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调节磁流变液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069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重调节磁流变液制动装置,包括壳体和车轴,所述壳体由左右底板以及侧板围成一个圆筒状工作腔,所述车轴穿过左右底板设置在工作腔内,车轴通过轴承分别与左右底板连接,所述工作腔内设有一个密封筒,所述左右底板的内侧表面设有两圈环状凸块,密封筒的左右端分别卡接在左右底板的内圈环状凸块内,与左右底板组装后形成盛装磁流变液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有一个制动盘和两组导磁模块,所述导磁模块分别设在左右底板的轴承上,与车轴同轴转动;所述制动盘设在车轴上且位于两组导磁模块之间,与车轴同轴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磁流变液通磁后的瞬间固化的特性将制动盘包裹施加制动力将大大减小对工件的磨损程度,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重调节磁流变液制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调节磁流变液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制动器多数仍为传统制动器,即通过物理夹紧的方式进行干摩擦制动,这样的方式会较大的损伤工件。
[0003]磁流变液以其反应快(毫秒级),能耗低,易于控制,耐用性好,工作温度范围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加工/建筑/医疗等领。利用磁流变液的这种特性可以方便的制造制动装置,但目前磁流变液制造的制动装置只能使用到他的剪切应力其能产生的制动力较小,所以无法满足大型设备如新能源汽车制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动力大、具备调节性的多重调节磁流变液制动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多重调节磁流变液制动装置,包括壳体和车轴,所述壳体由左右底板以及侧板围成一个圆筒状工作腔,所述车轴穿过左右底板设置在工作腔内,车轴通过轴承分别与左右底板连接,所述工作腔内设有一个密封筒,所述左右底板的内侧表面设有两圈环状凸块,密封筒的左右端分别卡接在左右底板的内圈环状凸块内,与左右底板组装后形成盛装磁流变液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有一个制动盘和两组导磁模块,所述导磁模块分别设在左右底板的轴承上,与车轴同轴转动;所述制动盘设在车轴上且位于两组导磁模块之间,与车轴同轴转动。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制动盘包括制动轴和多组梯形环形体,所述制动轴包裹在车轴上,所述梯形环形体依次间隔设在制动轴上。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工作腔内还设有一个伺服电机、一个加压筒、两根传动轴、两个联动盘以及两组加压模块;所述伺服电机设在密封筒的上方,通过连接杆Ⅰ固定在壳体的侧板上;所述传动轴分别设在伺服电机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伺服电机左右端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传动轴的外表面设为齿轮结构Ⅰ;所述联动盘设在传动轴下方,分别卡接在左右底板的外圈环状凸块内,联动盘的外圈设有与传动轴啮合的齿状结构Ⅰ,联动盘的中部镂空形成便于密封筒通过的内腔,其内腔环状边缘设为齿轮结构Ⅱ;所述加压筒设在密封腔内,左右端卡接在制动盘的两端梯形环形体之间;所述两组加压模块位于两个联动盘之间且以加压筒为中心对称设置,每组加压模块包括一根下压杆、以及两个下压块、传动齿轮、连接杆Ⅱ和连接杆Ⅲ,所述两个下压块、传动齿轮、连接杆Ⅱ和连接杆Ⅲ分别设在下压杆的左右端;所述下压杆左右朝向水平设在密封筒和加压筒之间,其下部与加压筒固定
连接;所述下压块设于密封筒外且与下压杆相对,下压块表面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状结构Ⅱ;所述连接杆Ⅱ设在下压块和下压杆之间,其一端连接下压块,另一端穿过密封筒与下压杆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同时位于下压块和联动盘的内腔环状边缘的一侧,传动齿轮的一面与联动盘的齿轮结构Ⅱ相啮合,另一面与下压块的齿状结构Ⅱ相啮合,传动齿轮的中心与连接杆Ⅲ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Ⅲ与对应的左右底板连接。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齿轮结构Ⅱ设为锯齿状结构,所述齿状结构Ⅱ设为锯齿形阶梯块。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导磁模块包括导磁腔体、隔磁环和线圈,所述导磁腔体是由第一导磁环、第二导磁环、第三导磁环和第四导磁环围成的柱形腔体,所述第一导磁环为柱形腔体的内环,第二导磁环设于第一导磁环的外侧面,第三导磁环和第四导磁环为柱形腔体的左右两个底面;第一导磁环和第三导磁环安装在车轴上,第四导磁环与第一导磁环之间卡接隔磁环。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制动装置还包括线圈电流控制模块,所述线圈电流控制模块包括外部控制器、控制电路和包含线圈的输出电路,所述外部控制器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电路电性连接。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外部控制器采用PLC或微控制器。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VCC、三端稳压器、电容C1、电容C2、芯片、以及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电阻R10,所述三端稳压器采用AMS1117-5v,所述芯片采用L9349LF,所述三端稳压器的VIN引脚连接于电源VCC,三端稳压器的VOUT(TAB)引脚与芯片的VS引脚连接,电容C1和电容C2跨接在三端稳压器的VOUT(TAB)引脚和ADJ(GND)引脚之间;芯片的4路输出OUT1、OUT2、OUT3、OUT4分别对应着PIN2、PIN9、PIN12、PIN19,与输出通道直接串联电阻R1、电阻R2、电阻R5、电阻R6为输出电流采样,其两端引出的Channel current detection+与Channel current detection-与外部控制器的ADC相连接对输出电流数据进行采样;与4路输出所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入分别是IN1、IN2、IN3、IN4对应的引脚是PIN17、PIN14、PIN7、PIN4;外部控制器通过与输入引脚连接输入PWM控制信号;电阻R3、电阻R4、电阻R7、电阻R8为信号输入端的下拉电阻,下拉电阻一端连接在控制信号输入端另一端接地;EN端,即PIN16,是芯片的使能端,即高电平有效,当外部控制器输出高电平时芯片功能激活,R9是EN端的下拉电阻,跨接EN和GND之间,阻值与电阻R3、电阻R4、电阻R7、电阻R8四个下拉电阻相同;PIN1、PIN10、PIN11、PIN15、PIN20、PIN21为电路接地。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续流二极管D1以及线圈,所述线圈首端与电源VCC相连接,尾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通道相连,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组成的旁路电容组并联在电源的两端;续流二极管D1反向并联在线圈两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专利技术产品使用寿命长。
[0017]本专利技术利用磁流变液通磁后的瞬间固化的特性将制动盘包裹施加制动力将大大减小对工件的磨损程度,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0018]2、本专利技术产品制动力大。
[0019]本专利技术设置了两块制动结构。一个是在密封腔内设置了制动盘,制动盘由多个梯形环形体组成,多个梯形环状体排列后中间形成的斜面凹槽可更好的与磁流变液接触在通磁固化后能加强制动力。一个是利用伺服电机控制下压块,通过齿轮的联动传动实现对下压块的加压,进而下压块挤压下压杆,下压杆挤压加压筒,最终实现对固化后的磁流变液进行加压,车轴更难以转动,实现了制动力的增大,更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0020]本专利技术的联动盘内腔齿轮结构Ⅱ设为锯齿状结构,下压块齿状结构Ⅱ设为锯齿形阶梯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调节磁流变液制动装置,包括壳体和车轴,所述壳体由左右底板以及侧板围成一个圆筒状工作腔,所述车轴穿过左右底板设置在工作腔内,车轴通过轴承分别与左右底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内设有一个密封筒,所述左右底板的内侧表面设有两圈环状凸块,密封筒的左右端分别卡接在左右底板的内圈环状凸块内,与左右底板组装后形成盛装磁流变液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有一个制动盘和两组导磁模块,所述导磁模块分别设在左右底板的轴承上,与车轴同轴转动;所述制动盘设在车轴上且位于两组导磁模块之间,与车轴同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调节磁流变液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包括制动轴和多组梯形环形体,所述制动轴包裹在车轴上,所述梯形环形体依次间隔设在制动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调节磁流变液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内还设有一个伺服电机、一个加压筒、两根传动轴、两个联动盘以及两组加压模块;所述伺服电机设在密封筒的上方,通过连接杆Ⅰ固定在壳体的侧板上;所述传动轴分别设在伺服电机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伺服电机左右端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传动轴的外表面设为齿轮结构Ⅰ;所述联动盘设在传动轴下方,分别卡接在左右底板的外圈环状凸块内,联动盘的外圈设有与传动轴啮合的齿状结构Ⅰ,联动盘的中部镂空形成便于密封筒通过的内腔,其内腔环状边缘设为齿轮结构Ⅱ;所述加压筒设在密封腔内,左右端卡接在制动盘的两端梯形环形体之间;所述两组加压模块位于两个联动盘之间且以加压筒为中心对称设置,每组加压模块包括一根下压杆、以及两个下压块、传动齿轮、连接杆Ⅱ和连接杆Ⅲ,所述两个下压块、传动齿轮、连接杆Ⅱ和连接杆Ⅲ分别设在下压杆的左右端;所述下压杆左右朝向水平设在密封筒和加压筒之间,其下部与加压筒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块设于密封筒外且与下压杆相对,下压块表面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状结构Ⅱ;所述连接杆Ⅱ设在下压块和下压杆之间,其一端连接下压块,另一端穿过密封筒与下压杆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同时位于下压块和联动盘的内腔环状边缘的一侧,传动齿轮的一面与联动盘的齿轮结构Ⅱ相啮合,另一面与下压块的齿状结构Ⅱ相啮合,传动齿轮的中心与连接杆Ⅲ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Ⅲ与对应的左右底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重调节磁流变液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结构Ⅱ设为锯齿状结构,所述齿状结构Ⅱ设为锯齿形阶梯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调节磁流变液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模块包括导磁腔体、隔磁环和线圈,所述导磁腔体是由第一导磁环、第二导磁环、第三导磁环和第四导磁环围成的柱形腔体,所述第一导磁环为柱形腔体的内环,第二导磁环设于第一导磁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恒梁俊圆陈璟李泽恒陆春剑邓其贵夏雨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