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宓子宏专利>正文

光学镜面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518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学成像装置,包括外壳体和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展观物体,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且它们的内表面为具有光轴的一对相向置放的上、下凹面镜,该上凹面镜由一条曲线对该光轴旋转面形成;该下凹面镜对该光轴的旋转面形成,并对该上凹面镜的凹面间隔开,且该下凹面镜的凹面朝向该上凹面镜的凹面;还在该上半壳体上开设一中心孔。而能在该中心孔空间显现实像。(*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镜面的成像装置。其可作为教学演示装置、礼品、贵重物品(例如珠宝)的演示装置和广告演示装置。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们设计了许多光学装置,其利用凹镜、镜子和凸透镜的组合,为了在没有屏幕、没有毛玻璃或类似的揭示器的帮助下在空间产生实像,可是它们大多数被证明是难以实现的。然而,如能实现光学镜面成像装置,却能带来许多好处,例如用来展现珠宝的实像,使观看者能从实像中理会实际珠宝的美感,可手却丝毫也不能碰触到珠宝的本体,这样,可防止它人偷盗。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镜面成像装置,其可形成系列产品,例如教学演示装置、礼品、贵重物品展显装置和广告装置。本技术的实现依据是利用一对凹面镜,它们的凹面相对放置,其中有一块凹面镜上有一光学孔径,与另一块凹面镜组合起来,可以对放在两块镜面之间的物体产生实像,并通过孔径投射出来,像会出现在孔径所在的空间,或许正好在孔径之上,或许可以在孔径之下,实像可以比物体小,也可以比物体大。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的一对凹面镜的截面和从展观物体3发出的光线所形成的实像3′的光路图。图1中的11、21是凹面镜,3是展观物体,用箭头表示展观物体3的取向,光线33、34从展观物体3发出,入射到凹面镜11的反射面,再被凹面镜21反射,最后这些光线会聚在凹面镜11的中心孔12附近成实像3′,像3′与展观物体3呈左右反转,如箭头所示。从上所述,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外壳体和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展观物体,其特点是,该外壳体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且它们的内表面为具有光轴的一对相向置放的上、下凹面镜,该上凹面镜由一条曲线对该光轴旋转面形成;该下凹面镜对该光轴的旋转面形成,并对该上凹面镜的凹面间隔开,且该下凹面镜的凹面朝向该上凹面镜的凹面;还在该上半壳体上开设一中心孔。进一步,该上、下凹面镜之间填满透明体或在该上、下凹面镜之间设一透明隔板。这样可避免展示物的失落,还可在该上、下凹面镜之间设置照明光源。为了更好的展现展观物体使其具有动感,本技术还在该下凹面镜的光轴附近设有可移动或可转动的置物部,该展观物体置放在该置物部上。本技术的优点是(1)可以作为数学演示,结合物理中几何光学的教学,生动演示物体的成像,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2)小型的本装置,经过适当的包装,可以做成礼品或玩具,尤其做成旅游纪念品更佳。(3)大型的本装置加上旋转及灯光附件可作广告演示。(4)本装置可在珠宝等贵重物品商店或科技展览中演示。本技术的附图简单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光路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壳体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下壳体装置展观物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下面,我们将根据图1~图5给出本技术一个较好实施例,以便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功效,使能更好了解本技术而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构成的外壳体1′,以及安置在该外壳体1′内的展观物体3,该上、下壳体1、2的内表面为具有光轴的一对上、下凹面镜11、21,它们相对置放着,它们可由抛光金属、镀银金属如塑料或玻璃那样透明的镀银(或镀铬)材料,或者任何其它高反射面,只要能产生实像就行,该二镜面的曲线的类型可以是抛物线,球面曲线、椭球面曲线以及接近这些类型的曲线的,该上壳体1开设一中心孔12,该二凹面镜11、21相对放置,并在该下凹面镜底部安放展观物体3,本实施例中,该展观物体3为一珠宝,其构成的光路如图1所示,该展观物体3便在该中心孔12的空间上形成一实像3′,这样观看者可在该中心孔12空间上看到该珠宝的顶部、底部和四周缘,虽不接触该展观物体3,却可从该实像3′而能对该展观物体3作出视觉上的考察,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他人偷盗该珠宝,可在该上、下凹面镜11、21所包围的空间内填满透明体(未图示)或在该上、下凹面镜11、21之间固设一透明隔板(例如玻璃板)(未图示)。为了使实像3′具有动感,可如图5所示,在该下凹面镜21的光轴附近安置一可转动的置物部22。这样当其由马达(未图示)传动而带动安放在其上的展观物体3旋转,从而可获得有动感的实像3′。还可在上、下凹面镜11、21包围的空间内设置光源(未图示),这样,本技术更可适合作为广告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光学成像装置,包括外壳体和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展观物体,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且它们的内表面为具有光轴的一对相向置放的上、下凹面镜,该上凹面镜由一条曲线对该光轴旋转面形成;该下凹面镜对该光轴的旋转面形成,并对该上凹面镜的凹面间隔开,且该下凹面镜的凹面朝向该上凹面镜的凹面;还在该上半壳体上开设一中心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上、下凹面镜之间填满透明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上、下凹面镜之间设一透明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上、下凹面镜之间设置照明光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下凹面镜的光轴附近设有可移动或可转动的置物部,该展观物体置放在该置物部上。专利摘要一种光学成像装置,包括外壳体和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展观物体,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且它们的内表面为具有光轴的一对相向置放的上、下凹面镜,该上凹面镜由一条曲线对该光轴旋转面形成;该下凹面镜对该光轴的旋转面形成,并对该上凹面镜的凹面间隔开,且该下凹面镜的凹面朝向该上凹面镜的凹面;还在该上半壳体上开设一中心孔。而能在该中心孔空间显现实像。文档编号G09F19/12GK2360902SQ9822396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宓子宏 申请人:宓子宏, 上海市物理学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成像装置,包括外壳体和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展观物体,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且它们的内表面为具有光轴的一对相向置放的上、下凹面镜,该上凹面镜由一条曲线对该光轴旋转面形成;该下凹面镜对该光轴的旋转面形成,并对该上凹面镜的凹面间隔开,且该下凹面镜的凹面朝向该上凹面镜的凹面;还在该上半壳体上开设一中心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宓子宏
申请(专利权)人:宓子宏上海市物理学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