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405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先在激光烧结3D打印机内预设激光束的功率和扫描路径,并输入建模参数;然后铺设基材粉料形成粉层,控制激光束在粉层上进行扫描,使粉料温度上升至熔点,进行烧结并与成型零件实现粘接,形成一烧结层;然后下降工作台,继续在工作台上铺设一层基材粉料,形成粉层;然后按照预设的激光束参数控制激光束在粉层上进行扫描,使粉料温度上升至熔点,进行烧结并与上一层烧结层实现粘接,形成下一烧结层,最后这一步骤,直至完成整个制备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微波介质制备中介电常数固化不易调整,对复杂结构成形困难,不易精确控制生产,需要专门结构模具等问题。需要专门结构模具等问题。需要专门结构模具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介质制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金属或其他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相比传统成型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不用对物体进行切削等机械加工,并且不需要应用模具,节省制造及时间成本;2.成形加工速度较快,生产周期较短;3.对结构负载、体积较小的成形需求,传统工艺成形困难,而3D打印技术较容易实现一体成形,且不需要二次加工。
[0003]传统的微波介质成形技术通常采用两种,1.对微波介质板材、棒材等批产品进行机加成形。该成形技术存在外购材料介电常数、正切角损耗等重要电性能参数固化,无法定制电性能参数。同时部分材料缺乏可机加性,在机加时容易出现融蚀、脆裂等情况;2.采用发泡技术成形微波介质材料。该成形技术能够对微波介质材料重要电性能参数进行设计、调整成形,但存在成形工艺较复杂,成形需要制造对应模具,延长了生产制备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传统的微波介质制备技术存在生产周期较长,微波电性能参数固化,对复杂结构成形困难,不易精确控制生产,需要专门结构模具等缺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根据所需微波介质技术指标,在激光烧结3D打印机内预设激光束的功率和扫描路径,并在激光烧结3D打印机内输入零件的建模参数;
[0008](b)在位于激光烧结3D打印机工作台上的成型零件上,铺设一层基材粉料,形成粉层;
[0009](c)按照预设的激光束参数控制激光束在粉层上进行扫描,使粉料温度上升至熔点,进行烧结并与成型零件实现粘接,形成一烧结层;
[0010](d)下降工作台,继续在工作台上铺设一层基材粉料,形成粉层;然后按照预设的激光束参数控制激光束在粉层上进行扫描,使粉料温度上升至熔点,进行烧结并与上一层烧结层实现粘接,形成下一烧结层;
[0011](e)重复步骤(d),直至完成整个制备过程。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和步骤(d)中基材粉料是热塑性塑料粉末或陶瓷粉末。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和步骤(d)形成粉层后,通过激光烧结3D打印机进行预加热。
[0014]进一步地,预加热后的粉层温度略低于该粉料的熔点。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的激光束的扫描方向与上一层中烧结层的激光束的扫描方向相反。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和步骤(d)中的粉层厚度控制在0.05~0.4mm之间。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和步骤(d)中实时检测激光束所扫描粉层点的温度,当达到粉料熔点附近后,激光束迅速移动到下一扫描点,以保证得到所需的微波介质技术指标。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的成型零件是由激光烧结3D打印机打印的。
[001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a)根据所需微波介质技术指标,在激光烧结3D打印机内预设激光束的功率和扫描路径,并在激光烧结3D打印机内输入零件的建模参数;(b)在位于激光烧结3D打印机工作台上的成型零件上,铺设一层基材粉料,形成粉层;(c)按照预设的激光束参数控制激光束在粉层上进行扫描,使粉料温度上升至熔点,进行烧结并与成型零件实现粘接,形成一烧结层;(d)下降工作台,继续在工作台上铺设一层基材粉料,形成粉层;然后按照预设的激光束参数控制激光束在粉层上进行扫描,使粉料温度上升至熔点,进行烧结并与上一层烧结层实现粘接,形成下一烧结层;(e)重复步骤(d),直至完成整个制备过程;为实现可控微波电性能参数成形,可通过控制工作台及打印箱体温度、控制粉层厚度、控制激光功率、控制激光烧结光斑尺寸、控制激光光斑驻留时间、运行速度及轨迹等参数,实现微波介质材料介电常数、正切角损耗等电性能参数的精确可控成形;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目前通信、导航、雷达等多个应用中对微波介质的迫切需要,包括但不限于微波高频介质基板、微波腔减速介质基体、龙伯透镜天线等多种微波介质应用场景。解决了传统微波介质制备中介电常数固化不易调整,对复杂结构成形困难,不易精确控制生产,需要专门结构模具等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2为实施例三中多种粉料箱和多形态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6]实施例一
[0027]请参阅图1

2,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a)根据所需微波介质技术指标,在激光烧结3D打印机内预设激光束的功率和扫描路径,并在激光烧结3D打印机内输入零件的建模参数。
[0029](b)在位于激光烧结3D打印机工作台上的成型零件上,铺设一层基材粉料,形成粉层。
[0030](c)按照预设的激光束参数控制激光束在粉层上进行扫描,使粉料温度上升至熔点,进行烧结并与成型零件实现粘接,形成一烧结层。
[0031](d)下降工作台,继续在工作台上铺设一层基材粉料,形成粉层;然后按照预设的激光束参数控制激光束在粉层上进行扫描,使粉料温度上升至熔点,进行烧结并与上一层烧结层实现粘接,形成下一烧结层。
[0032](e)重复步骤(d),直至完成整个制备过程。
[0033]步骤(b)和步骤(d)中基材粉料是热塑性塑料粉末或陶瓷粉末等,例如:PS、尼龙、PP等。
[0034]步骤(b)和步骤(d)形成粉层后,通过激光烧结3D打印机进行预加热;预加热后的粉层温度略低于该粉料的熔点。
[0035]步骤(d)中的激光束的扫描方向与上一层中烧结层的激光束的扫描方向相反。
[0036]步骤(b)和步骤(d)中的粉层厚度控制在0.05~0.4mm之间,保证打印效果避免粉层在烧结过程中球化和散粉。
[0037]步骤(c)和步骤(d)中实时检测激光束所扫描粉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所需微波介质技术指标,在激光烧结3D打印机内预设激光束的功率和扫描路径,并在激光烧结3D打印机内输入零件的建模参数;(b)在位于激光烧结3D打印机工作台上的成型零件上,铺设一层基材粉料,形成粉层;(c)按照预设的激光束参数控制激光束在粉层上进行扫描,使粉料温度上升至熔点,进行烧结并与成型零件实现粘接,形成一烧结层;(d)下降工作台,继续在工作台上铺设一层基材粉料,形成粉层;然后按照预设的激光束参数控制激光束在粉层上进行扫描,使粉料温度上升至熔点,进行烧结并与上一层烧结层实现粘接,形成下一烧结层;(e)重复步骤(d),直至完成整个制备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和步骤(d)中基材粉料是热塑性塑料粉末或陶瓷粉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波介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黄东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涵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