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22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碳酸泉生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气水混合器以及设置在壳体外的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和进气接头,还包括水气联动阀;气水混合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和水压检测口;水气联动阀包括进气端、出气端和水压检测端;进水口与进水接头连接,出水口与出水接头连接,进气口位于气水混合器的进水端,进气口与出气端连接,水压检测口位于气水混合器的出水端,水压检测口与水压检测端连接,进气端与进气接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实用性强,适合家庭等小场所使用。家庭等小场所使用。家庭等小场所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酸泉生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碳融于水形成游离态二氧化碳,当1升水中含有0.25克 (250ppm)以上游离态二氧化碳气体的温泉称为碳酸泉。碳酸泉中的碳酸气对皮肤知觉神经给予最特殊的刺激,因为碳酸气可以小泡布满于人体皮肤表面,并形成一层碳酸气气体膜,故浴后立即有温暖、愉快、轻松感觉。气泡膜能刺激皮肤末梢感受器,后又经皮肤进人体内,刺激血管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而致皮肤潮红,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现有的碳酸泉通常通过碳酸泉生成机生成。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103648627B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碳酸泉生成装置,其具有混合有二氧化碳气泡的水流动的气泡溶解流路,气泡溶解流路具有:至少一个分流部、和压力保持部,所述分流部分割二氧化碳气泡,所述压力保持部在气泡溶解流路的输出侧一端保持在气泡溶解流路内的水压,气泡溶解流路的有效径被确定,以使得在气泡溶解流路流动的水的流速(v)下的气泡的粘性阻力(R),成为二氧化碳气泡为该有效径的最大径(D)的情况下的二氧化碳气泡的浮力(F)以上,节流部的有效径比气泡溶解流路小。
[0004]但是,上述碳酸泉生成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适合家庭等小场所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使之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以适用于家庭等小场所。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气水混合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和进气接头,还包括水气联动阀;
[0007]所述气水混合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和水压检测口;
[0008]所述水气联动阀包括进气端、出气端和水压检测端;
[0009]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接头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接头连接,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气水混合器的进水端,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端连接,所述水压检测口位于所述气水混合器的出水端,所述水压检测口与所述水压检测端连接,所述进气端与所述进气接头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气水混合器包括呈柱状的混合器外壳,所述混合器外壳沿其轴心线设置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室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混合腔、连接腔和第二混合腔;
[0012]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腔的出水端的内径沿水流方向逐渐缩小;
[0013]所述连接腔的内径由中部向两端逐渐缩小;
[0014]所述连接腔的出水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混合腔的进水端的内径。
[0015]进一步地,所述气水混合器还包括支承轴、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
[0016]所述支承轴沿所述气水混合器的轴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混合室内,所述第一导流片设置所述第一混合腔内并与所述支承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二导流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混合腔内并与所述支承轴同轴固定;
[0017]其中,所述第一导流片和/或所述第二导流片呈螺旋状,且所述第一导流片和所述第二导流片的螺旋方向相同。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除垢装置,所述除垢装置包括:
[0019]进液漏斗,所述进液漏斗与所述进水接头可拆卸连接;以及
[0020]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出水接头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高于所述气水混合器并设置有排气阀。
[0021]进一步地,还包括除垢装置,所述除垢装置包括:
[0022]丝杠,所述支承轴沿其轴心线同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丝杠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0023]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丝杠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
[0024]螺母,所述螺母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以及
[0025]滑块,所述滑块同轴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承轴上并与螺母固定连接。
[0026]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接头包括:
[0027]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孔、安装腔、进水通道和清洗液通道,所述连接孔的顶部与外界连通,所述安装腔的顶部与连接孔的底部连通,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清洗液通道的出液端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进液端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0028]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腔保持密封,且所述密封塞可在所述安装腔内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往复滑动,当所述密封塞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密封塞堵住所述进水通道,当所述密封塞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密封塞堵住所述进液通道;
[0029]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密封塞的底端,且自然状态下,所述弹簧具有使所述密封塞从所述第一动作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趋势;
[0030]推杆,所述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密封塞的顶部;
[0031]推板,所述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并与所述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0032]其中,所述进液漏斗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头可拆卸连接。
[0033]进一步地,还包括二氧化碳制备装置,所述二氧化碳制备装置包括用于盛放醋酸的第一储液罐、用于盛放小苏打溶液的第二储液罐、反应箱、储存有净化液的净化箱、储气囊和气泵;
[0034]所述第一储液罐开设有第一加液口,所述第一加液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加液口的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储液罐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反应箱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
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储液罐开设有第二加液口,所述第二加液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加液口的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储液罐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反应箱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反应箱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净化箱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净化箱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储气囊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所述储气囊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
[00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气水混合器和水气联动阀,壳体外设置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和进气接头。使用时,将温水供给装置与进水接头连接,将二氧化碳供给装置与进气接头连接,将出水管与出水接头连接,并通过水气联动阀根据气水混合器内的水压来调节二氧化碳进气流量预计开闭,温水和二氧化碳在气水混合器内充分融合后,即可从出水接头处流出满足预设浓度的碳酸泉水。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实用性强,适合家庭等小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气水混合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和进气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气联动阀;所述气水混合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和水压检测口;所述水气联动阀包括进气端、出气端和水压检测端;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接头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接头连接,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气水混合器的进水端,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端连接,所述水压检测口位于所述气水混合器的出水端,所述水压检测口与所述水压检测端连接,所述进气端与所述进气接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混合器包括呈柱状的混合器外壳,所述混合器外壳沿其轴心线设置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混合腔、连接腔和第二混合腔;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腔的出水端的内径沿水流方向逐渐缩小;所述连接腔的内径由中部向两端逐渐缩小;所述连接腔的出水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混合腔的进水端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2

3任意一项所述的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混合器还包括支承轴、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所述支承轴沿所述气水混合器的轴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混合室内,所述第一导流片设置所述第一混合腔内并与所述支承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二导流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混合腔内并与所述支承轴同轴固定;其中,所述第一导流片和/或所述第二导流片呈螺旋状,且所述第一导流片和所述第二导流片的螺旋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垢装置,所述除垢装置包括:进液漏斗,所述进液漏斗与所述进水接头可拆卸连接;以及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出水接头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高于所述气水混合器并设置有排气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通式碳酸泉生成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垢装置,所述除垢装置包括:丝杠,所述支承轴沿其轴心线同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丝杠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丝杠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连邦温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