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油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614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油泥处理系统,包括洗涤罐和分离箱;洗涤罐的顶部设有进口,底部设有出口,内设有转杆,转杆上安装有螺旋搅拌带;洗涤罐内设有喷管,喷管上设有延伸至洗涤罐外的供水管,喷管上还设有多个喷头;出口处设有延伸至分离箱的污泥管,污泥管上设有第一污泥泵,污泥管上位于第一污泥泵的后方开设有加药口;分离箱的顶部设有刮油机构,分离箱的侧壁设有出油口,分离箱的外部设有油槽,分离箱的底部斜向下倾斜至泥槽,泥槽的底部设有管道,管道上设有第二污泥泵,管道的末端分支出延伸至泥箱的第一支管以及延伸至水箱的第二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将污油泥中的泥水油实现分类收集,并且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油泥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污油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油泥主要包括油田井场作业后清理井场产生的油、泥、水混合物,油田、石化行业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以及与之类似的污泥等。污油泥的主要危险特性是其可燃性、渗透性等,如弃置可污染地下水。
[0003]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含油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将成为污油泥处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带有有害物质和含油量较高的污油泥,使用先进的回收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然而现有污油泥处理设备,结构设计较为复杂,操作不够便捷,不易将油泥进行高效分离,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污油泥处理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污油泥处理系统,包括洗涤罐和分离箱;所述洗涤罐的顶部设有进口,洗涤罐的底部设有出口,洗涤罐内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上通过支撑杆安装有螺旋搅拌带,转杆由设置在洗涤罐上方的搅拌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洗涤罐内设有喷管,所述喷管上设有延伸至洗涤罐外的供水管,喷管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进口对应的喷头;所述出口处设有延伸至所述分离箱上方的污泥管,所述污泥管上设有第一污泥泵,污泥管上位于所述第一污泥泵的后方开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口与盛装絮凝剂的药液箱的出液口顺接;所述分离箱的顶部设有刮油机构,分离箱的侧壁设有出油口,分离箱的外部设有与所述出油口对应的油槽,分离箱的底部斜向下倾斜至位于分离箱底部一端的泥槽,所述泥槽处设有密度传感器,泥槽的底部设有向分离箱外延伸的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第二污泥泵,管道的末端分支出延伸至泥箱的第一支管以及延伸至水箱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内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支管内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污泥泵、第二污泥泵、搅拌电机、密度传感器、伺服电机、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均电性连接至设置在洗涤罐外的控制器。
[0006]基于上述,所述刮油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离箱上的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转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支腿及底座安装在分离箱的顶部,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螺杆上螺接有滑块,转动架还设有贯穿所述滑块的导杆,滑块的底部设有刮板。
[0007]基于上述,所述刮板铰接安装在所述滑块的底部,刮板能够向出油口方向自由摆动,刮板向远离出油口方向摆动时与滑块的底部抵接并处于竖直位置。
[0008]基于上述,所述分离箱内还设有斜管填料。
[0009]基于上述,所述分离箱内还设有刮泥机,所述刮泥机由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减速电机驱动。
[0010]基于上述,所述污泥管上还设有混流筒,所述混流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多个扰流叶片组,每个所述扰流叶片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多个导流叶片,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叶片之间形成导流方向一致的导流口。
[0011]基于上述,相邻的两个所述扰流叶片组的导流口的导流方向相反。
[0012]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技术中,洗涤罐的结构设计可对污油泥进行充分洗涤、搅拌,便于污油泥后续加药处理以及沉淀分层。
[0014]2、本技术中,刮油机构的结构设计可将分离箱内处于上层位置的油不断向外推出,刮板与滑块的铰接结构使得刮板在往回移动时避免油层对其产生较大的阻力,起到节省电能的效果,同时避免对分离箱内的油层产生较大的扰动。
[0015]3、本技术中,通过在泥槽内设置密度传感器,可对泥槽内的泥或者水进行判别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进而控制器打开第一电磁阀或者第二电磁阀将泥或者水排出。
[0016]4、本技术中,混流筒的结构设计使得洗涤后的污油泥与絮凝剂混合更加均匀,提高对污油泥的沉淀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混流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刮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洗涤罐;2.进口;3.喷管;4.喷头;5.供水管;6.转杆;7.螺旋搅拌带;8.支撑杆;9.搅拌电机;10.出口;11.第一污泥泵;12.污泥管;15.控制器;16.加药口;17.药液箱;18.混流筒;180.筒体;181.扰流叶片组;182.导流叶片;183.导流口;19.分离箱;20.出油口;21.油槽;22.刮油机构;220.转动架;221.螺杆;222.导杆;223.伺服电机;224.底座;225.支腿;226.滑块;227.刮板;23.泥槽;24.密度传感器;25.第二污泥泵;26.管道;27.泥箱;28.水箱;29.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刮泥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0022]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油泥处理系统,包括用来对污油泥进行洗涤搅拌的洗涤罐1和使得污油泥中泥、水、油快速分层的分离箱19。
[0023]洗涤罐1的顶部设有进口2,洗涤罐1的底部设有出口10,洗涤罐1内设有转杆6,所述转杆6上通过支撑杆8安装有螺旋搅拌带7,转杆6由设置在洗涤罐1上方的搅拌电机9驱动其转动;所述洗涤罐1内设有喷管3,所述喷管3上设有延伸至洗涤罐1外的供水管5,喷管3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进口2对应的喷头4;所述出口10处设有延伸至所述分离箱19上方的污泥管12,所述污泥管12上设有第一污泥泵,污泥管12上位于所述第一污泥泵的后方开设有加药口16,所述加药口16与盛装絮凝剂的药液箱17的出液口顺接。
[0024]分离箱19的顶部设有刮油机构22,分离箱19的侧壁设有出油口20,分离箱19的外部设有与所述出油口20对应的油槽21,分离箱19的底部斜向下倾斜至位于分离箱19底部一端的泥槽23,所述泥槽23处设有密度传感器24,泥槽23的底部设有向分离箱19外延伸的管道26,所述管道26上设有第二污泥泵25,管道26的末端分支出延伸至泥箱27的第一支管以及延伸至水箱28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内设有第一电磁阀29,所述第二支管内设有第二电磁阀30;所述第一污泥泵11、第二污泥泵25、搅拌电机9、密度传感器24、伺服电机223、第一电磁阀29以及第二电磁阀30均电性连接至设置在洗涤罐1外的控制器15。
[0025]所述刮油机构22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离箱19上的转动架220,所述转动架220上转动设有螺杆221,所述螺杆221由伺服电机223驱动,所述伺服电机223通过支腿225及底座224安装在分离箱19的顶部,伺服电机223与所述控制器15电性连接,螺杆221上螺接有滑块226,转动架220还设有贯穿所述滑块226的导杆222,滑块226的底部设有刮板227。
[002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刮板227铰接安装在所述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油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洗涤罐(1)和分离箱(19);所述洗涤罐(1)的顶部设有进口(2),洗涤罐(1)的底部设有出口(10),洗涤罐(1)内设有转杆(6),所述转杆(6)上通过支撑杆(8)安装有螺旋搅拌带(7),转杆(6)由设置在洗涤罐(1)上方的搅拌电机(9)驱动其转动;所述洗涤罐(1)内设有喷管(3),所述喷管(3)上设有延伸至洗涤罐(1)外的供水管(5),喷管(3)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进口(2)对应的喷头(4);所述出口(10)处设有延伸至所述分离箱(19)上方的污泥管(12),所述污泥管(12)上设有第一污泥泵(11),污泥管(12)上位于所述第一污泥泵(11)的后方开设有加药口(16),所述加药口(16)与盛装絮凝剂的药液箱(17)的出液口顺接;所述分离箱(19)的顶部设有刮油机构(22),分离箱(19)的侧壁设有出油口(20),分离箱(19)的外部设有与所述出油口(20)对应的油槽(21),分离箱(19)的底部斜向下倾斜至位于分离箱(19)底部一端的泥槽(23),所述泥槽(23)处设有密度传感器(24),泥槽(23)的底部设有向分离箱(19)外延伸的管道(26),所述管道(26)上设有第二污泥泵(25),管道(26)的末端分支出延伸至泥箱(27)的第一支管以及延伸至水箱(28)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内设有第一电磁阀(29),所述第二支管内设有第二电磁阀(30);所述第一污泥泵(11)、第二污泥泵(25)、搅拌电机(9)、密度传感器(24)、伺服电机(223)、第一电磁阀(29)以及第二电磁阀(30)均电性连接至设置在洗涤罐(1)外的控制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才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科润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