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及口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097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及口罩,包括: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和熔喷无纺布;熔喷无纺布设置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至少一侧且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形成两层以上的过滤结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与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的关系呈反相关性;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及口罩


[0001]本技术属于呼吸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及口罩。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熔喷无纺布制作的口罩应用越来越广泛。熔喷无纺布中包含的熔喷层能够通过驻极作用产生静电,从而对空气中的颗粒形成吸附效应;同时,熔喷无纺布能够形成较大孔径结构,有利于气流的顺利通过,使佩戴者不会因为佩戴口罩而产生呼吸不畅的问题。
[0003]虽然熔喷无纺布中的熔喷层对于粒径较大的颗粒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但是一些粒径较小的颗粒仍然能够穿透熔喷无纺布,进入人体,使熔喷无纺布型口罩的过滤效果不尽如人意。
[0004]现有技术中,高性能静电纺纳米纤维过滤材料需具有高效率、低阻力的特点,常规的高性能静电纺纳米纤维过滤材料能够匹配孔径尺寸、堆积密度等参数,实现对颗粒的过滤。但通常在具有高效率的同时带来很高的压阻,致使通气性能较差。因而仅靠高性能静电纺纳米纤维本身的结构特点很难实现过滤效率和压阻的有效平衡。
[0005]综上,现有技术的产品不能兼顾过滤效果与气流阻力,需要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及口罩,能够在保证优异过滤性能的同时,不会对气流产生阻挡作用,从而不会导致阻力压降的增大。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包括:
[0008]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
[0009]熔喷无纺布,所述熔喷无纺布设置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至少一侧且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形成两层以上的过滤结构;
[0010]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与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的关系呈反相关性;
[0011]若,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增加,则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缩小;
[0012]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为1

5μm;
[0013]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为0.1

0.5μm。
[0014]进一步的,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与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的关系满足以下反比例函数:
[0015]y=0.5/x;
[0016]x为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
[0017]y为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
[0018]进一步的,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与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的关系满足公式:
[0019]x=y2‑
10.6y+6.05;
[0020]x为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
[0021]y为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
[0022]进一步的,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为5μm;
[0023]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为0.1μm;
[0024]或者:
[0025]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为1μm;
[0026]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为0.5μm。
[0027]进一步的,所述熔喷无纺布的克重为:10

40;
[0028]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克重为:0.05

0.5。
[0029]进一步的,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孔隙率为所述熔喷无纺布的1.10

1.29倍,所述熔喷无纺布的孔隙率为70

90%。
[0030]进一步的,所述熔喷无纺布对0.02~10μm的颗粒的过滤效率的范围为80

96%,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对0.02~10μm的颗粒的过滤效率的范围为70

93%,且所述熔喷无纺布对0.02~10μm的颗粒的过滤效率值为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1.05

1.6倍。
[0031]进一步的,所述熔喷无纺布设置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一侧或者所述熔喷无纺布设置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双侧。
[0032]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口罩,包括:
[0033]口罩主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用于贴合用户面部;
[0034]如前述方案所述的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
[0035]所述熔喷无纺布设置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至少一侧以支撑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
[0036]进一步的,所述内层包括无纺布;
[0037]和/或,所述外层包括无纺布。
[0038]所述的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口罩,还包括带体:
[0039]所述带体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保持于用户面部。
[0040]进一步的,所述带体包括耳挂式、绑带式或套头式。
[0041]进一步的,所述口罩主体包括平面式或立体式。
[0042]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上述纤维直径的设定,形成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和熔喷无纺布的过滤组合,对不同尺寸固体颗粒、细菌、病毒等物质具有不同滤效的分级过滤结构,而且能够保证气体流动顺畅。
[0043]本技术中的熔喷无纺布因驻极作用而带有静电吸附效应,对于粒径较大的颗粒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能够形成较大孔径结构,有利于气流的顺利通过;而静电纺丝层则对于超细颗粒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再利用与熔喷无纺布纤维直径的对应关系确定纤维直径,保证高速气流通过时不会对气流产生阻挡作用,不会导致阻力压降的增大。本技术所述的过滤结构能够在保证优异过滤性能的同时,不会对气流产生阻挡作用,从而不会导
致阻力压降的增大。
附图说明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熔喷无纺布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层叠图。
[004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熔喷无纺布和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组合的电镜图。
[004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层叠图。
[004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口罩示意图。
[0049]图中:1

口罩主体、12

内层、11

外层、2

过滤装置、21

熔喷无纺布、2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3

带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5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52]实施例1
[0053]参见说明书附图1

2,为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2,包括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22和熔喷无纺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熔喷无纺布,所述熔喷无纺布设置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至少一侧且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形成两层以上的过滤结构;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与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的关系呈反相关性;若,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增加,则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缩小;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为1

5μm;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为0.1

0.5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与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的关系满足以下反比例函数:y=0.5/x;x为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y为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与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的关系满足公式:x=y2‑
10.6y+6.05;x为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y为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为5μm;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为0.1μm;或者:所述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为1μm;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为0.5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无纺布的克重为:10

40;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克重为:0.05

0.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布的过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明朱秀梅李志鹏钱梦莎丁超陈平绪袁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