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421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7
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不饱和聚酯树脂技术领域,将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新戊二醇按照摩尔比为5:1:2.8~3.2:2.8~3.2,加入反应釜中,在160℃至22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得到缩聚物;将反应得到的缩聚物加入到苯乙烯中,最后在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饱和聚酯树脂
,具体涉及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片状模塑料(SMC)是由树脂糊浸渍纤维或短切纤维毡两边覆盖聚己烯膜制成的一类片状模压料。在片状模塑料的生产过程中,稳定的增稠性能非常重要。现有通用SMC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合成过程中由于酯化反应的不稳定性,导致每批次之间的分子量分布和酸值偏差较大,最终导致树脂的增稠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将稀释产物通过环氧树脂改性扩链,控制酸值和粘度至反应终点,所得到的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增稠性能优异。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它由如下摩尔比的成分组成: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新戊二醇为5:1:2.8~3.2:2.8~3.2。
[000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新戊二醇按照摩尔比为5:1:2.8~3.2:2.8~3.2,加入反应釜中,在160℃至22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得到缩聚物;步骤二、将反应得到的缩聚物加入到苯乙烯中,缩聚物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为60~55:40~45,最后在60

80℃的温度下搅拌稀释均匀;步骤三、加入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酐与环氧树脂的摩尔比为1:0.2

0.8,改性扩链,得到增稠性能优异的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0006]优选地,所述的步骤三中的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E51。
[0007]优选地,所述的步骤三中的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E44。
[0008]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增稠性能不仅与其分子结构有关,还与分子量分布密切相关,同时和端基含量即酸值和羟值密切相关;通常认为树脂要达到良好的增稠效果,较高的分子量(Mw>6000)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结构限制,此时分子量分布会比较宽,降低了树脂的增稠性能。同时分子量也和端基含量有关,导致酸值和羟值也有限制,很难同时达到较高的数值,降低了树脂的增稠性能;因此,较高的分子量(Mw>6000),较窄的分子量分布(P<5)以及适量的酸值(25

30mgKOH/g)和羟值(20

25mgKOH/g)对树脂的增稠性能是有利的。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
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将稀释产物通过环氧树脂改性扩链,控制酸值和粘度至反应终点,所得到的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增稠性能优异。
[0010]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性能测试表。
[00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新戊二醇按照摩尔比为5:1:2.8:3.2,加入反应釜中,在200

205℃的温度下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得到缩聚物;将反应得到的缩聚物加入到苯乙烯中,缩聚物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为60~55:40~45,最后在70

80℃的温度下搅拌稀释均匀;加入0.5摩尔比的环氧树脂E51改性扩链,80℃下保温反应2小时,即得到增稠性能优异的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001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增稠性能不仅与其分子结构有关,还与分子量分布密切相关,同时和端基含量即酸值和羟值密切相关;较高的分子量(Mw>6000),较窄的分子量分布(P<5)以及适量的酸值(25

30mgKOH/g)和羟值(20

25mgKOH/g)对树脂的增稠性能是有利的。
[001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将稀释产物通过环氧树脂改性扩链,控制酸值和粘度至反应终点,所得到的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增稠性能优异。
[0015]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新戊二醇按照摩尔比为5:1:2.9:3.1,加入反应釜中,在200

205℃的温度下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得到缩聚物;将反应得到的缩聚物加入到苯乙烯中,缩聚物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为60~55:40~45,最后在70

80℃的温度下搅拌稀释均匀;加入0.6摩尔比的环氧树脂E44改性扩链,80℃下保温反应2小时,即得到增稠性能优异的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0016]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新戊二醇按照摩尔比为5:1:3.2:2.8,加入反应釜中,在200

205℃的温度下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得到缩聚物;将反应得到的缩聚物加入到苯乙烯中,缩聚物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为60~55:40~45,最后在70

80℃的温度下搅拌稀释均匀;加入0.45mol比的环氧树脂E51改性扩链,80℃下保温反应2小时,即得到增稠性能优异的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0017]性能测试:将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所制得的增稠性能优异的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对照例(现有技术中的模压树脂)进行各项性能测试,测试数据详见图1,
从图1中可知,此上述实施例中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增稠性能优异,物理机械性能良好,可以达到片状模塑料的要求。
[0018]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部分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摩尔比的成分组成: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新戊二醇为5:1:2.8~3.2:2.8~3.2。2.一种片状模塑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新戊二醇按照摩尔比为5:1:2.8~3.2:2.8~3.2,加入反应釜中,在160℃至22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得到缩聚物;步骤(二)、将反应得到的缩聚物加入到苯乙烯中,缩聚物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为60~5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鑫浦杰宣维栋金湘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