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33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一侧面为进鱼口,其余五个面均设置有捕捞网衣,配置的捕捞网衣的网眼大小和养殖的黄颡鱼规格相适配;所述进鱼口的上框架设置有若干个串联的浮力圆球,下边框为锰钢铁链,锰钢铁链的每两扣之间可活动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捕率高,可以和养殖槽的槽壁充分接触,可有效实施作业捕捞,大大节约了人力和对应成本。大大节约了人力和对应成本。大大节约了人力和对应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是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是目前一种新型养殖模式,是将原有养殖塘养殖的鱼类集中在养殖槽里进行流水养殖,该养殖方式更加高效可控,水产品质量更优。但是传统的工具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和较低的捕捞效率。
[0003]传统捕捞工具一般是,制作一个略小于养殖槽高宽尺寸的框架,框架整体通过镀锌管件制成,框架管件有采用方管,也有采用圆管的,管径大约25mm,框架上连接网衣,网衣的网孔与养殖品种规格匹配。但是这类传统的捕捞工具存在的缺陷在于:1、框架跟养殖槽的槽壁之间存在一定空隙,无法密封,存在跑鱼情况。2、养殖槽底部不平,无法起捕较小的鱼类,例如:黄颡鱼。3、对于管径25mm的框架,规格较小天生聚堆的水产品,例如:黄颡鱼,很多不进网袋,容易在栏鱼网处堆积。4、对捕捞水位要求较高,无法做到以销定产。同时,这类捕捞工具在捕捞效率方面也存在很多缺陷:1、多次验证单次捕捞,平均起捕率20%,根本无法满足生产要求。2、框架笨重,对养殖环境空间要求较高,操作人员要求至少8人,造成作业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该工具整体框架放弃了传统制作方式,采用新的制作结构,可提升起捕率,并且可以和养殖槽槽壁充分接触,高效实施作业捕捞。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一侧面为进鱼口,其余五个面均设置有捕捞网衣,配置的捕捞网衣网眼大小和养殖的黄颡鱼规格相适配;所述进鱼口的上框架设置有若干个串联的浮力圆球,下边框为锰钢铁链,锰钢铁链的每一扣链条之间可自然活动调节,从而可以实现跟养殖槽底部的充分接触。
[0007]所述进鱼口的两侧框为两根钢管,或者两个竹竿,所述两侧框的顶部高于矩形框架的顶面。进一步的,所述钢管可以是DN32钢管。
[0008]所述进鱼口的上框架两端预留有一定长度的绳头一,便于连接拉网绳子。
[0009]所述进鱼口的下框架两端也预留有一定长度的绳头二,便于连接拉网绳子。
[0010]本技术工作时,进鱼口底面钢绳和进鱼口的锰钢铁链固定,可充分接触养殖槽底部进行捕捞,大大减少跑鱼,然后捕捞过程中,上端的浮力圆球形成的柔性边框,可随时随水位变化伸展,便于进鱼,然后进鱼口的两侧杆,可以方便捕捞提起。
[0011]本技术能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经多次验证,本技术平均起捕率提升至85%。
[0013]2、进鱼口的下框架设计为锰钢铁链,铁链密度高,能下沉,有孔隙,每一扣链条之间可自然活动调节,增加了跟养殖槽底部的接触。
[0014]3、进鱼口的下框架设计为链条,更容易发现障碍物,及时回避,避免网衣大面积撕开口子。
[0015]4、进鱼口的上框架设计为圆形浮球,网衣随水位变化,自然伸展,适合捕捞不同养殖水位黄颡鱼。
[0016]5、上下框架的配合设计,能有效减轻网具对鱼体的机械损伤,减少水霉病和烂身病的发病概率。
[0017]6、比传统方案节省人力50%。
[0018]7、方便收折,便于网具保管,占地空间减少80%。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附图标记为:1进鱼口,2捕捞网衣,3浮力圆球,4锰钢铁链,5进鱼口的侧框,6绳头一,7绳头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一侧面为进鱼口1,其余五个面均设置有捕捞网衣2,配置的捕捞网衣2的网眼大小和养殖的黄颡鱼规格相适配;所述进鱼口1的上框架设置有若干个串联的浮力圆球3,下边框为锰钢铁链4,锰钢铁链4的每一扣链条之间可自然活动调节,从而可以实现跟养殖槽底部的充分接触。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架的尺寸为:长8米、宽5.5米、高2.5米。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口1的两侧框5优选为两根钢管,可以是DN32钢管,管长3.6m。该两侧框5也可以是两竹竿,或其他杆类结构。所述两根钢管的顶部明显高于矩形框架的顶面。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口1的上框架两端至少预留30cm的绳头一6,可以配合网衣伸展拉动。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鱼口1的锰钢铁链4的两端至少预留50cm的绳头二7,便于连接拉网绳子。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锰钢链条4采用8mm规格的链条,可承重2吨。
[0027]本技术工作时,进鱼口1的底面钢绳和锰钢铁链4固定,可充分接触养殖槽进行捕捞,大大减少跑鱼,然后捕捞过程中,上端的浮力圆球3形成的柔性边框,可随时随水位变化伸展,便于进鱼,然后进鱼口1的两侧框5,可以方便捕捞提起。通过该工具进行捕捞,最多四人即可完成捕捞作业,比传统方案节省人力50%。而且,该工具方便收折,便于保管,占地空间减少80%。通过本技术进行捕捞,能充分满足以销定产的管理要求。并且,捕捞率明显上升,相对传统捕捞方式,作业成本降低50%以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一侧面为进鱼口(1),其余五个面均设置有捕捞网衣(2),配置的捕捞网衣(2)的网眼大小和养殖的黄颡鱼规格相适配;所述进鱼口(1)的上框架设置有若干个串联的浮力圆球(3),下边框为锰钢铁链(4),锰钢铁链(4)的每两扣之间可活动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内循环流水养殖槽黄颡鱼捕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鱼口(1)的两侧框(5)为两根钢管,或者两个竹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梁勤朗蒋礼平牛江波宋旸袁军伟姚凡胡奎宋向果周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