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内贴膜注塑成型用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膜内装饰
,具体地涉及一种膜内贴膜注塑成型用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产品的外包装具有非常重要的营销作用。为了节约成本,并满足不同的打印需求,大多数产品的外包装会采用塑料薄膜,再通过转印、喷涂、印刷、电镀等塑料外观装饰技术进行制造。但现有的传统塑料外观装饰技术已渐渐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并且不利于环保,于是催生了模内转印(IMR)、模内注塑(IML)、模外贴等制造技术的兴起,这样的新型塑料外观装饰技术尤其适合轻、薄、体型精小的消费性产品。
[0003]模内转印与模内注塑技术都能实现将复杂的图案装饰于塑料外壳,但从制造成本上考量,模内转印不适合少量与图案多样化生产,模内注塑因制程相对繁琐,不适合生产附加价值不高的产品,各有优缺点。
[0004]因此,如何规避膜内转印和模内注塑的缺点,进行适合小批量且图案多样化的膜内装饰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膜内贴膜注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膜内贴膜注塑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面板(1)和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动模(3),所述动模(3)上设置有定模(4),所述动模(3)和定模(4)之间设置有注塑模仁,所述注塑模仁包括前模仁(5)和后模仁(6)以及由二者共同组成的注塑型腔(7),所述后模仁(6)嵌于所述动模(3)内,所述前模仁(5)嵌于所述定模(4)内,所述注塑型腔(7)内设置有薄膜(8),所述薄膜(8)具有图案的外表面被吸附于所述后模仁(6)的顶面,所述前模仁(5)内设置有与所述注塑型腔(7)垂直且相通的针阀式的注塑流道(9),所述薄膜(8)的内表面的中心正对所述注塑流道(9)的进料口(901),所述进料口(901)输入的胶料冲击所述薄膜(8)使得所述薄膜(8)的外表面与所述后模仁(6)的顶面紧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内贴膜注塑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8)的厚度为0.04
±
0.005mm,并且由PET或PC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内贴膜注塑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仁(6)的顶面具有与所述薄膜(8)的外轮廓相匹配的薄膜放置腔,所述薄膜放置腔静电吸附所述薄膜(8),且所述薄膜放置腔的中心与所述进料口(901)正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内贴膜注塑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流道(9)由相连通的主流道(902)和热唧嘴(903)组成,所述主流道(902)设置于所述热唧嘴(903)内的底部,所述主流道(902)的开口为所述进料口(901)。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罗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十全塑胶五金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