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汉军专利>正文

一种逆反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68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反射膜,可用于交通、军事、广告等领域的道路标志、安全指示、广告标牌等的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结构上分为四层,由内至外依次为背膜、空气夹层、光反射层和保护层;其中光反射层使用聚氯乙烯为原材料制成的颗粒组成,颗粒的形状呈正四面体;保护层由透明塑料膜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逆反射效果好、应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反射膜,可用于交通、军事、广告等领域的道路标志、安全指示、广告标牌等的使用。目前公知的逆反射膜是以光学玻璃制成的微玻璃珠为原料,使用油墨、塑料薄膜为载体制作而成的。其不足之处是在制作过程中玻璃珠微粒不同目数的掺杂和在载体上布珠的规律不易掌握,制作工艺较难实现,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逆反射效果好、应用范围广的逆反射膜。本实有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逆反射膜从结构上分为四层,由内至外依次为背膜、空气夹层、光反射层和保护层;其中光反射层使用聚氯乙烯为原材料制成的颗粒构成,颗粒形状呈正四面体;保护层由透明塑料膜构成。采用了上述结构的技术,其中背膜起到了密封和防潮的作用;空气夹层改变了光的传导介质,有利于光线的折射;光反射层能够在灯光照射下产生较强的逆反射作用;由透明塑料膜构成的保护层,可以防止由于外界条件造成的磨损,使本技术具有高度的耐久性和耐磨性;本技术还可应用于制服、书包、鞋帽等需要逆反射醒目的物体上,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光反射层颗粒的立体图。其中1——背膜2——空气夹层3——光反射层4——保护层参看附图,本技术从结构上分为四层,由内至外依次为背膜1、空气夹层2、光反射层3和保护层4;其中背膜1可以采用透明或有色塑料制成;光反射层3使用聚氯乙烯为原材料制成的颗粒构成,颗粒的形状呈正四面体,每个正三角棱边的宽度为100~130目;保护层4由透明塑料膜构成。使用时,将逆反射膜覆在需要逆反射的物体表面即可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逆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从结构上分为四层,由内至外依次为背膜(1)、空气夹层(2)、光反射层(3)和保护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反射膜,其特征在于光反射层(3)使用聚氯乙烯为原材料制成的颗粒组成,颗粒形状呈正四面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保护层(4)由透明塑料膜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反射膜,可用于交通、军事、广告等领域的道路标志、安全指示、广告标牌等的使用。本技术从结构上分为四层,由内至外依次为背膜、空气夹层、光反射层和保护层;其中光反射层使用聚氯乙烯为原材料制成的颗粒组成,颗粒的形状呈正四面体;保护层由透明塑料膜构成。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逆反射效果好、应用范围广。文档编号G09F19/22GK2252697SQ9620964公开日1997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汉军 申请人:李汉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从结构上分为四层,由内至外依次为背膜(1)、空气夹层(2)、光反射层(3)和保护层(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汉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