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昌凯专利>正文

光纤传输图象大屏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350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光导纤维,光缆,光纤集束端,光纤投射端,球面散光柱及光纤集束端面构成的大屏幕图像显示装置,其显示屏由矩阵排列的球面散光柱构成。光纤的光输出端伸入球面散光柱内,由球面端对光纤输出的光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实现入射的黑白或彩色图像或画面的大屏幕显示。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广告宣传,体育场所比赛记分,幻灯放大以及电化教育中显示用。(*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利用光纤接收,传输和放大图像的一种大屏幕图像显示装置。属于光信号接收、传输和放大
目前,动态的或静态的大屏幕图像显示技术发展很快,例如在公共场所设置的重要新闻,经济信息,国内外动态的大屏幕显示屏,以及大商场活动字幕广告牌,体育比赛记分显示牌等各种形式的显示装置已经被广泛地采用。但是,大部分这类显示装置都采用发光管,小灯泡或液晶显示或激光显示,其控制系统也都采用机械的,电子的或光电的方式进行程控,数控或电脑控制。因此,这样的设备或装置成本昂贵,操作复杂,需要的部件也多,不宜大量应用和推广。本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光纤进行图像光信号的接收,传输和放大的大屏幕图像显示装置。利用光纤进行光信号的传输这是已知技术,如美国专利U.S4.577.926和U.S4.569.571分别报导了利用光纤的光学读写头对从光纤列阵接收的光成像在读写表面上的技术,以及利用光纤进行电磁辐射的放大装置。但是,美国专利U.S4.577.926所公开的读写装置其纤维端接收的光信号来自各自的砷化镓激光器,因此对排列成矩阵的光纤就需要配上相应个数和排列方式的激光器。这无疑使读写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成本也要提高。美国专利U.S4.569.571所公开的电磁辐射放大装置。其光纤传输光的输出端连在成像屏上的矩阵排列的锥形扩束孔内,这种技术方案其光学损失大,为了保证成像质量,这种锥形扩束孔不能过大,因此就需要在显示屏上设置大量的以矩阵方式排列的锥形扩束孔,这对工艺上和技术上都带来困难,制造成本也将增加。本技术提出一种技术方案,由该方案所制成的显示装置是由光导纤维2,光缆1,球面散光柱3,光纤集束端4和光纤投射端5,以及光纤集束端面6所组成。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光纤的一端集束成一个小面,称为光纤集束端面6。光纤的另一端直接通到与光纤数目相对应个数的,成矩阵状排列的球面散光柱的平端面中心位置内,由矩阵排列的球面散光柱构成显示大屏幕。光纤可以包裹在一根电缆内,也可以包复在多根电缆内。因此,只要在光纤集束端面6上放映一个画面,则由构成该端面的光纤接收相应于画面上的那部分光,所接收的光经光纤传输到光纤的另一端,由于该端是伸入于由透光材料制成的球面散光柱的平端面内,则从该端输出的光射向球面,从而利用球面的光学作用达到对传输光的放大效果。由于矩阵排列的光纤集束端面上的各束光纤所接收光信号的强弱和色彩是由投射到该端面上的与光纤相对的那部分图像画面的光强弱和色彩相对应的,所以在由球面散光柱组成的大屏幕上显示的是经过放大了的画面图像,从而实现了图像的大屏幕显示。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一表示光纤传输图像大屏幕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二和图三分别表示不同结构的柱形球面散光柱的示意图。见附图一,需放大的图像或画面可以从L方向入射到光纤集束端面6,在分纤集束端4内光纤以矩阵形式排列,由诸光纤2的端面构成光纤集束端面6,光缆1可以容纳全部光纤,也可以把光纤分成多组,由多个光缆所包复,光纤2的另一端分别伸入与光纤集束端面6相应的矩阵排列的球面散光柱3内,散光柱的球面一端显示经过放大的图像。球面散光柱3可以是整体的球面散光柱(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组装的球面散光柱(如图3所示),其中柱体和球面可采用不同材料制成,为降低散光柱的成本只需球面选用透光性好的材料。柱体可以是园柱形也可以是多面形,可根据显示屏的需要以及球面散光柱的加工难易来选择。最佳实施例投射图像或画面采用普通的幻灯机,画面由L方向投射到光纤集束端面6上,集束端面纵向依次排列600根光纤,横向依次排列800根光纤,可以选用0.2-2mm直径的尼龙光导纤维,例如本实施例选用每根光纤直径为0.2mm,则画面投射在120×160mm2的光纤集束端面6上,采用的半球面散光柱的直径为2mm,则相应的投射屏其面积为1200×1600mm2,即1.2×1.6M2,光纤2伸入在半球面散光柱的平端面的中心位置,在该中心位置上半球面散光柱开有与光纤直径相适配的孔,孔深度不超过半球面的球面半径,园柱面的直径近似于半球面半径的2倍。半球面散光柱采用均匀的透光材料制成,保证在径向光散射均匀。由此,在投射屏上可以观视到经过放大的画面图像,随着入射画面的变换在投射屏上也可显示变换的图像。本技术采用了少量的部件、以及球面散光柱的光放大元件,使经光纤传输的光得到放大,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光纤集束端面的尺寸和形状可根据所需的大屏幕及放大倍数选定,能用于大屏幕黑白和彩色图像显示,可广泛地用于文字,图像的显示,如商场广告,体育场所的记分,幻灯放大以及电化教育中显示用。也可将光纤集束端面制成与电视屏幕相似的弧面而直接接收电视节目,使大屏幕显示装置具有投影电视的效果。如将图像连续不断入射到光纤集束端面,则该装置还具有电影放映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由光导纤维,光缆,光纤集束端,光纤投射端以及光纤集束端面构成的大屏幕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光纤投射端是由矩阵排列的球形散光柱组成,光纤的光输出端伸入到所述的球面散光柱的平端面中心位置内,圆柱面的直径近似于球面的半径的2倍,光纤伸入平端面中心位置内的深度不超过球面的球心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屏幕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光导纤维其直径为0.2-2mm,光导纤维的材料为尼龙的,即选用尼龙光导纤维。专利摘要一种由光导纤维,光缆,光纤集束端,光纤投射端,球面散光柱及光纤集束端面构成的大屏幕图像显示装置,其显示屏由矩阵排列的球面散光柱构成。光纤的光输出端伸入球面散光柱内,由球面端对光纤输出的光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实现入射的黑白或彩色图像或画面的大屏幕显示。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广告宣传,体育场所比赛记分,幻灯放大以及电化教育中显示用。文档编号G09F19/12GK2041847SQ8920037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韩昌凯 申请人:韩昌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光导纤维,光缆,光纤集束端,光纤投射端以及光纤集束端面构成的大屏幕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光纤投射端是由矩阵排列的球形散光柱组成,光纤的光输出端伸入到所述的球面散光柱的平端面中心位置内,圆柱面的直径近似于球面的半径的2倍,光纤伸入平端面中心位置内的深度不超过球面的球心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昌凯
申请(专利权)人:韩昌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