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步法确定RH精炼炉冶炼IF钢吹氧量的方法及模型技术

技术编号:301389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步法确定RH精炼炉冶炼IF钢吹氧量的方法及模型,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为适应钢包状态、包底冷钢、真空槽的差异等因素的变化,精确确定RH吹氧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在RH处理前期测定温度、氧含量等,量化钢包、真空槽的不同状态对钢水温度、氧含量的影响,建立计算方法,并分两步计算所需吹氧量,在第一次吹氧后间隔一定时间重新测定温度、氧含量等,进行第二次计算和吹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精确确定RH总吹氧量,从而提高RH破空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压缩RH处理时间。缩RH处理时间。缩RH处理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步法确定RH精炼炉冶炼IF钢吹氧量的方法及模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具体为一种两步法确定RH精炼炉冶炼IF钢吹氧量的方法及模型。

技术介绍

[0002]RH精炼炉是一种高效精炼装备,具有脱碳、脱气、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去除夹杂物等多种精炼功能,在IF钢生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IF钢,又称为“无间隙原子钢”,在炼钢时将间隙元素N、C的含量降低到极低的水平,再加入与N、C亲和力强的稳定元素Ti、Nb使之与N和C相结合,形成氮、碳化物而固定,使无限固溶的间隙原子控制成近乎为零的钢,从而具有更为优良的深冲性能。IF钢在汽车、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0003]在RH精炼炉冶炼IF钢时,RH钢水氧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参数,RH不同阶段对氧含量有不同要求。RH进站钢水氧含量与RH脱碳效果密切相关,若氧含量过高,则脱碳结束氧含量就偏高,最终影响钢水洁净度水平,若氧含量过低,则会影响脱碳效果,必须在RH处理时通过氧枪供氧以提高氧含量;另外,为保证脱碳效果,脱碳结束时钢水氧含量不宜太低,为保证钢水洁净度,脱碳结束时钢水氧含量也不宜太高,脱碳结束氧含量一般控制在200

500ppm之间。在脱碳结束时通过加铝材的手段脱除钢水氧,此过程为放热反应,在脱氧的同时会导致钢水温度增加。因此,RH氧含量不仅关系到碳元素控制、钢水质量,还影响温度控制准确性。
[0004]保障IF钢RH出站时碳元素合格及温度达标是RH工序的主要目标。为达到此项目标,必须对RH进站钢水氧含量进行精确控制,如果RH进站钢水氧含量未准确命中目标,必须在RH工序采用氧枪供氧的方式来予以调整。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计算RH供氧量。问题存在的原因在于RH实际需要的氧含量不仅与钢水碳含量相关,还与钢包热状态、钢包接钢水前的冷钢数量、RH真空槽状态等因素相关,而这些因素对氧含量的需求具有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特征,难以量化,表现为:(1)钢包热状态与钢包接钢水前的冷钢数量对对钢水温度影响较大,不同的钢包热状态与钢包接钢水前的冷钢数量会导致RH处理阶段温降散差大;(2)RH真空槽在停等期间,有的钢厂通过顶枪吹入“焦炉煤气+氧气”对真空槽进行烘烤,烘烤后真空槽耐材氧含量偏高,在后续处理钢水前期,会造成钢水氧含量无规律的增加。
[0005]目前冶金行业在IF钢生产实践中,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1)转炉高氧位高温度出钢,以保证在RH处理时,钢水氧含量能满足脱碳需要且有富余量,在RH脱氧操作脱除脱碳结束氧含量补偿温度后,RH出站温度能达到出站温度要求。此方法的不利效果是转炉耐材侵蚀严重,RH脱碳结束氧含量高,温度高,废钢加入量大;(2)随着IF钢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钢厂转炉炉衬寿命不断提高的要求,转炉降低出钢氧含量及出钢温度成为冶金行业的技术趋势。在这种形势下,RH进站氧含量及RH进站温度经常会出现偏低的现象,需要在RH精炼炉通过顶枪供氧的方式增加钢水氧含量,以保证钢水脱碳效果及温度需求。这种情况与钢包、真空槽等造成钢水氧、温度波动的因素相叠加,吹氧量更加难以确定,RH操作人员依据经验确定RH吹氧量的方法凸显出RH出站温度难以命中目标、RH处理周期延长等不
利后果。
[0006]申请号为2004100846882,名称为一种确定RH精炼过程中吹氧量和冷材加入量的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处理自然降温因素提高测温准确性,在RH处理开始时预先确定吹氧量和冷材加入量,缩短RH处理时间,最终提高钢液质量的方法;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1)确定RH精炼处理完成时刻的钢液预测温度:考虑了向钢液中加入合金,包括脱氧铝材引起的温度变化分量,实际上脱氧铝材引起的温度变化分量与脱碳结束氧含量相关,因此应该考虑合金(不包括脱氧铝材)、脱碳结束氧含量两因素所引起的温度变化分量;(2)未考虑“RH处理时间”这一影响RH精炼处理完成时刻的钢液预测温度的主要因素;(3)“钢包状态”的差异对钢液温度影响较大,此专利仅考虑“上一炉浇铸结束至本炉出钢开始时刻”时间间隔这一因素,未考虑钢包耐材使用寿命等因素对钢液温度的影响;(4)根据钢包底部的冷钢数量对“包底冷钢”进行分级,现场实践中,对钢包底部的冷钢数量探测度手段欠缺,多是通过目测估计,因此偏差较大;(5)未考虑通过顶枪吹入“焦炉煤气+氧气”对真空槽进行烘烤后对钢水增氧这一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步法确定RH精炼炉冶炼IF钢吹氧量的方法及模型,以适应钢包状态、包底冷钢、真空槽的差异等因素的变化,可以精确确定RH吹氧量,从而提高RH破空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压缩RH处理时间。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步法确定RH精炼炉冶炼IF钢吹氧量的方法及模型,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09]第一步:
[0010](1)确定RH破空的目标温度T
目标

[0011](2)RH开始处理前,第一次定氧,得钢水温度T1、钢水氧含量O1;
[0012](3)确定IF钢的RH标准冶炼时间t
标准
、修正冶炼时间t
修正

[0013](4)确定IF钢在RH处理期间自然温降T
自然温降1

[0014](5)根据钢水RH出站碳含量要求确定IF钢脱碳结束目标氧含量O
目标

[0015](6)根据RH进站成分以及RH出站的目标成分,确定本炉除脱氧铝材外应加入的合金加入量,以及所加合金引起的温降T
合金1

[0016](7)不考虑脱碳终点脱氧操作的温度补偿值,根据步骤(2)至(6)计算RH破空时的钢水温度T
破空1

[0017](8)计算

T1=T
破空1

T
目标

[0018](9)计算脱碳期不吹氧、不加碳粉脱氧、不加铝材脱氧条件下脱碳结束氧含量O
脱碳结束1
,如果O
脱碳结束1

O
目标
≥0,则不需要吹氧进行脱碳,否则需要吹氧进行脱碳,脱碳吹氧量1以命中脱碳结束氧含量等于O
目标
为依据;
[0019](10)计算脱碳吹氧后脱碳终点钢水氧含量O
吹氧后1

[0020](11)计算脱碳吹氧后脱碳终点氧含量O
吹氧后1
在脱氧操作时对钢水温度补偿量T
补偿1

[0021](12)计算

T2=

T1+T
补偿1
,如果

T2≥0,则不需要吹氧升温;否则需要吹氧升温,升温吹氧量1使吹氧升温补偿的温度为
‑△
T2;
[0022](13)将步骤(9)中的脱碳吹氧量1与步骤(12)中的升温吹氧量1相加,得到RH总吹
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步法确定RH精炼炉冶炼IF钢吹氧量的方法及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第一步:(1)确定RH破空的目标温度T
目标
;(2)RH开始处理前,第一次定氧,得钢水温度T1、钢水氧含量O1;(3)确定IF钢的RH标准冶炼时间t
标准
、修正冶炼时间t
修正
;(4)确定IF钢在RH处理期间自然温降T
自然温降1
;(5)根据钢水RH出站碳含量要求确定IF钢脱碳结束目标氧含量O
目标
;(6)根据RH进站成分以及RH出站的目标成分,确定本炉除脱氧铝材外应加入的合金加入量,以及所加合金引起的温降T
合金1
;(7)不考虑脱碳终点脱氧操作的温度补偿值,根据步骤(2)至(6)计算RH破空时的钢水温度T
破空1
;(8)计算

T1=T
破空1

T
目标
;(9)计算脱碳期不吹氧、不加碳粉脱氧、不加铝材脱氧条件下脱碳结束氧含量O
脱碳结束1
,如果O
脱碳结束1

O
目标
≥0,则不需要吹氧进行脱碳,否则需要吹氧进行脱碳,脱碳吹氧量1以命中脱碳结束氧含量等于O
目标
为依据;(10)计算脱碳吹氧后脱碳终点钢水氧含量O
吹氧后1
;(11)计算脱碳吹氧后脱碳终点氧含量O
吹氧后1
在脱氧操作时对钢水温度补偿量T
补偿1
;(12)计算

T2=

T1+T
补偿1
,如果

T2≥0,则不需要吹氧升温;否则需要吹氧升温,升温吹氧量1使吹氧升温补偿的温度为
‑△
T2;(13)将步骤(9)中的脱碳吹氧量1与步骤(12)中的升温吹氧量1相加,得到RH总吹氧量1;(14)根据RH总吹氧量1进行吹氧。第二步:(15)吹氧结束后在5

15分钟期间第二次定氧,得钢水温度T2、钢水氧含量O2;(16)确定第二次定氧时刻距RH处理结束的时间间隔t
间隔
;(17)确定IF钢在RH剩余处理期间自然温降T
自然温降2
;(18)确定除脱氧铝材外还未加入的合金引起的钢水温降T
合金2
;(19)不考虑脱碳终点脱氧操作的温度补偿值,根据步骤(15)至(18)计算RH破空时的钢水温度T
破空2
;(20)计算

T3=T
破空2

T
目标
;(21)计算第二次定氧后不吹氧、不加碳粉脱氧、不加铝材脱氧条件下脱碳结束氧含量O
脱碳结束2
,如果O
脱碳结束2

O
目标
≥0,则不需要吹氧进行脱碳;否则需要吹氧进行脱碳,脱碳吹氧量2以命中脱碳结束氧含量等于O
目标
为依据;(22)计算脱碳吹氧后脱碳终点钢水氧含量O
吹氧后2
;(23)计算脱碳吹氧后脱碳终点氧含量O
吹氧后2
在脱氧操作时对钢水温度补偿量T
补偿2
;(24)计算

T4=

T3+T
补偿2
,如果

T4≥0,则不需要吹氧升温;否则需要吹氧升温,升温吹氧量2使吹氧升温补偿的温度为
‑△
T4;(25)将步骤(21)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江李宝庆胡晓光龙胜平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