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701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无人检测装备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其包括锁定机构和配合机构;其中锁定机构连接于船体浸没水中的外壁上,配合机构与检测装置相连,并且锁定机构可在检测装置上浮至与船体接触时对应匹配配合机构,以实现船体在水下对检测装置的锁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通过在船体上设置锁定机构,并在检测装置上配合设置配合机构,利用锁定机构与配合机构的配合锁止和释放,实现船体对检测装置的快速回收与投放,不需将检测装置回收到船体上,整体结构简单并且锁定牢固,大大加快船体对检测装置的运输与投放效率。测装置的运输与投放效率。测装置的运输与投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无人检测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检测是对桥梁结构完好度、桥梁承载能力的一种检测。操作人员通过检测数据对桥梁做出桥梁使用安全评估和桥梁的修复计划,桥梁检测关乎着桥梁的使用安全性。
[0003]针对桥梁检测,传统方式是采用人工探摸的方式对桥梁水下结构进行检测,通过检测人员潜入水下,直接用手去触摸,进而感知桥梁的基础病害位置、性质以及严重程度等,但是这种方式相对危险,并且要求检测人员具备丰富的探摸经验,检测工作强度大,整体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0004]针对现有的人工探摸技术危险性高,效率慢的情况专利技术了水下机器人探测法,检测人员首先根据工程图纸将基础外表面划分成若干条灯具垂直测线,然后将防水摄像设备安装到机器人身上,利用计算机软件设定好机器人工作内容,根据水下机器人传输回来的视频,控制机器人的升降深度以及潜水深度,寻找病害的位置然后悬停拍摄获得水下桥梁的数据。该方式不需要人工水下探摸,安全风险较低。但是这种方式的水下机器人检测范围有限,在针对如港珠澳等超长距离的大桥时,水下机器人的投放数量和投放次数大大增加,并且每次投放和回收都需要操作人员将水下机器人搬运到船上和投放到水中,整个过程耗时耗力,大大降低了水下机器人的检测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水下检测装置布放和回收困难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包括锁定机构和配合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连接于船体浸没水中的外壁上;所述配合机构设置在检测装置上,并可在与对应锁定机构对正后匹配该锁定机构,进而实现所述检测装置在所述船体上的固定。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驱动结构和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一端与所述驱动结构相连,其另一端连接有两卡接块,两所述卡接块可在所述驱动结构驱动下相向/相离运动,以实现所述锁定机构对所述配合机构的锁定/释放。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直滑杆、固定板和转动杆;所述直滑杆一端与所述驱动结构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转动杆为分设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两个,两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卡接块。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直滑杆,直滑杆两侧开设有齿条结
构,所述卡接块上设有与齿条结构相匹配的齿轮结构,且两所述卡接块分别匹配连接在所述直滑杆两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上还设有滑座,其上开设有供所述直滑杆穿过的第一通孔。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上还横向穿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两端与所述船体相连,并在其轴向上穿设有一对挡环,一对所述挡环分别位于所述母壳体两侧并对其进行限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上还设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检测所述锁定机构和所述配合机构的锁定/释放状态。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上还设有信号检测装置,所述配合机构上对应设有信号发射装置,所述信号检测装置用于竖向接收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的信号,使得所述配合机构上升后对应卡接所述锁定机构。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机构沿与所述锁定机构卡接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通孔的两端面处均开设有倒角。
[0016]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7]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其分别在船体上设置锁定机构,在检测装置上对应设置配合机构,利用锁定机构与配合机构的对应锁止与释放,进而实现船体对检测装置的快速锁定与投放,并且锁定机构与配合机构的自动锁定与释放能够大大加快船体对检测装置的运输与投放效率,无需人工搬运检测装置,节省人力。
[0018](2)本专利技术的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其通过在锁定机构上设置连杆结构,并在连杆结构上转动连接成对设置的两卡接块,利用连杆结构将驱动结构的往返运动转换为卡接块的摆动运动,并通过两卡接块的摆动合围形成圆环结构,并利用圆环结构实现对配合机构的卡接,驱动结构与连杆结构配合方式简单,对配合机构的锁定稳定,无需复杂指令即可完成对配合机构的锁止和释放工作。
[0019](3)本专利技术的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其通过在锁定机构上设置直滑杆,并在直滑杆上设置齿条结构,并在两卡接块上对应设置齿轮结构,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实现卡接块的快速对接与分离,进而实现对配合机构的对应锁定与释放。
[0020](4)本专利技术的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其通过在锁定机构上穿设连接柱,并在锁定机构的两侧设置对其限位的挡环;利用连接柱与锁定机构转动连接,并将连接柱与船体相连,使得锁定机构在自身重力下始终竖直向下,便于锁定机构与配合机构的锁止与释放;并且挡环在对锁定机构进行限位的同时,可随时根据需求对锁定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便于配合机构的回收。
[0021](5)本专利技术的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其通过在配合机构上开设第二通孔,利用第二通孔将线缆收束在配合机构内,以避免线缆散乱在水下,并在第二通孔的两端面处开设倒角,避免在配合机构的回收和释放过程中,线缆与配合机构的端部相互磨擦造成线缆破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杆结构释放配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杆结构锁定配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锁定机构;2、配合机构;3、驱动结构;4、传动结构;5、卡接块;6、滑座;7、连接柱;8、挡环;9、接近开关;401、直滑杆;402、转动杆;40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定机构和配合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连接于船体浸没水中的外壁上;所述配合机构设置在检测装置上,并可在与对应锁定机构对正后匹配该锁定机构,进而实现所述检测装置在所述船体上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驱动结构和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一端与所述驱动结构相连,其另一端连接有两卡接块,两所述卡接块可在所述驱动结构驱动下相向/相离运动,以实现所述锁定机构对所述配合机构的锁定/释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直滑杆、固定板和转动杆;所述直滑杆一端与所述驱动结构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转动杆为分设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两个,两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固定板铰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卡接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操控快速捕获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直滑杆,直滑杆两侧开设有齿条结构,所述卡接块上设有与齿条结构相匹配的齿轮结构,且两所述卡接块分别匹配连接在所述直滑杆两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猛姬增起魏巍罗曼罗双华李朋飞邢亮宋文杰周文飞章志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