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式桥墩防撞体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339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桥墩防撞体的制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制备预聚体;b、制备固化剂;c、混合浇注;d、混炼;e、造粒;f、射出发泡,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是:发泡体具有密度小、质量轻的特点,随水位的涨跌进行升降,从而始终对桥墩起到最佳的防护效果。起到最佳的防护效果。起到最佳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浮式桥墩防撞体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墩防撞设施制作方法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可漂浮桥墩防撞设施制作方法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跨海、跨江桥梁不断兴建,对于跨越航道的桥梁,桥墩不可避免地要承担着船舶撞击的风险,这类事件往往引起桥梁结构、使用寿命、安全性及抗震能力的损失,严重的更会造成桥毁人亡等灾难性后果,重建桥梁和疏通航道的费用也十分惊人,现有的桥墩防撞设施多采用在桥墩外围套上橡胶圈,然而这种桥墩防撞设施均是固定安装在桥墩上,无法随水位的变化进行升降,因此当水位发生较大波动时,防撞设施不能起到最佳的防撞效果或者完全失去防撞作用,并且采用橡胶圈作为防撞设施,其形变量较小,不能起到很好的缓冲防撞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随水位的变化进行升降,从而达到最佳防撞效果的漂浮式桥墩防撞体的制作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5]一种漂浮式桥墩防撞体的制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06]a、制备预聚体:按重量份配比取四氢呋喃均聚醚62~65份和聚己内酯20~24份,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120~125℃,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3~3.5小时后将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53~55℃,接着将反应釜打开,按重量份配比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3~45份,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72~76℃,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3.4~3.6小时后制成预聚体;
[0007]b、制备固化剂:按重量份配比取二甲硫基甲苯二胺32~35份和四氢呋喃均聚醚57~60份,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131~135℃,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2~2.2小时后将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50~53℃,接着将反应釜打开,按重量份配比取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0.6~0.8份和丙酸甲酯0.3~0.5份,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115~117℃,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3.6~4小时后制成固化剂;
[0008]c、混合浇注:在60~62℃的温度下,将预聚体和固化剂按重量比为100:50~100:40的配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注入模具中,在115~120℃的温度下,硫化2~2.5小时后脱模并冷却,制成聚氨酯外壳;
[0009]d、混炼:按重量份配比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80~30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50~200份、丁苯橡胶50~60份、对叔丁基邻苯二酚15~18份、氯化聚丙烯25~30份和聚丙烯腈纤维12~15份,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和丁苯橡胶加入密炼机中,在125~130℃的温度条件下混炼40~45分钟,接着加入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氯化聚丙烯和聚
丙烯腈纤维,在110~120℃的温度条件下混炼30~32分钟,制成共混物;按重量份配比取氧化锌2~4份、硬脂酸0.2~0.5份、过氧化二苯甲酰0.5~0.8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3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2~4份,并加入共混物中,在108~114℃的温度条件下混炼26~33分钟结束;
[0010]e、造粒:将步骤d中密炼机混炼得到的料浆倒至造粒机中,在92~104℃的温度条件下将料浆造成长度为5~5.2毫米的颗粒;
[0011]f、射出发泡:将步骤e中造粒得到的颗粒在220~225℃的温度下熔化成浆料,并按重量份配比取偶氮二甲酰胺5~7份和偶氮二异丁腈3~5份与浆料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发泡材料,通过注射机将发泡材料注射至聚氨酯外壳内,在温度为120~125℃、真空度为0.02~0.05MPa的条件下发泡8~10小时,使EVA发泡材料发泡形成EVA发泡体,将聚氨酯外壳内部填充,并与聚氨酯外壳粘合,制成漂浮式桥墩防撞体。
[0012]所述聚氨酯外壳为弧形板壳状,聚氨酯外壳的内弧面为开口状。
[0013]所述模具包括有芯模和模壳,所述芯模由成对的侧模块和中模块构成,成对的侧模块和中模块拼合在一起,成对的侧模块和中模块的前部设置呈扇形部,所述模壳套置在扇形部外侧,该模壳为上下分体结构,在模壳与扇形部之间形成模腔,在模壳的顶部开设有浇注口。
[0014]在所述聚氨酯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注射口,EVA发泡材料通过注射口注射至聚氨酯外壳内,注射过程中在聚氨酯外壳内弧面的开口处贴放一弧形挡板。
[0015]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聚氨酯外壳内注射EVA发泡材料,EVA发泡材料在聚氨酯外壳内发泡形成EVA发泡体,EVA发泡体具有密度小、质量轻的特点,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漂浮式桥墩防撞体可漂浮在水面上,随水位的涨跌进行升降,从而始终对桥墩起到最佳的防护效果。并且,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制得的EVA发泡体具有弹性好,耐挠曲,减震性、缓冲性好的明显优势,并具有机械强度高、抗冲击、耐磨损等特点,从而大幅提高了漂浮式桥墩防撞体的缓冲吸能效果,显著提升了对桥墩的防护效果,同时由于在EVA发泡体外侧包覆有聚氨酯外壳,聚氨酯外壳可对EVA发泡体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进而有效延长了漂浮式桥墩防撞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漂浮式桥墩防撞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聚氨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0021]图6为EVA发泡材料在浇注时的示意图;
[0022]图7为多个漂浮式桥墩防撞体围合连接后的示意图;
[0023]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一:一种漂浮式桥墩防撞体的制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25]a、制备预聚体:按重量配比取四氢呋喃均聚醚62千克和聚己内酯20千克,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120℃,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3小时后将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53℃,接着将反应釜打开,按重量配比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3千克,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72℃,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3.4小时后制成预聚体;
[0026]b、制备固化剂:按重量配比取二甲硫基甲苯二胺32千克和四氢呋喃均聚醚57千克,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131℃,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2小时后将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50℃,接着将反应釜打开,按重量配比取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0.6千克和丙酸甲酯0.3千克,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115℃,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3.6小时后制成固化剂;
[0027]c、混合浇注:在60℃的温度下,将预聚体和固化剂按重量比为100:50的配比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浮式桥墩防撞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a、制备预聚体:按重量份配比取四氢呋喃均聚醚62~65份和聚己内酯20~24份,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120~125℃,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3~3.5小时后将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53~55℃,接着将反应釜打开,按重量份配比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3~45份,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72~76℃,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3.4~3.6小时后制成预聚体;b、制备固化剂:按重量份配比取二甲硫基甲苯二胺32~35份和四氢呋喃均聚醚57~60份,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131~135℃,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2~2.2小时后将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50~53℃,接着将反应釜打开,按重量份配比取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0.6~0.8份和丙酸甲酯0.3~0.5份,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为115~117℃,同时真空脱除气泡,持续搅拌3.6~4小时后制成固化剂;c、混合浇注:在60~62℃的温度下,将预聚体和固化剂按重量比为100:50~100:40的配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注入模具中,在115~120℃的温度下,硫化2~2.5小时后脱模并冷却,制成聚氨酯外壳;d、混炼:按重量份配比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80~30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50~200份、丁苯橡胶50~60份、对叔丁基邻苯二酚15~18份、氯化聚丙烯25~30份和聚丙烯腈纤维12~15份,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和丁苯橡胶加入密炼机中,在125~130℃的温度条件下混炼40~45分钟,接着加入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棕
申请(专利权)人:钟祥市洛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