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机风机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908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调速技术领域,为简化电机调速控制电路,提供了一种室外机风机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处理器及隔离驱动电路,所述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整流桥、第一二极管及电容,所述整流桥与第一二极管间还设有分压电路,所述隔离驱动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三极管、第一电阻、隔离元件及用于连接风机的辅助电路。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外机风机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调速
,具体是一种室外机风机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变频空调外机的电机驱动中主要有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种,直流电机调速具有可靠,寿命长,噪音低,启动和调速特性好,运行稳定等特点,而行业空调室外机交流风机调速常采用多速档(如高速、中速、低速)交流风机,由控制器对风机档位进行切换控制,风机转速受电压及档位限制。
[0003]申请号为CN20182105297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异步电机转速控制器,它进行电机转速控制时所采用的电路结构包括驱动电压控制电路,其包括晶闸管;所述晶闸管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其串联在所述交流电源与所述电机绕组之间,控制所述交流电源与所述电机绕组的通断使所述电机绕组加载驱动电压;电压检测电路,其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连接,检测所述交流电源的瞬时电压;晶闸管状态检测电路,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两端连接,检测所述晶闸管的通断角度;微处理器。具体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限流电阻,电压互感器,其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包括第一端、第二端;所述次级线圈包括第三端、第四端;所述初级线圈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串联后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连接;整流电路,其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端、所述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晶闸管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限流电阻、整流稳压电路、可控开关元件、输出电路;所述可控开关元件包括第五端、第六端、第二控制端;所述整流稳压电路包括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输入端连接,另一端及所述第四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六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路、地连接;所述输出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通时,所述输出电路向所述微处理器输出低电平;当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时,所述输出电路向所述微处理器输出高电平。该专利所采用的电路结构复杂,线束多,造成安装成本高,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简化风机转速控制的电路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外机风机控制电路。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室外机风机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处理器及隔离驱动电路,所述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整流桥、第一二极管及电容,所述整流桥与第一二极管间还设有分压电路,所述隔离驱动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三极管、第一电阻、隔离元件及用于连接风机的辅助电路。
[0007]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元件为隔离双向光耦或固态继电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隔离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及晶闸管,所述第二电阻、隔离双向光耦及晶闸管依次电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为MCU。
[0010]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直接根据交流检测的电压及过零信号调整隔离双向光耦或可控硅的导通情况来解决交流电机的调速控制问题,该方案简单,可靠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风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交流电压采样电路的电路图;
[0013]图3为隔离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0014]图4为隔离驱动电路的另一种电路图;
[0015]图5为电机调速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室外机风机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处理器及隔离驱动电路,所述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整流桥、第一二极管及电容,所述整流桥与第一二极管间还设有分压电路,所述隔离驱动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三极管、第一电阻、隔离元件及用于连接风机的辅助电路。
[001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采用MCU,如图2所示,所述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整流桥VC501、第一二极管VD502及电容C1,所述整流桥VC501与第一二极管 VD502间还设有分压电路,在本实施例中,分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阻R1、R2、R3、R4、 R5,其中R1、R2、R3、R4也可以用一个大电阻替代。
[0019]如图3所示,隔离驱动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三极管Q1、第一电阻R7、隔离双向光耦 D1及辅助电路,隔离双向光耦也可以采用固态继电器替换,辅助电路包括电阻R8、电容C3、电容C2及用于外接风机的插座XS1,其中电阻R8与电容C3组成晶闸管的尖峰吸收电路,电容C2为风机的启动电容,ACL3及ACN3分别为交流输入的火线和零线。
[0020]在实际使用时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将采集到的交流半波电压波形PFC_AD_VAC信号传送给MCU,通过MCU的运算和处理实现过零检测和/或电压检测,然后MCU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控制信号PWM_C,控制信号PWM_C经过三极管Q1、电阻R7、然后通过隔离双向光耦D1直接实现导通角的开通,从而驱动调节风机的转速。
[0021]根据电路运行情况,所述隔离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R555及晶闸管V101,所述第二电阻R555、隔离双向光耦D1及晶闸管V101依次电连接,具体电路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阻及晶闸管起到电路功率放大作用。在实际使用时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将采集到的交流半波电压波形PFC_AD_VAC信号传送给MCU,通过MCU的运算和处理实现过零检测和/或电压检测,然后MCU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控制信号PWM_C,控制信号PWM_C经过三极管Q1、
电阻R7、隔离双向光耦D1、电阻R555进行隔离放大后通过调节晶闸管V101 的导通角来驱动调节风机的转速。电机调速时的具体步骤如图5所示,MCU对晶闸管的导通角的控制可以参照下表:
[0022][0023]采用本技术的电路不需要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检测和反馈,通过MCU内部预设的导通角与有效电压的对应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实现功耗的降低。本技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控制简单,成本低,同时可降低能耗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机风机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处理器及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整流桥、第一二极管及电容,所述整流桥与第一二极管间还设有分压电路,所述隔离驱动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三极管、第一电阻、隔离元件及用于连接风机的辅助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功锦董维刘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