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30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防伪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于原纸层上刷涂油墨形成色墨层,作为变色效果的底色;S2:于色墨层上覆盖一层转移膜形成光变色层,再于光变色层上印刷防伪标识形成图文层,制得具有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或者于色墨层上印刷防伪标识形成图文层,并于图文层上覆盖一层转移膜形成光变色层,制得具有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色墨层、图文层的颜色,与光变色层复配达到特定色域颜色的光角度变幻,所制得的封签纸不仅外观靓丽、并具有防伪的特点,且成本低。且成本低。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伪包装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烟用封签纸作为卷烟产品包装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卷烟软包和软包硬化包装的封口。目前,烟用镭射激光封签纸在卷烟包装上得到广泛运用,其美观性得到相关的市场认可。主要的实现方法是在镭射激光纸张表面进行多色印刷,需要呈现镭射激光效果的部分,选用透明的色墨,不需要镭射激光效果的部分,使用遮光性较强的油墨,其产品外观较美观,由于镭射激光纸容易仿制,导致其防伪性能较低。
[0003]为增强其防伪效果,市场上通常采用在镭射激光纸张表面利用光角度变色油墨或液晶油墨进行多色印刷,然而光角度变色油墨或液晶油墨成本高;或者采用在薄膜表面蒸镀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单一性,不利于防伪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防伪封签纸生产成本高,不便于推广应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且防伪性能高的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于原纸层上刷涂油墨形成色墨层,作为变色效果的底色;S2:于色墨层上覆盖一层转移膜形成光变色层;随后,于光变色层上印刷防伪标识形成图文层,制得具有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或者,于色墨层上印刷防伪标识形成图文层,再于图文层上覆盖一层转移膜形成光变色层,制得具有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预先在原纸层上刷涂一层色墨层,并于色墨层或图文层上覆盖一层光变色层,色墨层作为光变色层的底色,并与光变色层、图文层协同达到光变色的效果;并通过调整色墨层、图文层的颜色以及颜色的强弱,达到不同的光角度变色效果,使得防伪标识随着光角度的变化呈现不同颜色变幻效果,达到防伪的目的。
[0007]进一步地,步骤S1中油墨为溶剂型油墨或水性油墨。
[0008]本专利技术以溶剂型油墨或水性油墨印刷形成的色墨层作为底色,与光变色层结合达到光角度变色效果,与现有技术直接将光变色油墨刷涂于光变色层上形成光角度变色效果相比,本专利技术所用油墨较光变色油墨价格低廉,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9]进一步地,步骤S1中油墨为丙烯酸油墨。
[0010]进一步地,步骤S1中油墨的涂布量为0.5g/m2~5g/m2。
[0011]进一步地,转移膜为镭射冷转移膜。
[0012]进一步地,转移膜的厚度为12μm~22μm。
[0013]进一步地,步骤S2中用于印刷防伪标识的油墨为溶剂型油墨或水性油墨,油墨的涂布量为0.5g/m2~5g/m2。
[0014]进一步地,步骤S2防伪标识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图像包括图形、文字、数字、字母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5]进一步地,原纸层为铜版纸。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得的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该封签纸的结构包括原纸层,以及在原纸层上依次刷涂或覆盖的色墨层、光变色层和图文层;或者在原纸层上依次刷涂或覆盖的色墨层、图文层和光变色层。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色墨层、图文层中油墨的颜色以及颜色的强弱,与中间层或顶层的光变色层复配达到特定色域的光角度变色效果,使得由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防伪封签纸难以被仿制,具有较高的防伪效果。
[001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在产品定制包装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能够用于烟、酒等产品的外包装或者礼品盒,不仅美观且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采用激光压制的光角度变色技术,通过在原纸层表面印刷油墨形成色墨层,与具有光角度变色效果的薄膜进行湿式复合,固化后剥离,于色墨层上形成光变色层,通过调整纸张背景色泽(即色墨层颜色),与光变色层结合达到光角度变色的效果,如产生光角度变色的蓝变绿或蓝变紫的变色效果;将设计的图文信息印刷于光变色层上;所制得的封签纸不仅外观靓丽、并具有防伪的特点,且成本低;无论在色墨层上优先形成光变色层再形成图文层,还是在色墨层上优先形成图文层再形成光变色层,两种方法制得的封签纸的效果是相同的。
[0021]另外,本专利技术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采用变色转移技术,即以普通水性油墨或溶剂型油墨作为底色,与光角度效果的薄膜复配形成指定颜色的光角度变色效果,相比于现有采用变色类油墨达到光角度变色效果的方式,由于变色类油墨的成本高,本专利技术生成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工艺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2]此外,本专利技术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比传统镭射封签纸,色泽更亮丽,防伪效果更强。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2中色墨层(左图)以及光变层(右图)的变色效果图;图3为实施例2中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变色效果图;图4为实施例3中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变色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6]实施例1本申请涉及两种不同的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制备工艺,其区别在于:于色墨层上再形成光变色层和图文层的顺序不同,但两种不同工艺最终制得的封签纸的防伪效果是相同的,本实施例以其中一种工艺对本专利技术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具体制备过程进行详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包括原纸层,以及在原纸层上印刷的色墨层、于色墨层上覆盖的光变色层、于光变层上印刷的图文层。通过色墨层、光变色层、图文层的配合达到特定色域的光角度变幻效果,起到防伪作用。
[0027]本实施例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制备工艺如下:S1:选用规格为30~120g/m2的铜版纸作为原纸层,优选80g/m2的铜版纸,采用印刷工艺,于铜版纸上印刷油墨、烘干形成色墨层,作为变色效果的底色,所用油墨为水性油墨或溶剂型油墨,油墨的涂布量为0.5~5g/m2,油墨烘干温度为80~110℃;优选油墨的涂布量为2~3g/m2,油墨烘干温度为85~90℃。
[0028]S2:采用湿式复合转移工艺,于色墨层上涂布一层水性复合胶,将转移膜粘合于色墨层上,转移膜为镭射冷转移膜,其厚度为12~22μm,转移膜优选为18μm厚的PET镭射冷转移膜,水性复合胶的上胶量为1~2g/m2,将粘合后的转移膜于80~100℃下烘干进行剥离,从而于色墨层上形成一层光变色层。转移膜的烘干温度优选为85~90℃。
[0029]S3:采用印刷工艺,于变色层上印刷防伪标识形成图文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于原纸层上刷涂油墨形成色墨层,作为变色效果的底色;S2:于色墨层上覆盖一层转移膜形成光变色层,再于光变色层上印刷防伪标识形成图文层制得具有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或者,于色墨层上印刷防伪标识形成图文层,再于图文层上覆盖一层转移膜形成光变色层,制得具有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油墨为溶剂型油墨或水性油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油墨的涂布量为0.5g/m2~5g/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膜为镭射冷转移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角度变色防伪封签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毕峰陈慷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花都联华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