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光共构式漂浮圆形池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1096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渔光共构式漂浮圆形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漂浮平台和若干个圆形养殖池,光伏组件的光伏柱均匀布置穿过漂浮平台固定于水域中,圆形养殖池均匀固定安装于漂浮平台上,光伏组件的光伏板位于漂浮平台上方;所述漂浮平台为钢结构,钢结构的表面为格栅网,所有圆形养殖池布置于格栅网上,光伏柱穿过格栅网固定于水中;格栅网下面均匀布置有若干泡沫浮体,泡沫浮体对漂浮平台整体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漂浮式圆形池养殖系统与光伏柱巧妙结合,能有效利用光伏板下方区域进行设施化养殖,该种与光伏柱结合的方式,实现上方发电下方养鱼的循环水养殖方式,并且可应用到任意渔光一体水域的大面积光伏柱群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光共构式漂浮圆形池循环水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渔光一体水域和设施渔业养殖相结合的
,是一种渔光共构式漂浮圆形池循环水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面临土地、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而传统池塘水产养殖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消耗较大,并且缺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因此传统池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已开始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养殖病害频发,也引发了较大经济损失;基础工程设施薄弱,集约化程度亟待提高,效益提升乏力,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水域生态安全等问题已充分突显。因此水产养殖已逐渐由粗放的养殖模式向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设施渔业养殖模式过度。渔光一体养殖模式是通过在渔业养殖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发电,产出清洁电能,同时水面下持续从事渔业养殖产出安全水产品的一种复合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既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环境,又能提高单位鱼塘的收入,大大提高了渔业水面的综合经济效益。目前,在渔光一体的鱼塘内养鱼,必须先对塘内水质进行处理,需要规划蓄水净化池、排污沉淀池、人工湿地、底排污等,为了降低污染,实现零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渔光共构式漂浮圆形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漂浮平台(1)和若干个圆形养殖池(2),光伏组件的光伏柱(8)均匀布置穿过漂浮平台(1)固定于水域中,圆形养殖池(2)均匀固定安装于漂浮平台(1)上,光伏组件的光伏板(9)位于漂浮平台(1)上方;所述漂浮平台(1)为钢结构,钢结构的表面为格栅网(7),所有圆形养殖池(2)布置于格栅网(7)上,光伏柱(8)穿过格栅网(7)固定于水中;格栅网(7)下面均匀布置有若干泡沫浮体(3),泡沫浮体(3)对漂浮平台(1)整体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光共构式漂浮圆形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漂浮平台(1)和若干个圆形养殖池(2),光伏组件的光伏柱(8)均匀布置穿过漂浮平台(1)固定于水域中,圆形养殖池(2)均匀固定安装于漂浮平台(1)上,光伏组件的光伏板(9)位于漂浮平台(1)上方;所述漂浮平台(1)为钢结构,钢结构的表面为格栅网(7),所有圆形养殖池(2)布置于格栅网(7)上,光伏柱(8)穿过格栅网(7)固定于水中;格栅网(7)下面均匀布置有若干泡沫浮体(3),泡沫浮体(3)对漂浮平台(1)整体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共构式漂浮圆形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柱(8)通过活动连接件安装于格栅网(7)上,所有养殖池与漂浮平台(1)形成的整体可沿光伏柱(8)上下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共构式漂浮圆形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勤朗牛江波蒋礼平李亚松宋旸康秋平李杰陈聪袁军伟唐华马欢迎周焰杨洁谢伟宋向果朱曦露钟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