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正畸膜片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模具及注塑机技术

技术编号:302200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注塑挤压方法生产正畸膜片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模具及注塑机。在通过注塑机生产正畸膜片的注塑挤压方法中,注塑机包括模具,该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在定模与动模之间限定有用于成型正畸膜片的型腔,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动模与定模处于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时开始向型腔注入胶料;以及在动模朝向定模进一步移动而使得动模与定模处于完全合模状态之前,停止向型腔注入胶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正畸膜片能够通过注塑挤压的方法进行生产,所生产的正畸膜片良品率高、废料少、内应力小且均匀。且均匀。且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正畸膜片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模具及注塑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挤压方法、特别是一种通过注塑机生产正畸膜片的注塑挤压方法,一种用于执行该注塑挤压方法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一种用于通过注塑挤压方法生产正畸膜片的模具,以及一种用于通过注塑挤压方法生产正畸膜片的注塑机。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正畸膜片又称牙科正畸膜片、齿科膜片等,其主要用于制作正畸牙套。目前,这种正畸膜片主要依赖于国外供应商,国内的正畸解决方案供应商使用的正畸膜片主要通过国外采购,他们自身并不具备正畸膜片的生产能力。因此,正畸膜片采购成本很高,对正畸解决方案供应商产生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正畸膜片的国产化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0004]目前,正畸膜片使用挤出成型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出的片材被切割成与正畸牙套成型设备相匹配的各种形状,然后通过牙套成型设备定制出特定客户的正畸牙套。切割的过程会产生很多边角料,无形中增加了材料成本及环境压力。
[0005]制造正畸膜片所采用的挤出成型工艺对挤出设备有很高的要求,需要特殊的挤出成型设备,该设备前期投资大(>1000万人民币),技术门槛高,生产出的产品内应力很难控制均匀,良品率很低,成本很高。此外,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挤出设备供应商,如果需要自己生产,挤出设备也完全依赖于进口。
[0006]现有的注塑成型工艺是很成熟的工艺,其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普通的注塑成型仅仅依靠单一的注塑动作完成制品的加工,但是由于正畸膜片的厚度通常为0.5毫米到1毫米,产品很薄,注塑成型的时候难以饱模,导致良品率极低;并且由于产品的壁厚很薄,因此注塑时需要很大的模腔压力,并保压一段时间,因此通过注塑生产的产品也将存在很大的内应力,并且内应力在胶口附近最大,离胶口越远,内应力显著降低,导致明显的内应力不均。在正畸牙套加热成型过程中,内应力分布不均容易造成正畸膜片的局部变形,最终造成正畸牙套的壁厚分布不均匀,无法正常用于生产正畸牙套。
[0007]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注塑方法及其模具来生产正畸膜片,并且特别地能够避免正畸膜片在常规注塑方法下会产生的难以饱模、内应力高、内应力分布不均的问题,以生产性能优良的成品正畸膜片,从而突破技术壁垒,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注塑挤压来生产正畸膜片,使得所生产的正畸膜片具有较高的良品率、较小的内应力、且内应力分布均匀。
[0009]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注塑机生产正畸膜片的注塑挤压方法,该注塑机包括模具,该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在定模与动模之间限定有用于成型正畸膜片的型腔,其中,该注塑挤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在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处于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时开始向所述型腔注入胶料;
以及
[0011]在所述动模朝向所述定模进一步移动而使得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处于完全合模状态之前,停止向所述型腔注入胶料。
[0012]其中,本文中所述的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是指动模与定模之间、特别是动模的动模基面与定模的定模基面之间的距离达到预定距离、开始注入胶料时的状态;而本文中所述的完全合模状态是指动模与定模之间完全接合、特别是动模的动模基面与定模的定模基面之间的距离为零时的状态。
[0013]在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下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的型腔的厚度大于在完全合模状态下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的型腔的厚度,在注塑产品的厚度非常薄的情况下,型腔厚度的增加能够大大减小胶料扩散时所需的压力,从而减小了胶料凝固后形成的正畸膜片的内应力。
[0014]可选地,在动模与定模处于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时,使定模静止,然后开始向型腔注入用于生产单个正畸膜片产品所需的全部胶料量,然后使动模朝向定模进一步移动而使得动模与定模处于完全合模状态;或者在动模与定模处于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时,开始向型腔注入胶料,并且在向型腔注入胶料的同时使动模朝向定模进一步移动。
[0015]优选地,在停止向型腔注入胶料之后,封闭模具的用于注入胶料的注胶口。如此,则可以在不进行常规注塑中必要的“保压”工艺的情况下避免已注入的胶料回流,从而进一步防止了由于胶料量不足而引起的产品缺陷。此外,取消了“保压”工艺,也使得注胶口处的胶料所受到的应力不再高于产品的其他部分处的胶料所受到的应力,从而使得胶料在产品的各个部分处所受到的应力均匀,最终形成内应力均匀的正畸膜片。
[0016]进一步地,该注塑机可以包括由液压装置顶推的针阀,并且该注塑挤压方法包括:通过针阀封闭注胶口。
[0017]优选地,在动模与定模处于完全合模状态之后,保持该完全合模状态直至正畸膜片冷却成型。
[0018]优选地,模具设置有与外部气源连通的吹气口,并且该注塑挤压方法包括:在正畸膜片冷却成型之后,打开模具并且通过吹气口吹出的气体将冷却成型的正畸膜片顶出型腔,以避免机械顶出留痕,影响产品质量。
[0019]优选地,定模和动模中的一者具有围绕用于型腔设置的突出壁,定模和动模中的另一者具有用于接纳突出壁的凹部,并且,该注塑挤压方法包括:在动模与定模处于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时,凹部即开始接纳突出壁以使凹部与突出壁配合而密封型腔,从而有效地防止胶料在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下注射时溢出型腔,从而避免由于最终形成正畸膜片的胶料量不足而引起产品缺陷。此外,突出壁还对型腔的尺寸进行了限制,避免填充不均匀的现象。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其中,该程序在被执行时实施如上所述的注塑挤压方法中的步骤。如此,则可以有助于实现对注塑挤压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注塑挤压方法生产正畸膜片的模具,该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能够朝向定模移动以与定模接合而限定用于成型正畸膜片的型腔,其中,定模和动模中的一者具有围绕型腔设置的突出壁,定模和动模中的另一者具有用于接纳突出
壁的凹部,该凹部与突出壁在动模与定模接合时相互配合以在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下密封型腔。
[0022]优选地,突出壁设置于动模,凹部设置于定模。
[0023]优选地,定模具有用于限定型腔的位于凹部的内侧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与定模的定模基面齐平,动模具有用于限定型腔的位于突出壁的内侧的中央凹陷部,该中央凹陷部相对于动模的动模基面凹陷。
[0024]优选地,突出壁的内侧壁平行于动模的移动方向延伸,相应地,凹部的内侧壁也平行于动模的移动方向延伸,从而避免在注塑和挤压过程中在分模面产生溢料和飞边。
[0025]优选地,突出壁的外侧壁相对于动模的移动方向倾斜,使得突出壁沿突出壁的突出方向渐缩,相应地,凹部的外侧壁相对于动模的移动方向倾斜,使得凹部沿凹部的凹陷方向渐缩,从而使突出壁与凹部接合时不易发生撞模。
[0026]可选地,突出壁设置有第一间断部,而凹部设置有第二间断部,第一间断部和第二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注塑机生产正畸膜片的注塑挤压方法,所述注塑机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在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之间限定有用于成型所述正畸膜片的型腔,其中,所述注塑挤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处于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时开始向所述型腔注入胶料;以及在所述动模朝向所述定模进一步移动而使得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处于完全合模状态之前,停止向所述型腔注入胶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挤压方法,其中:在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处于所述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时,使所述定模静止,然后开始向所述型腔注入用于生产单个正畸膜片产品所需的全部胶料量,然后使所述动模朝向所述定模进一步移动而使得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处于所述完全合模状态;或者在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处于所述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时,开始向所述型腔注入胶料,并且在向所述型腔注入胶料的同时使所述动模朝向所述定模进一步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挤压方法,其中,在停止向所述型腔注入胶料之后,封闭所述模具的用于注入胶料的注胶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挤压方法,其中,所述注塑机包括由液压装置顶推的针阀,并且所述注塑挤压方法包括:通过所述针阀封闭所述注胶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挤压方法,其中,在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处于所述完全合模状态之后,保持所述完全合模状态直至所述正畸膜片冷却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挤压方法,其中,所述模具设置有与外部气源连通的吹气口,并且所述注塑挤压方法包括:在所述正畸膜片冷却成型之后,打开所述模具并且通过所述吹气口吹出的气体将冷却成型的所述正畸膜片顶出所述型腔。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挤压方法,其中,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中的一者具有围绕用于所述型腔设置的突出壁,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中的另一者具有用于接纳所述突出壁的凹部,并且,所述注塑挤压方法包括:在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处于所述预定的非完全合模状态时,所述凹部即开始接纳所述突出壁以使所述凹部与所述突出壁配合而密封所述型腔。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其中,所述程序在被执行时实施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小平周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艾曼斯苏州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