通道连通。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排所述进液通道汇流后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安装有第三阀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所述基底层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层为薄膜层。
[0018]上述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细胞悬液由进液通道依次经过第二阀门和第一阀门进入到培养室内,细胞可以在培养室内培养,排液通道可以排除废的培养基。其中,通过调节通入气流通道内气体的多少,可以调节气流通道内气体的压力,进而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控制进液通道能够通过不同大小的细胞,不同尺寸的细胞可以进入到培养室内,达到不同尺寸的细胞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0]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2

气流通道,122

第一气流通道,124

第二气流通道,126

第一进气孔,128

第二进气孔,14

第一阀门,16

第二阀门,21

进液通道,22

培养室,23

排液通道,24

排液口,25

排泄孔,26

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8]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用于分离不同尺寸的细胞。具体地,该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包括基底层、中间层及顶层。
[0029]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基底层为气阀控制层,基底层设有气流通道12,基底层还设有第一阀门14和第二阀门16,第一阀门14和第二阀门16均与气流通道12相连通。气流通道12内气体的压力,能够调节第一阀门14和第二阀门16的开度。具体地,气流通道12内气体的
压力,能够改变第一阀门14和第二阀门16薄膜的拱起程度。
[0030]一实施方式中,气流通道12包括第一气流通道122及第二气流通道124,第一阀门14和第一气流通道122相通,第二阀门16与第二气流通道124相连通。第一气流通道122控制第一阀门14的开度,第二气流通道124控制第二阀门16的开度。第一阀门14的第二阀门16分开控制,可以避免相互之间干扰。
[0031]进一步地,基底层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26和第二进气孔128,第一进气孔126与第一气流通道122相连通,第二进气孔128与第二气流通道124相连通。外部的气泵可以通过第一进气孔126向第一气流通道122注入气体,通过第二进气孔128向第二气流通道124注入气体。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气流通道122间隔设有多排,多排气流通道12之间相互串联。第二气流通道124间隔设有多排,多排第二气流通道124之间相互并联,每排第二气流通道124均设有一个第二进气孔128。
[0032]一实施方式中,基底层厚度为150微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设有气流通道,所述基底层上还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中间层,层叠于所述基底层上,所述中间层设有进液通道、培养室及排液通道,所述培养室与所述进液通道及所述排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布置于所述进液通道的路径上,且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培养室之间;及顶层,覆盖于所述中间层上;其中,所述气流通道内气体的压力,能够调节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进而控制所述进液通道通过的细胞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相通,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细胞分离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一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冰林韩平畴郭伟潘荣斌郑国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