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室内研究路面材料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室内研究路面材料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路面抗滑性能检测评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路面抗滑性能是影响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路表抗滑性能与表层所使用集料和混合料类型的抗磨光性能密不可分,在长时间的行车作用下,路面表面集料逐渐趋于光滑,路面结构更加密实,路面抗滑能力逐渐发生衰变。路面抗滑性能的缺陷会导致车辆在路面上发生滑移或者紧急刹车制动距离过长而引起交通事故。从全寿命周期来讲,不仅要求路面表层在投入运营初期具有良好的抗滑构造,还要求其结构在整个运营过程中始终满足车辆抗滑的实际需求。因此,充分掌握路面抗滑性能的衰变规律,可在混合料设计阶段实现对路面抗滑性能的有效评价,指导筑路材料类型的合理选择与级配设计的科学验证,避免由于设计不当而出现的事后补救现象。再者,了解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也可为路面后期的养护工作提供参考,提前制定养护维修方案,避免因路面抗滑不足而造成行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室内研究路面材料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箱体(1),测试箱体(1)表面开设箱门(1.2),在测试箱体(1)内布设测试环道(2),测试环道(2)的环形道内匹配设置环形导轨(3),在测试环道(2)上布设试件(2.3),在环形导轨(3)上安装用于对试件(2.3)进行磨光的磨耗组件(4),以及用于测试试件(2.3)抗滑性能变化的抗滑监测组件(5),抗滑监测组件(5)通过连接线(6.1)与中心计算机(6)连通;还包括与中心计算机(6)连通的驱动装置,其贴合环形导轨(3)内侧,且与环形导轨(3)匹配,为磨耗组件(4)提供在环形导轨(3)上滑移的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研究路面材料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轨(3)锚固在支撑框架(1.1)上,测试环道(2)与环形导轨(3)均呈跑道状布设;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环形导轨(3)两弧形部分(2.1)内侧的主动齿轮(4.5)和从动齿轮(4.6),主动齿轮(4.5)与从动齿轮(4.6)通过传动链条(4.3)连接;在主动齿轮(4.5)底部安装动力系统(4.4),启动动力系统(4.4),主动齿轮(4.5)运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室内研究路面材料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耗组件(4)有若干组,每组包括滑动基座(4.1)和磨光轮(4.2),滑动基座(4.1)包括若干基座滑轮(4.1.2)和位于环形导轨(3)上方的基座顶板(4.1.1),若干基座滑轮(4.1.2)均匀分布在环形导轨(3)的两侧,且同时与环形导轨(3)外壁紧密贴合;在基座滑轮(4.1.2)的中心垂直插设滑轮转轴(4.1.3),且滑轮转轴(4.1.3)的顶端固定在基座顶板(4.1.1)的底部;基座顶板(4.1.1)与传动链条(4.3)位于同一水平面,传动链条(4.3)的顶部与底部均布设链板(4.3.1),基座顶板(4.1.1)侧壁通过固定卡扣(4.1.5)与传动链条(4.3)的链板(4.3.1)连接,且固定卡扣(4.1.5)通过销轴(4.3.2)与链板(4.3.1)实现固定;基座顶板(4.1.1)表面通过旋转轴(4.2.1)安装磨光轮(4.2),磨光轮(4.2)的轮面与试件(2.3)贴合,磨光轮(4.2)的轮毂与行进方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室内研究路面材料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动齿轮(4.5)上贯穿孔洞(4.7),孔洞(4.7)垂直于测试箱体(1)底面开设,在测试箱体(1)内靠近顶部的侧壁上安装激光计数器(4.8),激光计数器(4.8)与孔洞(4.7)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室内研究路面材料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磨耗组件(4)包括四个基座滑轮(4.1.2),环形导轨(3)每侧均匀布设两个,环形导轨(3)的两侧壁同时向外侧膨大形成外三角状结构,基座滑轮(4.1.2)中心部分的圆周壁向内部凹陷形成内三角状结构,内三角状结构与外三角状结构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室内研究路面材料抗滑性能衰变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轮转轴(4.1.3)的两端分别套设限位销(4.1.4),实现滑轮转轴(4.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侨,赵晓康,陈雪琴,倪富健,顾兴宇,范秋思,李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