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圆真空搬运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834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晶圆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晶圆真空搬运机械手,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取片叉、位于第一机械臂下端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法兰盘、机壳,第一机械臂包括第一外壳、下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且上端与第一外壳固定的第一转轴、与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在第一外壳远离第一转轴一端处的第二齿轮、第一皮带、与第一外壳固定的第二转轴,第二机械臂包括与第二齿轮固定的第二外壳、与第二转轴固定的第三齿轮、与取片叉固定的第四齿轮、第二皮带,驱动机构包括基座、支架、驱动支架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支架内且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支架内且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三驱动件。且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三驱动件。且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第三驱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圆真空搬运机械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晶圆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晶圆真空搬运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晶圆是指制作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其原始材料是硅。高纯度的多晶硅溶解后掺入硅晶体晶种,然后慢慢拉出,形成圆柱形的单晶硅。硅晶棒在经过研磨,抛光,切片后,形成硅晶圆片,也就是晶圆。目前国内晶圆生产线以 8英寸和 12 英寸为主。
[0003]晶圆的主要加工方式为片加工和批加工,即同时加工1 片或多片晶圆。随着半导体特征尺寸越来越小,加工及测量设备越来越先进,使得晶圆加工出现了新的数据特点。同时,特征尺寸的减小,使得晶圆加工时,空气中的颗粒数对晶圆加工后质量及可靠性的影响增大,而随着洁净的提高,颗粒数也出现了新的数据特点;故而为了保证晶圆加工后的质量,晶圆加工的环境通常为真空状态。
[0004]目前,公开号为CN211956120,公开日为2020年11月1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曝光机自动上下片装置,包括传送机械手、第一装片卡槽、自动对平边装置与曝光机,传送机械手设置在曝光机前端,第一装片卡槽设置在传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真空搬运机械手,包括第一机械臂(1)、第二机械臂(2)、取片叉(3)、位于第一机械臂(1)下端的驱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驱动机构(4)上端且用于连接外部真空腔体的法兰盘(5)、位于驱动机构(4)外侧的机壳(6),所述第一机械臂(1)包括第一外壳(11)、下端与驱动机构(4)连接且上端与第一外壳(11)固定的第一转轴(12)、与驱动机构(4)连接且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12)周侧的第一齿轮(13)、转动连接在第一外壳(11)远离第一转轴(12)一端处的第二齿轮(14)、设置在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4)之间的第一皮带(15)、与第一外壳(11)固定且位于第二齿轮(14)内部的第二转轴(16),所述第二机械臂(2)包括与第二齿轮(14)固定的第二外壳(21)、转动连接在第二外壳(21)内且与第二转轴(16)固定的第三齿轮(22)、转动连接在第二外壳(21)远离第三齿轮(22)的一端上且与取片叉(3)固定的第四齿轮(23)、设置在第三齿轮(22)和第四齿轮(23)之间的第二皮带(24),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机壳(6)内的基座(41)、设置在基座(41)上且用于连接第一机械臂(1)的支架(42)、设置在基座(41)上用于驱动支架(42)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43)、设置在支架(42)内且用于驱动第一转轴(12)转动的第二驱动件(44)、设置在支架(42)内且用于驱动第一齿轮(13)转动的第三驱动件(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真空搬运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3)包括固定在基座(41)上的第一电机(431)、与第一电机(431)的输出轴连接的驱动丝杆(432)、连接在驱动丝杆(432)上的丝杆螺母(433)、固定在支架(42)上且与丝杆螺母(4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赖高明吴文泉董炯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赛致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