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四重阀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71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四重阀塔,包括:四组单阀,形成多个阀层,每组单阀包括奇数个阀模块,每个阀层包括两个串联为一体的阀模块,相邻阀层间通过连接母排串联;中间层,中间层上下两侧的阀层数相等,中间层的一端设置有中性直流出线接口,中间层内设置有中间转接母排,中间转接母排的一端分别与相邻阀层相连,另一端与中性直流出线接口相连;底屏蔽罩,设置于最底层阀层的底部,底屏蔽罩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直流出线接口,第一直流出线接口与上侧阀层相连;顶屏蔽罩,设置于最顶层阀层的顶部,顶屏蔽罩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直流出线接口,第二直流出线接口与下侧阀层相连。本申请能够简化阀塔内部线路,方便对阀塔进行检修。方便对阀塔进行检修。方便对阀塔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四重阀塔


[0001]本申请涉及换流阀阀塔的
,尤其涉及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四重阀塔。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于晶闸管的换流阀阀塔一般采用二重阀塔或四重阀塔,也就是说每个阀塔由两个或四个单阀组成。根据直流电压等级的不同,单阀一般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晶闸管串联组成,而单阀又包括多个阀模块,每个阀模块由十几个晶闸管串联而成,然后将两个阀模块以U型结构串联组成一个阀层,最后将多个阀模块以螺旋上升的结构形式串联组成阀塔。
[0003]根据换流站阀厅内设备布置的需要,换流阀阀塔的交流进线和直流出线需要布置在阀塔的同侧,当单阀内阀模块个数为偶数时(每个单阀层数为整数),很容易将阀塔的交流进线和直流出线布置在阀塔同侧。但是当单阀内阀模块个数为奇数时(每个单阀的层数存在半层),此时阀塔的交流进线和直流出线将难以布置在阀塔同侧。
[0004]对于二重阀塔来讲,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用将在阀塔顶部屏蔽罩和底部屏蔽罩设置转接母线的形式,将阀塔的交流进线和直流出线引至同侧。但是对于四重阀塔来讲,相关技术中采用在阀塔内部穿插母线排的方法,将阀塔交流进线和直流出线引至同侧,但是在阀塔内部穿插母线排不仅会对阀塔内的绝缘净距产生影响,而且会对阀塔内部的检修通道造成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满足单阀阀模块个数为奇数时,阀塔的交流进线和直流出线布置于阀塔同侧的需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四重阀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四重阀塔,包括:
[0007]四组单阀,形成多个阀层,每组所述单阀包括奇数个阀模块,每个所述阀层包括两个串联为一体的阀模块,相邻所述阀层间通过连接母排串联;
[0008]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上下两侧的阀层数相等,所述中间层的一端设置有中性直流出线接口,所述中间层内设置有中间转接母排,所述中间转接母排的一端分别与相邻所述阀层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中性直流出线接口相连;
[0009]底屏蔽罩,设置于最底层阀层的底部,所述底屏蔽罩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直流出线接口,所述第一直流出线接口与上侧所述阀层相连;
[0010]顶屏蔽罩,设置于最顶层阀层的顶部,所述顶屏蔽罩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直流出线接口,所述第二直流出线接口与下侧所述阀层相连;
[0011]其中,所述中间层与顶屏蔽罩之间设置有第一交流进线接口,所述第一交流进线接口与中间层和顶屏蔽层之间的中间阀层相连;所述中间层与底屏蔽罩之间设置有第二交流进线接口,所述第二交流进线接口与中间层和底屏蔽层之间的中间阀层相连;所述第一交流进线接口、第二交流进线接口、第一直流出线接口、第二直流出线接口以及中性直流出
线接口位于阀塔的同侧。
[0012]可选的,所述中间转接母排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中间转接母排的其中一端短接后与所述中性直流出线接口相连,两根所述中间转接母排的另一端分别与上下两侧阀层相连。
[0013]可选的,两根所述中间转接母排平行设置,且分布于所述中间层的不同侧。
[0014]可选的,所述中间转接母排设置有一根,所述中间转接母排的其中一端与所述中性直流出线接口相连接,另一端与上下两侧阀层均相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底屏蔽罩内设置有第一转接母排,所述第一转接母排的一端与上方所述阀层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出线接口相连;
[0016]所述第一转接母排设置于所述底屏蔽罩的中间位置。
[0017]可选的,所述顶屏蔽罩内设置有第二转接母排,所述第二转接母排的一端与下方所述阀层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出线接口相连;
[0018]所述第二转接母排设置于所述顶屏蔽罩的中间位置。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转接母排采用支撑方式或悬吊方式设置于所述底屏蔽罩内。
[0020]可选的,所述第二转接母排采用支撑方式或悬吊方式设置于所述顶屏蔽罩内。
[0021]可选的,所述阀塔为悬吊式或支撑式阀塔。
[0022]可选的,还包括阀避雷器,与四组所述单阀依次并联。
[0023]本申请中,基于晶闸管的换流阀四重阀塔,单阀内阀模块个数为奇数时,在多个阀层的中间位置设置中间层,通过中间转接母排对四重阀的中性直流母线进行转接,在多个阀层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底屏蔽罩和顶屏蔽罩,通过第一转接母排和第二转接母排对四重阀的高压和低压直流母线进行转接,从而将四重阀塔的两个交流进线口和三个直流进线口布置于阀塔的同侧。
[0024]通过设置中间层,无需在阀塔空间内穿插转接母线,因此避免了因转接母线引入导致阀塔内绝缘净距减小的问题,而且由于简化了阀塔内部线路,对阀塔内部进行检修也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单个阀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中间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中间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1中底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图1中顶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阀层;11、阀模块;12、连接母排;2、中间层;21、中性直流出线接口;22、中间转接母排;3、底屏蔽罩;31、第一直流出线接口;32、第一转接母排;4、顶屏蔽罩;41、第二
直流出线接口;42、第二转接母排;51、第一交流进线接口;52、第二交流进线接口;6、阀避雷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4]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对基于晶闸管的换流阀阀塔的接线进行简单介绍。本申请是针对单阀中阀模块为奇数的情况,首先阀塔的交流进线和直流出线应设置在阀塔的同一侧,那么对于二重阀塔来讲,需要一个交流进线接口和两个直流出线接口,那么在阀塔上下的两个屏蔽罩内分别布设转接母排,即可将三个接口设置在同一侧。而对于四重阀塔来讲,需要两个交流进线接口和三个直流出线接口,那么显然仅通过屏蔽罩无法达到上述要求,而通过采用在阀塔的内部穿插转接母线的形式,虽然满足上述条件,但是转接母线的错综排列会对阀塔内部的绝缘净距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影响阀塔内部的检修工作。
[0035]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四重阀塔,由四组单阀组成。其中,每个单阀包括M个阀模块11,M为奇数,两个阀模块11组成一个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换流阀四重阀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单阀,形成多个阀层,每组所述单阀包括奇数个阀模块,每个所述阀层包括两个串联为一体的阀模块,相邻所述阀层间通过连接母排串联;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上下两侧的阀层数相等,所述中间层的一端设置有中性直流出线接口,所述中间层内设置有中间转接母排,所述中间转接母排的一端分别与相邻所述阀层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中性直流出线接口相连;底屏蔽罩,设置于最底层阀层的底部,所述底屏蔽罩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直流出线接口,所述第一直流出线接口与上侧所述阀层相连;顶屏蔽罩,设置于最顶层阀层的顶部,所述顶屏蔽罩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直流出线接口,所述第二直流出线接口与下侧所述阀层相连;其中,所述中间层与顶屏蔽罩之间设置有第一交流进线接口,所述第一交流进线接口与中间层和顶屏蔽层之间的中间阀层相连;所述中间层与底屏蔽罩之间设置有第二交流进线接口,所述第二交流进线接口与中间层和底屏蔽层之间的中间阀层相连;所述第一交流进线接口、第二交流进线接口、第一直流出线接口、第二直流出线接口以及中性直流出线接口位于阀塔的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换流阀四重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接母排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中间转接母排的其中一端短接后与所述中性直流出线接口相连,两根所述中间转接母排的另一端分别与上下两侧阀层相连。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懿功黄华张翔陈赤汉方太勋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