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双面广告的可透视广告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45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双面广告的可透视广告贴,它包括透明平片、附着在平片外表面上的外不透光涂层、附着在外不透光涂层上的外广告信息涂层以及附着在平片内表面上的内不透光涂层、附着在内不透光涂层上的内广告信息涂层。各涂层上均有大量均布的镂空透光区。将它贴在商店或车门窗玻璃上后,在白天,行人可观赏外广告而里侧的人能透视外景,而在夜间和在白天遇到突发的阴暗外环境时,或按需在人为的室内明亮环境下,从里能观看到内广告。(*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饰广告,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出租车后窗玻璃、地铁车门玻璃和商店橱窗玻璃上的可透视的广告贴。本申请人在此前研究了两种可透视广告贴,一种(见中国技术专利申请CN97222250.2和97222359.2)是贴敷在门窗玻璃外表面上,另一种(见中国技术专利申请CN97242538.1和97242539.X)是贴敷在门窗玻璃内表面上。它们均有在白天可供外看广告内视外景的功能,在流动广告的应用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在夜间或遇到因天气因素造成比室内更阴暗的外界环境时,从门窗玻璃内侧所能看到的是一大片均匀分布的具一定形状,如圆形或菱形的黑点,毫无广告图案可言。因此说,这两种可透视广告贴的使用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透视广告贴,用它不但在白天门窗玻璃外侧的行人可观赏广告信息而在里侧的人能透视玻璃外侧的外景,而且在夜间和在白天遇到突发的阴暗外环境时,或者,根据需要在人为的照明条件造成的明亮室内环境下,从里面能清晰地观看到其上的广告信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双面广告的可透视广告贴,它包括一可透视的平片;一附着在平片外表面上的、由大量分别沿纵向和横向均以等间隔分布在其上的外搂空透光区分隔而成的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一附着在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上的外广告信息涂层;一附着在平片内表面上的、由大量与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的诸外搂空透光区一一相对的内搂空透光区分隔而成的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以及一附着在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上的内广告信息涂层。其中,各外搂空透光区和各内搂空透光区的最大尺寸均为0.1毫米-4.0毫米,相邻两外搂空透光区和相邻两内搂空透光区的最小间距均为0.1毫米-5.0毫米,外不透光涂层的和内不透光涂层的不透光区的面积分别是平片总面积的30%-55%。具体说,可将上述可透视广告贴中的各外搂空透光区、内搂空透光区均做成一圆形搂空透光区,其直径为0.1毫米-4.0毫米,相邻两圆形外搂空透光区间的、两圆形内搂空透光区间的间距均为0.25毫米-3.0毫米。也可将上述可透视广告贴中的各外搂空透光区、内搂空透光区均做成一菱形透光区,其长对角线长度为0.25毫米-3.0毫米,相邻两菱形外透光区间的、两菱形内透光区间的间距均为0.1毫米-3.5毫米。进一步说,上述可透视广告贴中的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是一附着在平片外表面上的白色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包括一附着在平片内表面上的黑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和一附着在该黑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上的白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上述可透视广告贴中的白色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黑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和白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所用的材料皆可为卤化银、重铬酸盐、重氮树脂或丙烯酸酯等感光胶,或丝印油墨或漆等不透明涂料。上述可透视广告贴中的外广告信息涂层和内广告信息涂层所用的材料皆可为卤化银、重铬酸盐、重氮树脂或丙烯酸酯等感光胶,或丝印油墨或漆等不透明涂料。上述可透视广告贴中的可透视的平片所用的材料可为有机或无机玻璃、氯乙烯或涤纶片或类似塑料薄膜。采用了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构成的具双面广告的可透视广告贴后,基于在白天时位于广告贴之两侧的景物的受光照度明显不同以及人眼对亮度相差较大的光线的接受情况的不同,以及外界路人在一定距离内的分辨率的原理,不但能使在白天路人可看到这些广告信息,而且在夜间和在白天遇到突发的阴暗外环境,如雷雨降临之前的昏暗天气时,或者,根据需要,如借助各种业务会议宣传某商业广告,在人为的照明条件造成的十分明亮的室内环境下,位于门窗玻璃里侧的人,也能清晰地观看到其上的广告信息。尤其是,在正行驶在黑暗地道中的地铁车上的乘客能在坐车时看到里侧的广告,而当地铁车一进入环境明亮的站台后,站台上候车乘客也能看到外侧的广告。通过下面对一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有助于更具体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点和优点。其中的附图为图1A是本技术具双面广告的可透视广告贴的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其中的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上的各外搂空透光区和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上的各内搂空透光区均为圆形搂空透光区;图1B是沿图1中的“O-O”线的剖视图;图2是图1A和1B所示实施例的后视图;图3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上的各外搂空透光区和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上的各内搂空透光区均为菱形搂空透光区时的正视图;图4A表示图1A和1B所示的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其里面A上的内广告涂层显有如英文字母“A”的广告信息;以及图4B表示图1A和1B所示的实施例的又一立体图,其外面B上的外广告涂层显有如英文字母“B”的广告信息。下面结合上述诸附图说明本技术具双面广告的可透视广告贴的结构及其形成。如图1A和1B所示,本技术具双面广告的可透视广告贴包括一可透视的平片1;一附着在平片1外表面上的、由大量分别沿纵向和横向均以等间隔分布在其上的外搂空透光区21分隔而成的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2;一附着在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2上的外广告信息涂层4;一附着在平片1内表面上的、由大量与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2的诸外搂空透光区一一相对的内搂空透光区分隔而成的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以及,一附着在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上的内广告信息涂层5。本实施例中的平片1是采用透明的聚酯涤纶片材制成。在该平片1的一表面,即外表面上贴敷的外不透光涂层2是一白色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为此,首先在平片1的外表面上用丝印工艺或其他手段印上一层其上有大量均布的圆形外搂空透光区21的白色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该涂层2采用普通丝印油墨和漆等不透光涂料为原料。各圆形外搂空透光区21的直径为0.1毫米-4.0毫米。相邻两圆形外搂空透光区21的间距为0.25毫米-3.0毫米。该外不透光涂层2的不透光区的面积是平片1的总面积的30%-55%。然后,靠最外面地在白色外不透光涂层2的外表面上,贴敷上如图2中所示的英文字母“B”所示的广告图案或信息的外广告信息涂层4。该外广告信息涂层4采用常用的彩色丝印油墨或其他涂料为材料,在白色外不透光涂层的不适光区上外广告信息涂层4,在该涂层上均布有大量各与相应的圆形外搂空透光区21对准的外广告圆形搂空透光区41。在平片1的另一面,即内表面上敷上一内不透光涂层3。该内不透光涂层3包括一贴敷在平片1内表面上的黑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1和一附着在该黑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1上的白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2。黑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1上均布有大量各与相应的圆形外搂空透光区21,即与各相应的外广告圆形搂空透光区41对准并大小也相等的黑色涂层圆形内搂空透光区311,而白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2上均布有大量各与相应的黑色涂层圆形内搂空透光区311对准并大小也与之相等的白色涂层圆形内搂空透光区321。为此,首先在平片1的内表面上通过涂复感光胶、感光、洗印工艺,或采用丝印工艺或其他方法涂复一黑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1,其上有大量均布的黑色涂层圆形内搂空透光区311。该黑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1可用卤化银、重铬酸盐、重氮树脂或丙烯酸酯等感光胶经感光而成黑色不透光物质,或采用丝印油墨或漆等不透明涂料为材料。接着,用丝印工艺或其他手段,在黑色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双面广告的可透视广告贴,它包括一可透视的平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透视的平片(1);一附着在平片(1)外表面上的、由大量分别沿纵向和横向均以等间隔分布在其上的外搂空透光区分隔而成的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2);一附着在连 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2)上的外广告信息涂层(4);一附着在平片(1)内表面上的、由大量与连续网状外不透光涂层(2)的诸外搂空透光区一一相对的内搂空透光区分隔而成的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以及一附着在连续网状内不透光涂层(3)上的 内广告信息涂层(5);各外搂空透光区和各内搂空透光区的最大尺寸均为0.1毫米-4.0毫米,相邻两外搂空透光区和相邻两内搂空透光区的最小间距均为0.1毫米-5.0毫米,外不透光涂层(2)的和内不透光涂层(3)的不透光区的面积分别是平片(1 )总面积的30%-5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鱼自强章隆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摩士达广告制作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