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95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及其安装结构。温压组件的温压模块与温压下壳通过限位柱和螺丝固定,温压上盖与温压下盖通过卡扣连接,温压接线柱的引线穿过温压上盖上开设的凹槽与温压模块的焊脚通过焊锡连接。温压组件安装结构:温压组件安装在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上;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上设置有圆孔结构,与温压组件上温压上盖的透气口相对应;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连接下钢壳及阀门总成,计量模块接线柱、阀门接线柱、温压接线柱穿过上钢壳上的通孔,上钢壳与下钢壳及阀门总成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影响计量模块计量流场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读取燃气通过计量模块时的压力与温度。具有更高的计量准确性。具有更高的计量准确性。具有更高的计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燃气表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超声波燃气表基表中温压组件都会采用以下安装模式。 1.如图1所示将温压组件Ⅰ安装在上钢壳处。由于温压组件距离钢壳过近,而且钢壳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致环境温度变化过快时,温压组件附近的温度压力与计量模块附近的温度压力相差过大,最终导致计量误差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温压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0004]本技术将温压组件的感应组件放置于计量模块安装通道进气口处,信号由导线引出,并使用接线柱与钢壳形成密封。本技术的优点是温压模块能够在不影响计量模块计量流场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读取燃气通过计量模块时的压力与温度。
[0005]一种新型的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包括温压上盖、温压模块、温压下壳、温压接线柱;
[0006]所述温压模块与温压下壳通过限位柱和螺丝固定,所述温压上盖与温压下盖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温压接线柱的引线穿过温压上盖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温压模块的焊脚通过焊锡连接。所述温压模块的感温感压组件放置在温压模块上方的钢圈内,并且正对温压上盖的透气孔。
[0007]一种新型的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安装结构,包括:下钢壳及阀门总成、计量模块接线柱、阀门接线柱、温压组件、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上钢壳、螺母。
[0008]所述温压组件安装在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上。所述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上设置有圆孔结构,与所述温压组件上温压上盖的透气口相对应。所述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连接下钢壳及阀门总成,所述的上钢壳上设置有通孔,与所述计量模块接线柱、阀门接线柱、温压组件的温压接线柱相配合,所述的计量模块接线柱、阀门接线柱、温压接线柱穿过上钢壳上的通孔,使用O型圈进行密封,并用螺母固定,所述的上钢壳与下钢壳及阀门总成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温压组件与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通过螺丝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连接下钢壳及阀门总成通过螺丝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钢壳与下钢壳及阀门总成通过密封胶密封,并使用模具铆压固定。
[0012]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可以在不影响计量模块计量流场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读取燃气通过计量模块时的压力与温度。具有更高的计量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安装结构;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三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隐藏上钢壳的正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结构分解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温压组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
[0020]如图5所示,本技术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包括:温压上盖4

a、温压模块4

b、温压下壳4

c、温压接线柱4

d;所述温压模块4

b与温压下壳4

c通过限位柱和螺丝固定,所述温压上盖4

a与温压下盖4

c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温压接线柱4

d的引线穿过温压上盖4

a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温压模块4

b的焊脚通过焊锡连接。所述温压模块4

b的感温感压组件放置在温压模块4

b上方的钢圈内,并且正对温压上盖的透气孔,加强与外部燃气的压力与温度交流。
[0021]如图4所示,一种新型的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安装结构,包括:下钢壳及阀门总成1、计量模块接线柱2、阀门接线柱3、温压组件4、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5、上钢壳6、螺母7。
[0022]所述温压组件4安装在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5上。所述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5上设置有圆孔结构,与所述温压组件4上温压上盖4

a的透气口相对应。所述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5连接下钢壳及阀门总成1,所述的上钢壳6上设置有通孔,与所述计量模块接线柱2、阀门接线柱3、温压组件4 的温压接线柱4

d相配合,所述的计量模块接线柱2、阀门接线柱3、温压接线柱4

d穿过上钢壳6上的通孔,使用O型圈进行密封,并用螺母7固定,所述的上钢壳6与下钢壳及阀门总成1固定。
[0023]所述温压组件4与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5通过螺丝固定。
[0024]所述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5连接下钢壳及阀门总成1通过螺丝连接。
[0025]所述上钢壳6与下钢壳及阀门总成1通过密封胶密封,并使用模具铆压固定。
[0026]综上完成本技术结构方案实施。
[0027]图1为现有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安装结构;
[0028]图2为本技术三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隐藏上钢壳的正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压上盖、温压模块、温压下壳、温压接线柱;所述温压模块与温压下壳通过限位柱和螺丝固定,所述温压上盖与温压下盖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温压接线柱的引线穿过温压上盖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温压模块的焊脚通过焊锡连接;所述温压模块的感温感压组件放置在温压模块上方的钢圈内,并且正对温压上盖的透气孔。2.一种新型的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表基表温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钢壳及阀门总成、计量模块接线柱、阀门接线柱、温压组件、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上钢壳、螺母;所述温压组件安装在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上;所述计量模块及通道总成上设置有圆孔结构,与所述温压组件上温压上盖的透气口相对应;所述计量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方炯汪志远厉凯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