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588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保护装置,该线缆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套筒设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套筒被构造成线缆经第一容置腔穿过;第二套筒设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套筒被构造成线缆经第二容置腔穿过,且第二套筒能够沿对接方向移动至与第一套筒对接连接;第一套筒的侧壁设有凸起部,第二套筒的侧壁设有沿对接方向依次分布的卡接槽和卡接部;在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对接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连通,凸起部卡接于卡接槽,卡接部被构造成阻止凸起部脱离卡接槽,且卡接部被限制向远离第一套筒的侧壁的方向运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工作人员容易误操作将线缆保护装置拆卸开,而触碰线缆保护装置内的线缆,存在较大的触电危险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装配的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气装配中,通常使用线缆护套对线缆进行固定和防护。例如,当多根线缆对接连接时,将线缆连接处置于线缆护套内,可以避免人员和其它设备直接接触到线缆连接处,减少触电危险;当线缆需要布置在车辆上时,可以将线缆护套安装车身上,线缆从线缆护套中穿过,可以对线缆起到限位和保护的作用。线缆护套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气装配中,主要起固定及保护线束的防护作用,具有阻燃、防水、防止线束被外力破坏的功能。
[0003]为了方便装配,线缆护套通常为组装式结构。拆卸线缆护套,需要按照安全规范来进行操作。但是,在巡检或者维修环节,为了便于进行检修,工作人员由于安全意识松懈,有时会出现违规拆卸的情况,而误操作将线缆护套拆卸开。在没有了线缆护套的防护作用后,极易导致工作人员直接触碰导线而发生触电危险,由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保护装置,以解决工作人员容易误操作将护套拆卸开,而触碰护套内的线缆,存在较大的触电危险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线缆保护装置,包括:
[0007]第一套筒,其设有用于容置线缆的第一容置腔,并且所述第一套筒被构造成所述线缆经所述第一容置腔穿过;
[0008]第二套筒,其设有用于容置线缆的第二容置腔,并且所述第二套筒被构造成所述线缆经所述第二容置腔穿过,且所述第二套筒能够沿对接方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套筒对接连接;
[0009]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设有沿所述对接方向依次分布的卡接槽和卡接部;
[0010]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对接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至少部分连通,所述凸起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所述卡接部被构造成阻止所述凸起部脱离所述卡接槽,且所述卡接部被限制向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的方向运动。
[001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筒被构造成沿所述对接方向的反向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外,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
[00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套筒被构造成沿所述对接方向套设至所述第一套筒外,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
[001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设有具备所述卡接槽和所述卡接部的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卡接槽为卡接通槽,所述卡接部为卡接板,所述卡接板沿所述对接方向向外倾斜。
[001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引导凹槽,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引导凹槽沿所述对接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卡接板连接于所述引导凹槽的槽底面。
[001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结构。
[001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中的所述卡接槽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中的所述卡接槽相对设置。
[001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包括凸柱立板,所述凸柱立板能够沿所述卡接板移动至所述卡接槽中,且抵接于所述卡接板的靠近所述卡接槽的端面。
[001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包括凸柱肋板,所述凸柱肋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与所述凸柱立板之间。
[001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设有具备所述卡接槽和所述卡接部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卡接槽为卡接凹槽。
[002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凸块;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第二卡接凸块,所述第一卡接凸块与所述第二卡接凸块沿所述对接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卡接槽设于所述第一卡接凸块与所述第二卡接凸块之间。
[002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设有多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
[002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筒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套筒的端面抵接的抵接板。
[002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线缆管,所述第二套筒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线缆管,所述第一线缆管、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和所述第二线缆管相连通。
[002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保护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内的屏蔽结构,所述屏蔽结构被构造成所述线缆从所述屏蔽结构中穿过。
[002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结构的拼接处设有屏蔽缝隙,所述屏蔽缝隙中设有EMI衬垫(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所述屏蔽缝隙被构造成将所述EMI衬垫的厚度压缩至10%~95%。
[0026]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
[0027]该线缆保护装置中,通过凸起部与卡接槽和卡接部卡接配合,可以阻止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脱开。由于在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对接连接的情况下,卡接部被限制向远离第一套筒的侧壁的方向移动,因而使卡接部的位置保持稳定,不易发生变形或者运动,也就增加了驱使卡接部发生变形或者运动以使卡接部脱离卡接槽的难度,使得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的连接更加稳固,工作人员难以将该线缆保护装置拆卸开,从而不容易因误操作将该线缆保护装置拆卸开,对线缆的保护效果更好,降低了工作人员因误操作将线缆保护装置拆卸开,而触碰线缆保护装置内的线缆,发生触电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30]图2A为图1所示的线缆保护装置中的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B为图2A所示的第一套筒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32]图3A为图1所示的线缆保护装置中的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B为图3A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4A为图1所示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竖向的剖视图;
[0035]图4B为图4A中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5A为图1所示的线缆保护装置的横向的剖视图;
[0037]图5B为图5A中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线缆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7为图6所示的线缆保护装置中的锁止筒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8为图6所示的线缆保护装置中的锁止筒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9为图6所示的线缆保护装置第一状态的右视图;
[0042]图10为图6所示的线缆保护装置第二状态的右视图;
[0043]图11为图3A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4]附图标号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筒,其设有用于容置线缆的第一容置腔,并且所述第一套筒被构造成所述线缆经所述第一容置腔穿过;第二套筒,其设有用于容置线缆的第二容置腔,并且所述第二套筒被构造成所述线缆经所述第二容置腔穿过,且所述第二套筒能够沿对接方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套筒对接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设有沿所述对接方向依次分布的卡接槽和卡接部;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对接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至少部分连通,所述凸起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所述卡接部被构造成阻止所述凸起部脱离所述卡接槽,且所述卡接部被限制向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的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被构造成沿所述对接方向的反向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外,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被构造成沿所述对接方向套设至所述第一套筒外,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设有具备所述卡接槽和所述卡接部的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卡接槽为卡接通槽,所述卡接部为卡接板,所述卡接板沿所述对接方向向外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引导凹槽,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引导凹槽沿所述对接方向依次连接,所述卡接板连接于所述引导凹槽的槽底面。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线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中的所述卡接槽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中的所述卡接槽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刘川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