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为抗炎剂的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以及一种抗炎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58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抗炎剂的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和一种抗炎组合物,所述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为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为抗炎剂的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以及一种抗炎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罗汉果酸衍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作为抗炎剂的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以及一种抗炎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罗汉果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种植物,作为天然甜味剂已经广泛使用,是国家首批批准的“药食两用”材料之一。我国罗汉果鲜果的种植、生产加工以及罗汉果甜苷的终端应用已经颇具规模,且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的生产实际中,对罗汉果的工业化生产利用,主要集中在对罗汉果鲜果中甜苷的提取和分离,主要目标产物是罗汉果甜苷,特别是罗汉果甜苷V,目前已经有很多上市销售的基于罗汉果甜苷V的甜味剂,食品添加剂,饮料等。但是每年对罗汉果采收时,大量的罗汉果根、茎、叶等自然资源并未加以利用,而是当成废弃物处理。由于罗汉果种植和生产加工的规模日益增大,每年都有大量的罗汉果根、茎、叶被废弃。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罗汉果根中存在丰富的天然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皂苷、萜酸、多糖等。这些天然化合物,有特殊的生理保健功效。
[0003]因此,深度研发罗汉果根、茎、叶等资源,从中提取和分离各种天然活性成分的方法,变废为宝,对于环境保护,促进罗汉果整体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种植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报道,罗汉果根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解痉等多种生理活性。国内学者王雪芬等从罗汉果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已分离了多种游离的罗汉果酸,包括罗汉果酸甲、罗汉果酸乙、罗汉果酸丙、罗汉果酸丁、罗汉果酸戊(王雪芬等,1996,1998;斯建勇等,1999)。国内学者卢凤来等从罗汉果根中定性并定量分析了两种水溶性较好的三萜酸糖苷——罗汉果酸苷甲Ⅱ、罗汉果酸苷乙Ⅱ(卢凤来等,2010)。
[0004]罗汉果酸甲,罗汉果酸乙的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0005][0006]罗汉果酸丙,罗汉果酸丁的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0007][0008]罗汉果酸水溶性极差,限制了其药物剂型、使用方式和人体吸收量;且如果作为药物直接使用,其半衰期短,影响了疗效并增大了用量。再加上罗汉果酸在天然植物中的含量稀少、分离纯化难度较大、应用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等原因,导致其在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药品等领域的应用都受到了局限。罗汉果酸甲和罗汉果酸丁具有羟基,可以方便的被其它基团取代从而制得新型的罗汉果酸衍生物。如果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对罗汉果酸的分子结构加以修饰,使其转化为各种类型的衍生物,在保留其原有的生理活性的前提下,不但可以改善其溶解性、延长半衰期,还可能获得新的生理活性。
[0009]目前针对炎症,主要以西药进行干预和治疗,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类的西药,比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会导致肝肾的损伤,因为药物进入体内通过肝肾代谢,加重肝肾负担,严重甚至造成衰竭;对于口服抗炎药物,对肠胃也有刺激作用,会诱发胃炎,胃溃疡等;此外,还可能出现菌群失调,恶心,呕吐,周身乏力等现象。据新闻报道,我国滥用抗生素比较严重,消费前20位的药物中,有10种以上是抗生素,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目前有一些抗炎作用中成药,比如金银花颗粒,蒲地蓝,蒲公英颗粒,黄连上清片,栀子金花丸等中成药上市。缓解了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滥用,过度使用的趋势。因此,寻找安全有效、具有抗炎活性的天然活性成分和天然化合物衍生物,取代传统的抗炎药物有着广泛的研究前景。
[0010]申请人前期的专利CN2021104885752公开了一种从罗汉果根中提取分离罗汉果酸的方法,CN2021105977484公开了一种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发现罗汉果酸上的羟基酰化后,水溶性提高,抗炎活性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基于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的抗炎药物的研制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人预料不到地发现3

O

马来酰罗汉果酸甲其具有明显提升的抗炎活性,提供了一种基于改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的抗炎药物。
[0012]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3]一种作为抗炎剂的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为3

O

马来酰罗汉果酸甲,化学结构如下式(I)所示:
[0014][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式(I)所示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是罗汉果酸甲和马来酸酐进行酰化反应得到。
[0016]进一步地,所述酰化反应是在缚酸剂和催化剂条件下,10

30℃下进行。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三甲胺、环己胺、丙二胺、吡啶、咪唑、甲基咪唑、二甲胺、二乙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为常规脱水用催化剂,比如DIC,EDCI,DCC,DMAP,优选采用DCC/DMAP。酰化试剂,缚酸剂和催化剂的用量没有特别的限定,为本领域所熟知。比如,酰化试剂是罗汉果酸甲或罗汉果酸丁的的1

1.5当量,缚酸剂用量为罗汉果酸甲或罗汉果酸丁的1.1

1.5当量,DCC用量是罗汉果酸甲或罗汉果酸丁的1.1

1.3当量,DMAP是罗汉果酸甲或罗汉果酸丁的0.1

0.15当量。
[0017]酰化反应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一般为非质子溶剂,比如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丁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醚、苯、甲苯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的用量为罗汉果酸重量的5

20倍(ml/g)。
[0018]进一步地,酰化反应后进行后处理,一般为水洗,干燥,纯化水洗的目的之一是除去反应液中过量的催化剂,目的之一是除去酰化反应的副产物等杂质,以提高反应产物的纯度。所述干燥剂为无水硫酸镁、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钙,干燥剂的用量是有机溶剂用量的2%

10%(g/ml)。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浓缩之前除去溶液中的水,防止浓缩过程中由于水、酸碱和高温的条件下,反应产物发生分解。纯化为萃取、柱层析分离、重结晶等常规纯化分离方法,如果需要可以多种纯化方法一起联用。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炎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式(I)所示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花青素、鱼腥草提取物和穿心莲提取物。
[0020]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天然活性成分。目前已报道的花青素有22大类60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矢车菊色素、飞燕草色素、天竺葵色素、银葵色素、芍药色素和牵牛花色素6种。富含花青素的天然植物有紫甘薯、黑米、蓝莓、黑豆皮、越橘、玫瑰茄和桑葚等。大量研究结果证实,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抗癌等特性。
[0021]所述花青素自于紫甘薯、黑米、蓝莓、黑豆皮、越橘、玫瑰茄或桑葚,花青素的含量为25

80%,优先40%

60%。
[0022]鱼腥草是国家卫健委批准的第一批药食同源的中药品种。这种水生植物既能当蔬菜供人们食用,为身体补充丰富营养;这种植物又能入药,是一种能消炎、杀菌、抗病毒的中药材,对维持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好处。临床报道,鱼腥草广泛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为抗炎剂的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为3

O

马来酰罗汉果酸甲,化学结构如下式(I)所示:2.权利要求1所述式(I)所示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是罗汉果酸甲和马来酸酐进行酰化反应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化反应是在缚酸剂和催化剂条件下,10

30℃下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三甲胺、环己胺、丙二胺、吡啶、咪唑、甲基咪唑、二甲胺、二乙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为常规脱水用催化剂,比如DIC,EDCI,DCC,DMAP,优选采用DCC/DMAP。5.一种抗炎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罗汉果酸酰化衍生物,花青素、鱼腥草提取物和穿心莲提取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炎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花青素的含量为25

80%,优先40%

6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黄华学贺进军黄俊宋谷良江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