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透气转移印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77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菌透气转移印花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目前纺织品功能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一侧设置有抗菌层,另一侧设置有印花层,所述透气层和抗菌层之间通过若干粘结点相互粘结,所述透气层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抗菌层包括交错编织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由一根氨纶包覆纱和两根欧根纱交替排列而成,所述纬纱包括交替排列的复合抗菌纤维和欧根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透气和抗菌抑菌效果,增加了面料的透光效果,结合面料的印花装饰,使其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使其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使其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透气转移印花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透气转移印花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纺织面料是指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产品称之为纺织面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面料的性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人们对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环保性及保健性都有更高的要求,不断的研发新的织物,利用适当的工艺将不同材料的各种功效添加到日常应用中,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目前常规的面料通常采用简单的纤维编织而成,其结构平实,透气透湿性能不足,纺织品内部易吸附一定的水分,长期容易滋生一定的细菌,影响织物的健康性。
[000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抗菌透气转移印花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和抗菌抑菌效果,并增加了面料的透光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菌透气转移印花面料,包括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一侧设置有抗菌层,另一侧设置有印花层,所述透气层和抗菌层之间通过若干粘结点相互粘结,所述透气层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抗菌层包括交错编织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由一根氨纶包覆纱和两根欧根纱交替排列而成,所述纬纱包括交替排列的复合抗菌纤维和欧根纱。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孔的面积占比为20%

40%。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抗菌纤维包括中间的芯层和包覆在芯层外部的包覆层,所述芯层为纳米银纤维。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覆层包括螺旋缠绕于芯层外的竹炭纤维和石墨烯纤维。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层和抗菌层之间的粘结点为围绕在各个透气孔外周的环状结构。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结点为硅胶粘结点。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通过在透气层上开设透气孔,便于空气和光线透过纺织品,增加面料的透气效果;而抗菌层当中的欧根纱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够与透气层当中的透气孔相互结合,在织物表面形成间隙的透光效果,而且透光性良好的抗菌层还能覆盖透气孔的表面,避免灰尘颗粒直接透过,保证了透气透光的效果下,增加了纺织品的实用效果和适用范围;纳米银纤维和竹炭纤维能够吸附一定的异味和水分,并有效杀灭一定的有害菌,从而增加面料的抗菌健康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抗菌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复合抗菌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抗菌层;2、透气层;3、印花层;4、透气孔;5、粘结点;6、氨纶包覆纱;7、欧根纱;8、复合抗菌纤维;9、芯层;10、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图3所示,一种抗菌透气转移印花面料,包括透气层2、抗菌层1和印花层3,透气层2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抗菌层1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使得面料更加健康,减少细菌滋生。
[0019]透气层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透气孔4,透气孔4采用热压加工或者模切形成,透气孔4的面积占比在20%

40%,较大的占空比使得透气层2具有一定的镂空效果;透气层2的一侧粘结抗菌层1,另一侧转印形成印花层3,透气层2和抗菌层1之间通过若干粘结点5相互粘结。
[0020]粘结点5的位置与透气孔4的位置相互对应,为围绕在各个透气孔4外周的环状结构,能够保证透气孔4附近的面料相对稳定,增加透气孔4附近织物的强度,同时能够维持其他位置相对活动,粘结点5可采用硅胶粘结点5,硅胶粘结点5呈薄片状的结构,能够稳定粘结在两层之间,且向外周位置厚度逐渐变薄,避免过高的隆起影响面料的质感。
[0021]抗菌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错编织而成,经纱由一根氨纶包覆纱6和两根欧根纱7交替排列而成,纬纱包括交替排列的复合抗菌纤维8和欧根纱7;复合抗菌纤维8包括中间的芯层9和包覆在芯层9外部的包覆层10,芯层9为纳米银纤维,包覆层10为螺旋缠绕于芯层9外的竹炭纤维和石墨烯纤维。
[0022]氨纶包覆纱6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能够增加纺织品的弹性性能;欧根纱7具有良好的透光效果,能够增加抗菌层1的整体透光性,并在透气孔4的位置处能够使得光线透过面料,使得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透光和透气效果;而复合抗菌纤维8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其中的纳米银纤维和竹炭纤维能够吸附一定的异味和水分,并有效杀灭一定的有害菌,从而增加面料的抗菌健康性。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透气转移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层(2),所述透气层(2)的一侧设置有抗菌层(1),另一侧设置有印花层(3),所述透气层(2)和抗菌层(1)之间通过若干粘结点(5)相互粘结,所述透气层(2)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4),所述抗菌层(1)包括交错编织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由一根氨纶包覆纱(6)和两根欧根纱(7)交替排列而成,所述纬纱包括交替排列的复合抗菌纤维(8)和欧根纱(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透气转移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4)的面积占比为20%

40%。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水虎吴江法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佑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