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599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包括外壳、储油舱和设备舱;外壳上设置有与储油舱连通、与外接待充油设备连接的充油阀,以及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阀;设备舱内设置有控制板、真空泵和换向阀,真空泵与储油舱连通,换向阀连接于真空泵与储油舱之间,换向阀具有连通储油舱和真空泵的抽真空位、连通储油舱和通气阀的充油位。上述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通过设置换向阀,真空泵可直接通过储油舱对外接待充油设备进行抽真空操作,换向阀切换后可进行充油操作,其结构简单,可将真空泵、换向阀、控制板等集成在外壳内部,携带方便;抽真空操作降低了充油过程中残留的气泡,提高充油量和充油效率,为深海仪器设备水下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保障。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油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国际上通常把深度大于1000 米的海域称为深海。不同于海洋其他领域,深海领域的研究门槛较高,严重依赖于深海工程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已利用装备优势率先开展了大量深海科考工作,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现。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深海观测、救助打捞、水下工程维修、海洋石油开发及深海硫化物、锰结核及富钴结壳探测等领域的迫切需要,开发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深海装备。深海仪器设备能够在深海环境下工作需要承受海水的压力,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耐压舱直接承受海水的压力对内部仪器设备进行保护,另一种是通过设备内部充油平衡外界海水的压力,将设备内的电子元件和结构件直接侵入补偿油中,使电子元件和结构件在油液环境下工作。通过补偿油平衡外界海水压力的设备需要进行充油操作,如果直接将油液倒入设备空腔中,往往会有大量的气泡留在设备内部,到深海高压环境向后气泡压缩变小会造成补偿油量不够,造成外部海水进入设备内部,带来安全隐患,如果直接在真空环境下完成充油操作,设备比较大,操作复杂,因此亟需一种便携式的抽真空充油设备,方便海水充油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高效的抽真空充油装置,降低充油过程中残留的气泡,同时提高充油量和充油效率,降低充油不充分带来的安全隐患,为深海仪器设备水下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储油舱和设备舱;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储油舱连通、用于连接外接待充油设备的充油阀,以及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阀;所述设备舱内设置有控制板、真空泵和换向阀,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储油舱连通,所述换向阀连接于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储油舱之间,所述换向阀具有连通所述储油舱和真空泵的抽真空位、连通所述储油舱和通气阀的充油位。
[0005]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为三位三通阀,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进口P、第二进口T和出口A;所述第一进口P连通所述真空泵的出口,所述第二进口T连通所述通气阀,所述出口A连通所述储油舱;所述换向阀位于抽真空位时,所述第一进口P与所述出口A连通;所述换向阀位于充油位时,所述第二进口T与所述出口A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舱内还设置有电磁阀阀块,所述电磁阀阀块具有第一进口M、第二进口N和出口L;所述第一进口M连通所述真空泵的出口和第一进口P,所述第二进口N连通所述通气阀和第二进口T,所述出口L连通所述储油舱和出口A。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将外壳的内腔分隔为所述储油舱和设备舱;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电磁阀阀块的出口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通气阀与所述设备舱连通,所述换向阀位于充油位时,所述储油舱与所述设备舱连通。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储油舱内部的压力和真空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储油舱内还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储油舱内油液量。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油舱连通的储油舱截止阀。
[0012]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舱内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换向阀、真空泵和控制板供电。
[0013]进一步地,所述储油舱位于所述设备舱的下侧,所述充油阀设置于所述储油舱的底部。
[0014]进一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上述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通过设置换向阀,真空泵可直接通过储油舱对外接待充油设备进行抽真空操作,换向阀切换后可进行充油操作,其结构简单,可将真空泵、换向阀、控制板等集成在外壳内部,携带方便;通过对储油舱和外接待充油设备进行抽真空操作,降低了充油过程中残留的气泡,同时提高充油量和充油效率,降低充油不充分带来的安全隐患,为深海仪器设备水下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0015]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中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中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中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中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储油舱截止阀;3、储油舱密封螺栓;4、密封盖;5、电磁阀阀块;6、换向阀;7、支撑板螺栓;8、支撑板;9、可充电电池;10、上端盖螺栓;11、上端盖;12、把手螺栓;13、把手;14、通气阀;15、控制板;16、真空泵;17、压力表;18、压力表接头;19、液位显示上接头;20、液位显示管;21、液位显示下接头;22、充油阀;23、抽真空开关;24、充电插头;25、电量正常指示灯;26、缺电指示灯;27、总电源开关;28、程序下载接口;29、循环开关;30、充油开关;31、电源管理模块;32、电压转化模块;33、电路PCB板;34、可编程芯片;35、驱动器;36、第一继电器;37、第二继电器;38、第三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1]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储油舱和设备舱;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储油舱连通、用于连接外接待充油设备的充油阀,以及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阀;所述设备舱内设置有控制板、真空泵和换向阀,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储油舱连通,所述换向阀连接于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储油舱之间,所述换向阀具有连通所述储油舱和真空泵的抽真空位、连通所述储油舱和通气阀的充油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三位三通阀,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进口P、第二进口T和出口A;所述第一进口P连通所述真空泵的出口,所述第二进口T连通所述通气阀,所述出口A连通所述储油舱;所述换向阀位于抽真空位时,所述第一进口P与所述出口A连通;所述换向阀位于充油位时,所述第二进口T与所述出口A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抽真空充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舱内还设置有电磁阀阀块,所述电磁阀阀块具有第一进口M、第二进口N和出口L;所述第一进口M连通所述真空泵的出口和第一进口P,所述第二进口N连通所述通气阀和第二进口T,所述出口L连通所述储油舱和出口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杨磊陈云赛唐嘉陵沈鹏赵晟娅杨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