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153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龙头过滤器,水龙头过滤器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连接于主机且包括用于过滤的滤芯,第一过滤装置对应有第二出水口;第二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连接于主机且与第一过滤装置间隔设置,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过滤用臭氧的臭氧发生器且对应有第三出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通过主机选择性地与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中的一个相连通。由此,通过设置第一过滤装置和带有臭氧过滤功能的第二过滤装置,可以使水龙头过滤器的三个出水口中产生三种不同水质的水,可以根据用户对水质不同的需求调整水流流出的出水口,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使用体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龙头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龙头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水龙头过滤器以其可以将水中杂质过滤后将较为纯净的水提供给用户的特性得到人们认可,以及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0003]在相关技术中,水龙头过滤器一般有原水、花洒和净水模式,其中,花洒模式下的水龙头过滤器只是通过设置不锈钢网过滤大的颗粒物,并不会起到很好的过滤效果,而且长期对大颗粒物的过滤也会将不锈钢网堵住,从而造成水龙头过滤器的故障,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龙头过滤器,该水龙头过滤器通过设置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可以提升水龙头过滤器的过滤效果。
[0005]根据本技术的水龙头过滤器,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且包括用于过滤的滤芯,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对应有第二出水口;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且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过滤用臭氧的臭氧发生器且对应有第三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所述主机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中的一个相连通。
[0006]由此,通过设置第一过滤装置和带有臭氧过滤功能的第二过滤装置,可以使水龙头过滤器的三个出水口中产生三种不同水质的水,可以根据用户对水质不同的需求调整水流流出的出水口,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还包括:臭氧过滤件,所述臭氧过滤件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通,所述臭氧过滤件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所述主机选择性地与所述臭氧过滤件相连通。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还包括:水力发电机和第一电路板,所述水力发电机与所述臭氧过滤件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所述主机选择性地与所述水力发电机相连通,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水力发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还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电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水力发电机和所述臭氧发生器邻近所述主机的一侧。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机具有第一切换口和第二切换口,所述第一切换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切换口与所述水力发电机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所述主机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切换口和所述第二切换口中的
一个相连通。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力发电机与所述第二切换口相连通的进口低于所述水力发电机与所述臭氧过滤件相连通的出口。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臭氧过滤件内设置有气路通道和水路通道,所述气路通道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通,所述水路通道与所述水力发电机的出口相连通,以及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气路通道和所述水路通道之间设置有出气孔,以使臭氧进入所述水路通道。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路通道和所述水路通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出气孔为多个且分布在所述隔板上。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臭氧过滤件包括:过滤壳和过滤盖,所述过滤壳内形成有所述气路通道和所述水路通道,所述过滤盖设置在所述过滤壳的敞开侧且与所述气路通道相连通,所述过滤盖的一部分构成所述隔板且所述隔板在对应所述水路通道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气孔。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水路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水路通道与所述水力发电机相连通的进口位于所述水路通道的一端,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水路通道的另一端,所述水路通道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连通的出口邻近所述水路通道的中部设置。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路通道内设置有允许臭氧向所述水路通道流动的单向阀。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单向阀包括:密封塞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密封塞和所述气路通道的端部之间,以提供给所述密封塞密封所述气路通道的弹性力。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路通道朝向所述密封塞的一端设置有对接头,所述密封塞朝向所述对接头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锥形面,所述锥形面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对接头内。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空气进口相连通,所述气泵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泵的进口处设置有空气过滤件。
[002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水力发电机、所述臭氧过滤件和所述气泵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邻近所述气泵的进口处设置有通风孔。
[002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安装壳和安装盖,所述安装盖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上且所述通风孔开设在所述安装盖上,所述通风孔还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对应,以带走所述臭氧发生器的热量。
[002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气泵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臭氧发生器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在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002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壳体的长度延伸上,所述水力发电机邻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过滤件和所述气泵在所述壳体位于所述水力发电机的同一侧且所述臭氧过滤件和所述气泵对应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外周一侧。
[002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外罩和臭氧发生件,所述外罩上设置有空气进口和臭氧出口,所述臭氧发生件设置于所述外罩内。
[002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罩包括:罩体和端盖,所述罩体的两端敞开设置,所述臭氧发生件设置于所述罩体内,所述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罩体的端部,两端的所述端盖中的一个设置有所述空气进口且另一个设置有所述臭氧出口。
[002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机包括:机壳和切换装置,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切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所述切换装置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中的一个相连通。
[002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手动操纵件和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处于常通状态的进水通道,所述机壳具有第一切换口和第二切换口,所述旋转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以使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切换口和所述第二切换口中的任意一个连通,所述第一切换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切换口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相连通。
[002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旋转件和所述机壳之间形成有密封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且包括用于过滤的滤芯,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对应有第二出水口;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且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过滤用臭氧的臭氧发生器且对应有第三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所述主机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中的一个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还包括:臭氧过滤件,所述臭氧过滤件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通,所述臭氧过滤件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所述主机选择性地与所述臭氧过滤件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还包括:水力发电机和第一电路板,所述水力发电机与所述臭氧过滤件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所述主机选择性地与所述水力发电机相连通,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水力发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还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水力发电机和所述臭氧发生器邻近所述主机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具有第一切换口和第二切换口,所述第一切换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切换口与所述水力发电机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所述主机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切换口和所述第二切换口中的一个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发电机与所述第二切换口相连通的进口低于所述水力发电机与所述臭氧过滤件相连通的出口。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过滤件内设置有气路通道和水路通道,所述气路通道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通,所述水路通道与所述水力发电机的出口相连通,以及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气路通道和所述水路通道之间设置有出气孔,以使臭氧进入所述水路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通道和所述水路通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出气孔为多个且分布在所述隔板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过滤件包括:过滤壳和过滤盖,所述过滤壳内形成有所述气路通道和所述水路通道,所述过滤盖设置在所述过滤壳的敞开侧且与所述气路通道相连通,所述过滤盖的一部分构成所述隔板且所述隔板在对应所述水路通道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气孔。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路通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水路通道与所述水力发电机相连通的进口位于所述水路通道的一端,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水路通道的另一端,所述水路通道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连通的出口邻近所述水路通道的中部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通道内设置有允许臭氧向所述水路通道流动的单向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密封塞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密封塞和所述气路通道的端部之间,以提供给所述密封塞密封所述气路通道的弹性力。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通道朝向所述密封塞的一端设置有对接头,所述密封塞朝向所述对接头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锥形面,所述锥形面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对接头内。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空气进口相连通,所述气泵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的进口处设置有空气过滤件。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水力发电机、所述臭氧过滤件和所述气泵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邻近所述气泵的进口处设置有通风孔。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安装壳和安装盖,所述安装盖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上且所述通风孔开设在所述安装盖上,所述通风孔还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对应,以带走所述臭氧发生器的热量。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水龙头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气泵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臭氧发生器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臭氧发生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小春李峰何坤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