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及轨道板脱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448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及轨道板脱模系统,属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流水生产线技术领域。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包括车体、顶升油缸和支撑轮,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轨轮,所述轨轮适于行走在顶升轨道上,多个所述顶升油缸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顶升油缸适于向上升高以将位于脱模工位的轨道板从模具中顶出,多个所述支撑轮设置于所述车体底部,所述支撑轮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轨轮的轴线方向平行,当所述车体行走至所述脱模工位时,多个所述支撑轮分别置于位于地基上的多个支撑结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在保证轨道板脱模精度的情况下,避免了与物流车干涉,减小了顶升油缸的活塞行程。减小了顶升油缸的活塞行程。减小了顶升油缸的活塞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及轨道板脱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流水生产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及轨道板脱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板的制造具有多种形式。现行轨道板预制生产主要采用流水线作业,经过多道工序完成轨道板的生产,其中包含轨道板的脱模工序。轨道板预制生产是以模具为主体,依次通过在模具内腔预置钢筋笼、浇注混凝土、定型养护后形成成型轨道板,最后通过脱模工序实现模具与轨道板的分离,完成轨道板的生产过程。为了保证脱模精度,即在不需要事先脱去模具中的侧模、端模的情况下,现有的脱模方式采用固定式机械顶升脱模装置,即将多个千斤顶的底部埋设在地基中,通过控制多个千斤顶同步顶升,同步顶升精度较高,不需要事先打开轨道板竖直面上的侧模、端模也可顺利进行脱模。但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为避免千斤顶与运输模具的物流车干涉,千斤顶在初始设计时,千斤顶的初始高度(即千斤顶完全收缩时的高度)不得超出地面,因此千斤顶的安装需采用地坑式下沉固定,千斤顶顶升脱模时,其活塞伸出行程需要大于物流车和模具的高度之和才能将轨道板顶出模具,因此脱模时需要千斤顶的活塞行程很大。在轨道板脱模时,为保证轨道板的脱模精度,脱模油缸活塞杆需保持慢速同步顶升,由于其活塞行程很长,导致长距离顶升耗时长、效率低,导致脱模时间难以满足生产节拍要求,或脱模工位成为制约生产线节拍的关键时间。此外,脱模装置采用下沉式设计,千斤顶的行程较大及轨道板的尺寸较大进而导致下沉地基建设工程量较大,此外千斤顶的行程较大,导致油缸的尺寸大及泵站功率高,造成建设成本及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轨道板在工厂流水连续生产,本专利技术主要实现在保证脱模的轨道板无掉皮、掉角、破损及裂纹等质量问题条件下,专利技术一种满足生产线节拍时间,可避免与物流车干涉,保证脱模精度的脱膜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包括车体、顶升油缸和支撑轮,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轨轮,所述轨轮适于行走在顶升轨道上,多个所述顶升油缸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顶升油缸适于向上升高以将位于脱模工位的轨道板从模具中顶出,多个所述支撑轮设置于所述车体底部,所述支撑轮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轨轮的轴线方向平行,当所述车体行走至所述脱模工位时,多个所述支撑轮分别置于位于地基上的多个支撑结构上,所述支撑结构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轮的直径,且所述支撑结构的长度小于在所述车体前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轮之间的距离。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0006]可以通过物流车将养护好的轨道板及模具沿物流轨道运送到脱模工位后,物流车
上的物流顶升油缸回缩,将轨道板及其模具放置在多个定位座上,并由定位座将模具定位固定,之后可将物流车退出,即远离脱模工位,可以是回到上一个工位。在物流车退出脱模工位后,车体在顶升轨道上从停放工位行至脱模工位,之后通过多个顶升油缸同步向上伸出以将轨道板从模具中顶起,实现脱模,最后可人工在轨道板上安装吊耳,操作桁吊将轨道板吊至水养池养护。
[0007]通过将顶升油缸固定于车体上,物流车运输轨道板至脱模工位时,车体可停至远离脱模工位的停放工位处,物流车将模具下放至脱模工位并退出后,车体通过轨轮行至脱模工位,两车交接运行,充分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线流水节拍,避免了脱模工位与物流车的干涉问题,并通过车体与动物流车无缝衔接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运行。同时,顶升油缸不用埋设在地基以下,从而减少了顶升油缸的活塞杆的行程,缩短了脱模时间,方便了顶升油缸的安装,并缩短了生产线节拍时间,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其中,当车体停至脱模工位时,多个支撑轮分别支撑在相应的支撑结构上,保证车体在脱模工位时,间接实现车体与支撑结构的刚性支撑,可通过支撑结构与地基的螺栓连接实现精密贴合,进而实现车体与地基的刚性支撑,同时通过支撑结构间接增大车体与地基的接触面积,避免车体在顶升油缸的反作用力下导致顶升轨道沉降,甚至导致地基沉降,以此保证顶升油缸始终在同一高度上,保证脱模精度,即保证即使不事先脱去模具中的侧模、端模的情况下,在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轮和支撑结构的作用下,避免在顶升油缸的反作用力下导致车体弹性变形,以此保证顶升油缸始终在统一高度,轨道板不会与模具中的侧模、端模发生干涉,进而保证脱模的轨道板无掉皮、掉角、破损及裂纹等质量问题。
[000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支撑轮分别与设置于多个所述顶升油缸在水平方向上邻近的位置,或者,多个所述支撑轮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顶升油缸的正下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为块状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轮的数量为偶数个,且大于或等于四个,在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上,位于前侧的所述支撑轮的底部高度高于位于后侧的所述支撑轮的底部高度,位于前侧的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高度高于位于后侧的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高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平台设置于地基上,所述支撑平台与支撑结构之间适于设置有垫板。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上,所述支撑结构的后端设置有导向面结构,或者,所述支撑结构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所述导向面结构。
[0013]进一步地,移动式自动脱模车还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轨轮驱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移动式自动脱模车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电机安装有编码器,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脱模工位处和停放工位处设置有感应装置,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停放工位或所述脱模工位处的所述感应装置时,所述控制系统发出车辆停车指令,以控制所述车体在所述停放工位或所述脱模工位处停车,所述编码器适于检测所述车体的行走距离。
[0015]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轨道板脱模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动式自动脱模车。
[0016]进一步地,轨道板脱模系统还包括物流轨道、定位座和顶升轨道,多个所述定位座设置于所述物流轨道的两侧,所述定位座适于固定模具,所述顶升轨道与所述物流轨道交
叉设置。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处于脱模工位时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平台和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平台和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处于停放工位的俯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处于脱模工位的俯视图。
[0022]标记说明:
[0023]1‑
物流轨道,2

定位座,3

模具,4

顶升轨道,5

车体,51

顶升油缸,52

支撑轮,53

轨轮,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5)、顶升油缸(51)和支撑轮(52),所述车体(5)的底部设置有轨轮(53),所述轨轮(53)适于行走在顶升轨道(4)上,多个所述顶升油缸(51)设置于所述车体(5)上,所述顶升油缸(51)适于向上升高以将位于脱模工位的轨道板(6)从模具(3)中顶出,多个所述支撑轮(52)设置于所述车体(5)底部,所述支撑轮(52)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轨轮(53)的轴线方向平行,当所述车体(5)行走至所述脱模工位时,多个所述支撑轮(52)分别置于位于地基上的多个支撑结构(71)上,所述支撑结构(7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轮(52)的直径,且所述支撑结构(71)的长度小于在所述车体(5)前进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轮(52)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轮(52)分别与设置于多个所述顶升油缸(51)在水平方向上邻近的位置,或者,多个所述支撑轮(52)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顶升油缸(51)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71)为块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自动脱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52)的数量为偶数个,且大于或等于四个,在所述车体(5)的前进方向上,位于前侧的所述支撑轮(52)的底部高度高于位于后侧的所述支撑轮(52)的底部高度,位于前侧的所述支撑结构(71)的顶部高度高于位于后侧的所述支撑结构(71)的顶部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东兴李文豪赵海刘桂林鞠晏成张准李永洪舒俊陈忱彭新锋何明均马文彬马朝晖蔡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