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体型AUV变形稳定环增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577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回转体型AUV变形稳定环增稳装置,属于流体力学、水下航行器操纵性及稳定性领域;包括变形增稳环机构与后置稳定环连接件;所述变形增稳环机构为能够沿轴向伸缩的圆环机构;所示后置稳定环连接件为条形片状结构,四个后置稳定环连接件沿周向均布,一端分别固定于AUV十字形鳍舵的四个鳍板外缘,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变形增稳环机构内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增加航行器沾湿面积提高了航行器在微速状态的控制力和控制力矩,通过稳定环变形增加了稳定环的轴向长度和稳定环片的展示面积。另一方面可对流经十字舵的水流进行整流,降低来流对航行器尾流的影响,对水下航行器尾流起到了束流作用有效降低了尾流对航行器稳定的影响。定的影响。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体型AUV变形稳定环增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力学、水下航行器操纵性及稳定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体型AUV变形稳定环增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回转型水下航行体决定其运动性能的稳定面和操纵面,通常布置在尾部。就航行体的横倾运动来说,尾翼既可产生控制力矩和恢复力矩,也可产生干扰力矩。由于环境探测、信息收集及精准操纵类任务需求的出现,对AUV是水下航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当水下航行器进行水下回收工作时,要求AUV具有微速航行稳定性,使AUV在低速对接过程中保持良好姿态以完成对接任务。现有航行器稳定性很难保障航行器在微速甚至零速作业运动。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9106949094的一种使用自带水平舵减小AUV横摇和纵摇的方法,对AUV遭受海浪干扰产生横摇和纵摇运动时的水平舵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对水平舵的在干扰下的受力分析,明确水平舵在横摇和纵摇周期内应采取的运动方式,并基于水平舵的升力模型,横摇和纵摇运动下的扶正力矩,对AUV进行横摇和纵摇控制。该项技术方案从控制模型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体型AUV变形稳定环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增稳环机构与后置稳定环连接件;所述变形增稳环机构为能够沿轴向伸缩的圆环机构;所示后置稳定环连接件为条形片状结构,四个后置稳定环连接件沿周向均布,一端分别固定于AUV十字形鳍舵的四个鳍板外缘,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变形增稳环机构内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回转体型AUV变形稳定环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增稳环机构包括后置稳定环、变形稳定环、弹簧、电磁开关和伸缩杆;所述后置稳定环和变形稳定环均是径向截面为U形的双层圆环结构,所述变形稳定环的双层圆环能够同轴插装于后置稳定环的双层圆环之间形成环形腔体,变形稳定环的内、外壁面外表面于后置稳定环的内、外壁面内表面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环形腔体内后置稳定环一侧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安装有电磁开关;多个所述伸缩杆沿周向均布于环形腔体内,一端通过电磁开关固定于后置稳定环内底面上,另一端固定于变形稳定环的内底面上;多个弹簧分别套装于多个伸缩杆上;通过启动电磁开关,使得所述弹簧沿轴向弹出,伸缩杆沿轴向伸长,同时将变形稳定环从后置稳定环内推出,完成变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回转体型AUV变形稳定环增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增稳环机构变形后的轴向长度为变形前的轴向长度的180%;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小于后置稳定环和变形稳定环的双层圆环的轴向长度之和,保证完成变形后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旭潘光宋保维刘鑫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