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84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尤其是电力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线缆限位效果更好的线缆托架。线缆托架,包括托架本体,托架本体由承托环和固定环组成,承托环呈圆环状,固定环呈半环状,固定环的一端与承托环铰接,固定环的另一端位于承托环的上表面上,承托环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腿,固定环的内环与承托环之间为线缆固定位。固定环的内环与承托环之间为线缆固定位。固定环的内环与承托环之间为线缆固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托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尤其是电力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现场,大量临时施工设备用电需要在现场铺设大量临时线缆,一方面,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且临时铺设的线缆需要经常移动,容易导致直接铺设在地面上的线缆出现磨损、漏电现象;另一方面,线缆的铺设会影响施工人员行走和材料的运输,特别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此外,无论是埋地还是设置线杆进行铺设架空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造成施工成本上升和施工效率下降,且线缆埋地或者通过线杆架空存在移动不便,而施工现场的施工用电设备需要经常性的移动,导致供电不便,影响施工进度。
[0003]现有的施工现场电缆托架多为电缆槽或电缆杆,对电缆只起到承托的作用,不能对电缆沿电缆直径各个方向的位移进行有效的限位,在对电缆进行拖拉时电缆容易从电缆托架上脱离,或造成电缆托架翻倒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线缆限位效果更好的线缆托架。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线缆托架,包括托架本体,托架本体由承托环和固定环组成,承托环呈圆环状,固定环呈半环状,固定环的一端与承托环铰接,固定环的另一端位于承托环的上表面上,承托环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腿,固定环的内环与承托环之间为线缆固定位。
[0006]进一步的是,还包括两个锁定环,两个锁定环分别固定在固定环的另一端和承托环8的外环面上,两个锁定环的轴线重合。
[0007]进一步的是,在承托环的内环中设有横杆和轴承,横杆与承托环的内环面固定连接,横杆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是,轴承为塑料轴承。
[0009]进一步的是,支腿的另一端设有固定孔。
[0010]进一步的是,在支腿和/或承托环上设有反光部。
[0011]进一步的是,在固定环的内环上设有柔性材料。
[0012]进一步的是,柔性材料为橡胶。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电缆槽或电缆杆相比,本技术包括托架本体,托架本体由承托环和固定环组成,承托环呈圆环状,固定环呈半环状,固定环的一端与承托环铰接,固定环的另一端位于承托环的上表面上,承托环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腿,承托环的内环可以使得线缆上的泥水从中掉落,承托环对线缆起到承托的作用,使得线缆被架空,不占用场地的地面空间,避免线缆影响施工人员行走,同时也避免线缆在地面上被碾压而破损、漏电等情况,固定环与承托环之间形成线缆限位孔,能够限制线缆沿线缆直径方向的位移,在拖拉线缆时线缆不会从承托环上脱落,也避免拖拉线缆时线缆晃动幅度
大而使得承托环翻倒,本技术对线缆的限位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固定环1、锁定环2、支腿3、固定孔4、轴承5、铰链6、横杆7、承托环8、反光部9。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线缆托架,包括托架本体,托架本体由承托环8和固定环1组成,承托环8和固定环1为钢质或高强度绝缘材质,优选的是采用高强度绝缘材质制作,承托环8呈圆环状,固定环1呈半环状,固定环1的一端与承托环8铰接,固定环1的另一端位于承托环8的上表面上,固定环1可以环绕铰链6的转轴旋转,固定环1打开时可以将线缆放入承托环8,固定环1关闭时,将线缆限位在承托环8上,承托环8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腿3,支腿3至少有1个,优选的是采用3个支腿3,形成三角形支架,更稳定也更省材料,固定环1的内环与承托环8之间为线缆固定位,线缆穿过线缆固定位。
[0018]为了使得固定环1关闭后不能被轻易打开,使得对线缆的限位更可靠,本技术还包括两个锁定环2,两个锁定环2分别固定在固定环1的另一端和承托环8的外环面上,两个锁定环2的轴线重合,当固定环1关闭时,可以通过锁具将固定环1与承托环8连接起来,使得固定环1与承托环8形成一个整体,在拖拉线缆时,固定环8不易被线缆冲击而打开,使得线缆的限位更可靠。
[0019]当线缆位于固定环1和承托环8之间时,为了在拖拉线缆时更省力,在承托环8的内环中设有横杆7和轴承5,轴承为金属轴承或绝缘材质轴承,横杆7与承托环8的内环面固定连接,横杆7与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轴承5可以有多个,在线缆拖动时,轴承5的外圈转动,将线缆与承托环8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与轴承5外圈之间的滚动摩擦,拖拉线缆时更省力。
[0020]当托架本体为金属材质时,为了使得轴承5不向托架本体导电,轴承5为塑料轴承。
[0021]为了使得本技术在地面上能够更稳定地固定,支腿3的另一端设有固定孔4,可以将销钉或钢钎穿过固定孔4钉入地面,使得支腿3不能相对地面运动。
[0022]当在隧道等较黑暗的环境中使用本技术时,为了起到警示作用,防止人员或设备误碰本装置,也为了便于识别,在支腿3和/或承托环8上设有反光部9,反光部9由反光材料制成,当有光照到反光部9时,反光部9会反射醒目的光而提醒相关人员,起到警示和识别的作用。
[0023]为了避免在拖动线缆时固定环1的内环面与线缆摩擦,进而使得线缆的外皮破损,在固定环1的内环上设有柔性材料,柔性材料为海绵、橡胶、泡沫等。
[0024]为了减轻柔性材料自身的磨损,柔性材料为橡胶,相比海绵和泡沫,橡胶的硬度更高一些,耐磨性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线缆托架,包括托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托架本体由承托环(8)和固定环(1)组成,承托环(8)呈圆环状,固定环(1)呈半环状,固定环(1)的一端与承托环(8)铰接,固定环(1)的另一端位于承托环(8)的上表面上,承托环(8)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腿(3),固定环(1)的内环与承托环(8)之间为线缆固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锁定环(2),两个锁定环(2)分别固定在固定环(1)的另一端和承托环(8)的外环面上,两个锁定环(2)的轴线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托架,其特征在于:在承托环(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怀刚王康姚明鑫宋亚忠彭文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