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进步及城市化发展加速,传统的燃油汽车会大量消耗日益短缺的石油资源,同时排放的尾气也会增加空气污染,影响城市环境和人体健康,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3]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能源完全来自于电池,为整车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在于电池、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处于稳定状态运行,这些部件需要热管理系统来保证其处于均衡高效状态。一个安全可靠的热管理系统需要同时满足电池、电机、乘车舱的不同温度需求。目前很多电动汽车使用的热管理系统依赖于各子系统的独立运行或者具有非常复杂的回路设置。独立控制的系统使用效率低,而复杂的系统增加了失控的风险以及高昂的成本。市场上大多数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和汽车空调相对独立,没有实现集中管理,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能够对乘客舱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制冷剂回路、电机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所述空调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1)、车内换热器(7)、车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第一中间换热器(9)和第二中间换热器(10),所述电机换热回路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9)换热连接,所述电池换热回路与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10)换热连接,所述车内换热器(7)和所述车外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增焓管路,所述增焓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压缩机(1)的补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换热回路和所述电池换热回路之间设置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能够切换所述电机换热回路和所述电池换热回路的连通状态,使得所述电机换热回路和所述电池换热回路形成相互独立的循环回路,或者形成串联的循环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三通阀(17)和第二三通阀(25),所述第一三通阀(17)设置在所述电机换热回路上,所述第二三通阀(25)设置在所述电池换热回路上,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池换热回路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三通阀(17)上,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换热回路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三通阀(25)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装置(4)、第二节流装置(11)和第三节流装置(12),所述压缩机(1)、所述车内换热器(7)、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和所述车外换热器(3)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9)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11)与所述车内换热器(7)和所述车外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10)与所述车内换热器(7)并联,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1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节流装置(12)与所述车内换热器(7)和所述车外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9)的第一端并联设置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连接在所述车内换热器(7)和所述车外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之间的管路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剂回路还包括经济器(5),所述增焓管路内的制冷剂能够与所述车内换热器(7)和所述车外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内的制冷剂在所述经济器(5)处进行换热。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焓管路上设置有第四节流装置(6)。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换热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泵(15)、第一膨胀水箱(18)、电机驱动器(20)、主驱电机(21)和电机散热器(23),所述电机换热回路的换热流体流经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9)。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换热回路还包括与所述电机散热器(23)所在管路并联的并联管路,所述电机散热器(23)所在的管路与所述并联管路之间通过第三三通阀(22)与所述电机换热回路的主流路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换热回路包
括第二泵(19)、动力电池(16)和第二膨胀水箱(24),所述第二膨胀水箱(24)的换热流体流经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10)。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剂回路还包括四通阀(2),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阀(2)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车内换热器(7)和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10)连接至所述四通阀(2)的第二接口,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至所述四通阀(2)的第三接口,所述车外换热器(3)连接至所述四通阀(2)的第四接口。12.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3.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根据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对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对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的步骤包括:当热管理系统处于乘客舱制冷模式时,控制电机换热回路和电机换热回路停止运行;对四通阀(2)进行控制,使得制冷剂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依次流经车外换热器(3)、第一节流装置(4)和车内换热器(7);当热管理系统处于乘客舱制热模式时,控制电机换热回路和电机换热回路停止运行;对四通阀(2)进行控制,使得制冷剂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依次流经车内换热器(7)、第一节流装置(4)和车外换热器(3)。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对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的步骤还包括:控制第四节流装置(6)打开,使得制冷剂经增焓管路对压缩机(1)进行补气。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对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的步骤包括:当热管理系统处于电池自循环模式时,控制压缩机(1)制冷回路和电机换热回路停止运行;控制第二泵(19)运行,使得换热流体在电池换热回路内自循环。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对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的步骤包括:当热管理系统处于电池散热模式时,控制压缩机(1)制冷回路停止运行;控制切换机构进行切换,使得电池换热回路和电机换热回路串联,第三三通阀(22)连通主流路和电机散热器(23);控制换热流体经第一泵(15)、第二膨胀水箱(24)、第二泵(19)、动力电池(16)、电机驱动器(20)、主驱电机(21)、电机散热器(23)和第一膨胀水箱(18)。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对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的步骤包括:当热管理系统处于电池制冷模式时,控制电机换热回路停止运行,控制车内换热器(7)停止工作;
控制制冷剂从压缩机(1)排气口依次经车外换热器(3)、第三节流装置(12)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宏斌,李珂,王瑞强,黄冠翔,项建,谭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