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振动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94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振动台,包括振动台主体,所述振动台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底座,所述振动台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右部表面的前后边缘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活动贯穿第一固定板并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前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底板右部表面的边缘固定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轮与推把配合使得本电动振动台移动方便,搬运移动更加省力,且停止移动时,通过气缸推动定位板下移,使得定位板底部的定位座与地面接触,使得本电动振动台放置稳定,通过驱动电机工作能够调节振动台主体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者对高度的要求。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者对高度的要求。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者对高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振动台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振动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振动台。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振动台主要是在试验室内模拟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存储、使用过程中所经受的振动及影响,并考核其适应性。
[0003]目前,现有的电动振动台的搬运大多通过人工搬运,由于电动振动台比较笨重,搬运移动十分不便,且电动振动台的高度固定,难以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者对高度的要求,为操作者带来不便。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振动台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振动台,通过在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与推把配合使得本电动振动台移动方便,搬运移动更加省力,且停止移动时,通过气缸推动定位板下移,使得定位板底部的定位座与地面接触,增大了本电动振动台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得本电动振动台放置稳定,不易晃动,通过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的螺母座移动,并通过支撑杆推动振动台主体上移,从而调节振动台主体的高度,不同身高的操作者可以根据需求对其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者对高度的要求,为操作者带来方便,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振动台,包括振动台主体,所述振动台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嵌套有减震板,所述振动台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右部表面的前后边缘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活动贯穿第一固定板并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前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底板右部表面的边缘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前侧的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连接,所述底板左部表面的前后边缘均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右侧活动安装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右端与第一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均套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上侧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螺母座的一端与减震板的底部铰接,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呈倒“八”字结构,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移动轮,所述底板的下侧中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定位座,所述底板的上侧中部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贯穿底板与定位板的上侧中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推把。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为正反转电机。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的左端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套接有
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丝杆的右端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套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0010]优选的,前后两个所述螺母座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螺母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端口尺寸小于容纳槽的内腔尺寸,所述减震板的尺寸大于容纳槽的端口尺寸,所述减震板的上侧面与容纳槽的上侧内壁之间等间距固定有缓冲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减震板与容纳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容纳槽的前后左右四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减震板的前后左右四侧均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嵌套在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座与定位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座的底部等间距开设有防滑槽。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通过在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与推把配合使得本电动振动台移动方便,搬运移动更加省力,且停止移动时,通过气缸推动定位板下移,使得定位板底部的定位座与地面接触,增大了本电动振动台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得本电动振动台放置稳定,不易晃动,通过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的螺母座移动,并通过支撑杆推动振动台主体上移,从而调节振动台主体的高度,不同身高的操作者可以根据需求对其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者对高度的要求,为操作者带来方便;
[0016]2、通过减震板的上侧面与容纳槽的上侧内壁之间等间距固定有缓冲弹簧,能够对振动台主体整体震动进行缓冲,避免振动台主体震动带动底板震动,提高了本电动振动台工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底板俯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定位板底部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振动台主体、2底座、3容纳槽、4减震板、5底板、6第一固定板、7第一丝杆、8传动齿轮、9链条、10驱动电机、11第二固定板、12第二丝杆、13螺母座、14支撑杆、15支撑脚、16移动轮、17定位板、18定位座、19气缸、20推把、21第一支撑座、22第二支撑座、23缓冲弹簧、24滑槽、25滑块、2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5]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电动振动台,包括振动台主体1,所述振动台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下侧开设有容纳槽3,所述容纳槽3的内部嵌套有减震板4,所述振动台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所述底板5右部表面的前后边缘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丝杆7,所述第一丝杆7的右端活动贯穿第一固定板6并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8,前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8之间通过链条9连接,所述底板5右部表面的边缘固定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与位于前侧的所述第一丝杆7的右端连接,所述底板5左部表面的前后边缘均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二固定板11的右侧活动安装有第二丝杆12,所述第二丝杆12的右端与第一丝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7和第二丝杆12上均套接有螺母座13,所述螺母座13的上侧铰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远离螺母座13的一端与减震板4的底部铰接,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杆14之间呈倒“八”字结构,所述底板5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15,所述支撑脚1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移动轮16,所述底板5的下侧中部设置有定位板17,所述定位板17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定位座18,所述底板5的上侧中部固定有气缸19,所述气缸19的伸缩端贯穿底板5与定位板17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振动台,包括振动台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台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下侧开设有容纳槽(3),所述容纳槽(3)的内部嵌套有减震板(4),所述振动台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所述底板(5)右部表面的前后边缘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丝杆(7),所述第一丝杆(7)的右端活动贯穿第一固定板(6)并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8),前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8)之间通过链条(9)连接,所述底板(5)右部表面的边缘固定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与位于前侧的所述第一丝杆(7)的右端连接,所述底板(5)左部表面的前后边缘均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二固定板(11)的右侧活动安装有第二丝杆(12),所述第二丝杆(12)的右端与第一丝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7)和第二丝杆(12)上均套接有螺母座(13),所述螺母座(13)的上侧铰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远离螺母座(13)的一端与减震板(4)的底部铰接,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杆(14)之间呈倒“八”字结构,所述底板(5)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15),所述支撑脚(1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移动轮(16),所述底板(5)的下侧中部设置有定位板(17),所述定位板(17)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定位座(18),所述底板(5)的上侧中部固定有气缸(19),所述气缸(19)的伸缩端贯穿底板(5)与定位板(17)的上侧中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明瑞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