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48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泡聚丙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聚丙烯6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泡聚丙烯
,具体涉及一种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发泡聚丙烯珠粒(EPP)及其模塑制品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明显的减重效果,已广泛适用于包装缓冲件和汽车零部件的内部衬件。随着EPP应用的拓展,很多填充性的应用场景也逐步使用EPP珠粒,比如懒人沙发、靠枕、坐垫、床垫等内部泡沫填充均可使用EPP珠粒,可以实现对EPS、珍珠绵和海绵等填充泡沫的替代,且效果非常好。因为EPP珠粒的颗粒圆润呈不规则的球体形状,易于填充,且釜压工艺的高闭孔结构适合更好的回弹性应用。另一方面,EPP珠粒是半结晶的空气/聚丙烯复合材料,刚性较好,且珠粒表皮在挤压摩擦滑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吱吱”的噪音,这个缺陷对于填充市场(懒人沙发、靠枕、坐垫、床垫等)的终端使用者的体验感觉极为不好。
[0003]中国专利CN 110832018 A和CN 110621730 A均采用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备了交联的发泡珠粒,虽然有很好的回弹性,适合用于填充场景,但没有强调珠粒的抑制噪音效果;且其发泡工艺的分散体系均添加了交联剂,其废水中的交联剂不易回收,易污染环境。中国专利CN 110709454 A采用聚烯烃树脂、烯烃弹性体、高级脂肪酰胺、丁烯共聚聚乙烯蜡、乙烯基共聚物和吸水性物质共混改性后,经过釜压发泡法,得到了抑制摩擦和异响且光泽性优异的发泡粒子及模内成型体;但是该技术发泡珠粒倍率在2

60P之间,没有强调高倍率超轻状态下发泡珠粒的回弹性体现,因此在超轻状态下其发泡珠粒的回弹性可能有提升空间。
[0004]因此,鉴于EPP珠粒填充物应用,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回弹性、高发泡倍率、抑音效果优异的填充用超轻发泡聚丙烯珠粒,使其适用于各种需要软质泡沫填充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及其应用,通过添加热塑性弹性体改善高发泡倍率发泡珠粒的回弹性,通过同时添加高级脂肪酸、微晶石蜡和聚丙烯蜡,产生有效的协同润滑作用,可以长久的实现抑制发泡珠粒间摩擦噪音的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0008][0009][0010]作为优选,上述聚丙烯为无规共聚聚丙烯。
[0011]作为优选,上述聚丙烯的熔点为130

147℃,熔融指数为6

8g/10min。
[0012]作为优选,上述热塑性弹性体至少包含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的熔融共混聚合物和丙烯

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两个组分,所述熔融共混聚合物与丙烯

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的重量比为1:0.8

1.2。
[0013]作为优选,上述熔融共混聚合物的熔点为130

145℃,熔融指数为1

8g/10min,其三元乙丙橡胶的质量百分比为30

70%,其不溶于热的二甲苯的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为15

50%;
[0014]所述丙烯

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为丙烯

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或丙烯

α烯烃的嵌段共聚物,所述α烯烃在共聚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

20%;
[0015]所述丙烯

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的熔点为115

135℃,熔融指数为3

8g/10min。
[0016]作为优选,上述高级脂肪酸的化学分子结构中,碳原子数为10

24;所述微晶石蜡的熔点为80

90℃;所述聚丙烯蜡的分子量为1500

10000。
[0017]作为优选,上述高级脂肪酸为硬脂酸、油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泡孔成核剂为二氧化硅、硼酸锌、滑石粉、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作为优选,上述泡孔成核剂为二氧化硅,所述泡孔成核剂的粒径为3

6μm。
[0019]作为优选,上述的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0020](1)将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高级脂肪酸、微晶石蜡、聚丙烯蜡和泡孔成核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双螺杆挤出,经过水下切粒设备造粒,制得类似球状或椭球状的微粒,微粒单颗重量2

5mg;
[0021](2)微粒与分散剂(优选高岭土)、表面活性剂(优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分散介质(优选去离子水)一起加入到高压釜,密封后通入CO2,不停搅拌,形成分散体系,即微粒在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单颗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在135

155℃、2.9

4.2MPa的压力下保持5

30min,让发泡剂气体可以浸渍在软化的树脂粒子中,泄压将物料排放到大气压下,得到膨胀的一次发泡珠粒,堆积密度35

43g/L;
[0022](3)一次发泡珠粒经过12

24h的常温养生时间,密封到预压罐中,用空气载压,载压压力0.5

0.8MPa,载压时间12

30h,载压过后的一次发泡珠粒,在常压的流通发泡管道中90

107℃受热膨胀,形成密度更轻的二次发泡珠粒,堆积密度10

15g/L。
[002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的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通过添加热塑性弹性体,有效的提高了物料的熔体强度和弹性,有利于发泡珠粒在高发泡倍率下的闭孔结构以及高的回弹性;通过同时添加高级脂肪酸、微晶石蜡和聚丙烯蜡,起到有效的协同润滑作用,可以长时间有效抑制发泡珠粒摩擦噪音的产生;高级脂肪酸与聚丙烯的相容性相对略差,更容易析
出到发泡珠粒表面,形成短期的润滑效果;微晶石蜡的析出速度略慢,主要形成中长期的润滑效果;聚丙烯蜡分子质量更高且与聚丙烯相容性优异,析出速度更慢,协助发挥长期的润滑作用,抑制发泡珠粒摩擦噪音。
[0025](2)高级脂肪酸、微晶石蜡和聚丙烯蜡各组分的添加量较低,则不容易体现抑制摩擦噪音的效果,其对应添加量较高时,容易导致物料熔体强度降低,易破坏高倍率下发泡珠粒的闭孔结构,导致回弹性差。
[0026](3)热塑性弹性体包含交联橡胶部分的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的熔融共混聚合物和回弹性优异的丙烯

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单纯添加适量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的熔融共混聚合物,可以增加物料熔体强度,但可能对材料弹性帮助不够,如过多加入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的熔融共混聚合物,则导致熔体强度过高,对于高倍率的发泡过程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聚丙烯
ꢀꢀꢀꢀꢀꢀꢀꢀ
68

91.4%热塑性弹性体
ꢀꢀ8‑
22%高级脂肪酸
ꢀꢀꢀꢀ
0.1

2%微晶石蜡
ꢀꢀꢀꢀꢀꢀ
0.1

3%聚丙烯蜡
ꢀꢀꢀꢀꢀꢀ
0.3

4%泡孔成核剂
ꢀꢀꢀꢀ
0.03

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为无规共聚聚丙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的熔点为130

147℃,熔融指数为6

8g/10min。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至少包含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的熔融共混聚合物和丙烯

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两个组分,所述熔融共混聚合物与丙烯

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的质量比为1:0.8

1.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音且高回弹性发泡聚丙烯珠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共混聚合物的熔点为130

145℃,熔融指数为1

8g/10min,其三元乙丙橡胶的质量百分比为30

70%,其不溶于热的二甲苯的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为15

50%;所述丙烯

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为丙烯

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或丙烯

α烯烃的嵌段共聚物,所述α烯烃在共聚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

20%;所述丙烯

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的熔点为115

135℃,熔融指数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业志曾佳蒋璠晖刘缓缓朱民何若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会通轻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