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回收工况下的静力试验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845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回收工况下的静力试验加载装置,其包括龙门吊加载平台、双扣吊带、电子吊秤、手拉葫芦、滑轮和回收伞吊带,所述龙门吊加载平台包括纵梁、横梁、斜撑、立柱、万向轮、纵梁上角片、纵梁侧角片,斜撑、立柱与横梁焊接,万向轮固定于横梁下方,纵梁通过角片固定于立柱或横梁上;所述滑轮分别固定于上纵梁底部和下纵梁顶部;所述双扣吊带吊挂于纵梁右侧,其下方吊挂拉力计和手拉葫芦;所述回收伞吊带一端连接手拉葫芦下吊钩,另一端绕过两个滑轮后,连接无人机机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人工通过手拉葫芦模拟回收伞开伞载荷,通过滑轮改变载荷方向,通过回收伞吊带传递载荷,结构简单,试验成本低。试验成本低。试验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回收工况下的静力试验加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静力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回收工况下的静力试验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降落伞已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的回收,回收伞系统包括主伞、主伞连接绳、伞包、引导伞、引导伞连接绳、引导伞包布、回收伞吊带等,其中回收伞吊带起连接作用,用于连接回收伞与无人机。回收伞在空中开伞过程中,机体承受开伞载荷,机体上的回收伞吊带安装结构承受开伞集中载荷。为考核机体上的回收伞前吊带安装结构及其附近机身结构强度,需进行地面静力试验,由加载装置模拟开伞载荷。
[0003]目前,无人机回收工况下的前伞带安装结构静力试验,大多是将无人机固定于试验台架上,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和液压作动器进行加载,该试验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对于不同型号的无人机,若前伞带与机身轴线夹角不同,需重新调整液压作动器安装位置;

液压作动器固定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对于小型无人机而言,其试验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液压作动器固定较为复杂,试验成本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回收工况下的静力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吊加载平台和工作组件;所述龙门吊加载平台包括左支撑组件、右支撑组件、上纵梁(51)和下纵梁(52);上纵梁(5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件的上方,并呈水平状态;下纵梁(5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件的下方,并呈水平状态;左支撑组件和右支撑组件于两侧相对设置且结构相同;左支撑组件包括共同构成三角支撑结构的立柱(2)、横梁(3)、第一斜撑(101)和第二斜撑(102);立柱(2)竖直固定于水平放置的横梁(3)上方;第一斜撑(101)的一端固定于立柱(2)的一侧,另一端固定于横梁(3)上方;第二斜撑(102)的一端固定于立柱(2)相对的另一侧,另一端固定于横梁(3)上方;横梁(3)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龙门吊加载平台的万向轮(4);所述工作组件包括上滑轮(61)、下滑轮(62)、双扣吊带(10)、吊秤(9)和手拉葫芦(8);上滑轮(61)固定于上纵梁(51)的底部,下滑轮(62)固定于下纵梁(52)的顶部,上滑轮(61)和下滑轮(62)沿竖直方向交错设置;位于下滑轮(62)同侧的上纵梁(51)从上到下顺次吊挂连接有双扣吊带(10)、吊秤(9)和手拉葫芦(8);回收伞吊带(7)的单股端依次穿过上滑轮(61)和下滑轮(62)后与手拉葫芦(8)的下吊钩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固定于横梁(3)的中部。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朝阳郜亚静吴艳斌欧阳青华刘亚茹黄时锋姚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牧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