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版并且防止双张甚至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托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62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版机构,涉及一种托版并且防止双张甚至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托版机构。包括机架和版材,所述的机架中设有可旋转的驱动带轮轴,所述的驱动带轮轴带动托版辊Ⅰ和托版辊Ⅱ沿机架进行位移,所述的机架的上方设有将版材进行吸住的吸嘴组件,所述的托版辊Ⅰ和托版辊Ⅱ将版材托起。解决了吸版时可能存在多张粘连,难以分离的问题,简化了装卸流程,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节省人力,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版材的洁净。保证版材的洁净。保证版材的洁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版并且防止双张甚至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托版机构


[0001]本技术是机构,涉及一种托版并且防止双张甚至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托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印版是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它的特性如何,不仅关系到印刷生产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印刷质量。由于版材结构、特性的不同,其印刷质量和成本也明显不同。目前柔版制版市场上主要以胶印版(PS)、感光树脂版、橡皮版以及锌版或是铜版为主。其中感光树脂版成产效率高,装版速度快,耐印率高,传墨性能优越,质量稳定且价格适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感光树脂版材是在感光树脂层的表面复合了一层具有完整遮光性能的黑色材料,通过激光灼烧使树脂掉落来进行雕刻,因此还符合环保的理念,是理想的版材材质。不过因为其复合的特性,具有一定厚度,对版面的洁净度和光滑度有较高的需求。
[0003]为了防止版材在运输或是在搬运过程中因相互摩擦从而导致版材表面涂层受到损伤,版材一般在堆叠存放过程中必须加入衬纸来相互隔离,堆高之后衬纸与版材之间会形成类似真空状态,难以分离,有时会形成两张甚至是多张版材粘连在一起,使得去除衬纸成为一个麻烦的问题。吸嘴在吸版时也往往会出现双张、多张版材被吸起到送版位置的现象。当积累的版材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给生产效率带去巨大的影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人接触版材的次数越多,越容易造成脏版,若是操作不当,会导致版材表面涂层有手印,版面有划伤、脏点甚至是脱网。且在操作过程中还可能划伤光鼓,而这些最终都将影响生产的品质质量,可以说处理保护衬纸的问题是尤为关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怎样正确的处理衬纸能够为生产工作带来更加有效快捷的工艺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起到托版的同时又可以防止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设备。驱动带轮在电机和电机带轮的驱动控制下,配合完善的托版送版机构以及程序的设定,在吸版过程中使版材与衬纸成功分离,并保证托版送版的过程中两者始终互不接触,完全避免了衬纸与版材间粘连合一,难以分离的现象的一种托版并且防止双张甚至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托版机构。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6]一种托版并且防止双张甚至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托版机构,包括机架和版材,所述的机架中设有可旋转的驱动带轮轴,所述的驱动带轮轴带动托版辊Ⅰ和托版辊Ⅱ沿机架进行位移,所述的机架的上方设有将版材进行吸住的吸嘴组件,所述的托版辊Ⅰ和托版辊Ⅱ将版材托起。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托版辊Ⅰ的两端、托版辊Ⅱ的两端分别设有托版辊固定块,所述的托版辊固定块通过直线轴承沿导向杆进行滑动,所述的托版辊Ⅰ、托版辊Ⅱ和驱动带轮轴呈同一水平面分布,所述的导向杆与机架固定。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带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组合带轮,所述的组合带轮的两侧、托版辊Ⅰ的左侧分别设有辅助轮轴,所述的辅助轮轴中设有一对呈上下分布的同步带辅助轮,所述的组合带轮、托版辊固定块、同步带辅助轮通过同步带传动且带动托版辊Ⅰ和托版辊Ⅱ沿导向杆进行等比例移动。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杆的两端通过导向杆固定块与机架固定。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带轮轴通过电机驱动。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组合带轮的齿数比为1:2。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同步带设有二条,二条同步带呈上下相间隔分布。
[0013]托版辊Ⅰ和托版辊Ⅱ能够实现自由转动,可以减小输送版材过程中对版的摩擦力。所述的托版辊Ⅰ通过轴承安装在托版辊固定块上,托版辊Ⅱ通过轴承安装在托版辊固定块上。托版辊固定块在内部设有并安装了直线轴承,保证固定块能够在两侧的导向杆上顺畅滑动。导向杆前后两端设有导向杆固定块。所述的导向杆固定块将导向杆固定安装在侧版上。吸版时,托版辊Ⅱ微量向前移动,版材前端接触托版辊Ⅱ,吸嘴组件则反复的进行升降运动。考虑到有时粘连的版材过多难以根除,故重复上述运动,使版材衬纸成功脱离。
[0014]侧版内侧设有带轮机构。侧版的左右两侧各设有6个同步带辅助轮,通过辅助轮轴安装固定在侧版上。位于最后方的驱动带轮轴上设有驱动带轮,可以带动驱动带轮轴的转动。所述的驱动带轮轴两端分别串有两个组合带轮,通过左右两侧的同步带辅助轮用紧钉螺丝带紧,所述的同步带辅助轮需得对齐。将同步带套入左右两侧的组合带轮和同步带辅助轮并张紧,避免固定块与同步带连接时发生干涉。
[0015]安装于侧版两侧上的托版辊固定块与同步带相连接。驱动带轮通过同步带由电机带轮和电机进行驱动,驱动带轮轴通过驱动带轮进行转动实现传动功能。使得托版辊Ⅰ和托版辊Ⅱ在导向杆上进行等比例移动。通过组合带轮和程序设定,托版辊Ⅰ和托版辊Ⅱ始终将根据不同参数的版材在位于等分位置时托起,送版过程中也会拖着版材一同回归零位,避免了版材再被托起送版中始终不会与下方衬纸有所接触。
[0016]工作原理:吸版准备状态完毕,吸嘴准备下降吸版时,版材被吸起后可能存在多张粘连的情况。等到吸嘴上升到与托版辊Ⅱ底边相同的高度时,托版辊Ⅱ微量向前移动,与版材的前端互相接触,此时吸嘴继续向上提升,该运动将会导致版材处在一个拱形的形态下,吸嘴反复上下升降,托版辊则继续微量前移,最终粘连在版材上的衬纸脱离。衬纸与版材脱离后,托版辊Ⅱ回归零位,吸嘴继续上升至超过托版辊Ⅱ的高度。通过组合带轮和程序设定,托版辊Ⅰ与托版辊Ⅱ始终会根据不同大小的版材在等分位置时将其托起,送版过程中拖着版材一同回归到零位,实现了版材在托版送版过程中始终不会与下方衬纸相接触的功能。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托版并且防止双张甚至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托版机构,结构紧凑,极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以及制版生产效率,简化了生产流程,节省人力资源,有效解决了版材粘连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吸版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2]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托版并且防止双张甚至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托版机构,包括机架1和版材2,所述的机架1中设有可旋转的驱动带轮轴3,所述的驱动带轮轴3带动托版辊Ⅰ4和托版辊Ⅱ5沿机架1进行位移,所述的机架1的上方设有将版材2进行吸住的吸嘴组件6,所述的托版辊Ⅰ4和托版辊Ⅱ5将版材2托起。
[0023]所述的托版辊Ⅰ4的两端、托版辊Ⅱ5的两端分别设有托版辊固定块7,所述的托版辊固定块7通过直线轴承8沿导向杆15进行滑动,所述的托版辊Ⅰ4、托版辊Ⅱ5和驱动带轮轴3呈同一水平面分布,所述的导向杆15与机架 1固定。
[0024]所述的驱动带轮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组合带轮9,所述的组合带轮9的两侧、托版辊Ⅰ4的左侧分别设有辅助轮轴10,所述的辅助轮轴10中设有一对呈上下分布的同步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版并且防止双张甚至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托版机构,包括机架(1)和版材(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中设有可旋转的驱动带轮轴(3),所述的驱动带轮轴(3)带动托版辊Ⅰ(4)和托版辊Ⅱ(5)沿机架(1)进行位移,所述的机架(1)的上方设有将版材(2)进行吸住的吸嘴组件(6),所述的托版辊Ⅰ(4)和托版辊Ⅱ(5)将版材(2)托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版并且防止双张甚至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托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版辊Ⅰ(4)的两端、托版辊Ⅱ(5)的两端分别设有托版辊固定块(7),所述的托版辊固定块(7)通过直线轴承(8)沿导向杆(15)进行滑动,所述的托版辊Ⅰ(4)、托版辊Ⅱ(5)和驱动带轮轴(3)呈同一水平面分布,所述的导向杆(15)与机架(1)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托版并且防止双张甚至多张版材粘连合一的托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带轮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组合带轮(9),所述的组合带轮(9)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骄佑陈懿张丽仙丁建郑剑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