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31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架;齿轮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架上,其包括转轴、涡轮、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和离合器;涡轮操纵机构,其包括蜗杆和第一操纵杆,蜗杆安装在第一摆杆上并与蜗杆啮合,第一操纵杆可摆动地安装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以驱动蜗杆旋转;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压缩弹簧、手柄和操纵线,通过手柄升降驱动操纵线使得所述离合器前后活动,从而控制涡轮在与第一驱动齿轮同步转动和与第二驱动齿轮同步转动的两个状态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可应用在辅助载物移动装置横向移动至停车位,可提高载物移动装置挪位的便捷性,解决停放难和轮胎磨损的问题。损的问题。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载物移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载物移动设备可用于通勤、运输,给人们的生活带极大的便捷。然而,现有的载物移动设备例如汽车存在如下问题:在侧方停车的时候,司机需要将车开至车位的侧前方再进行倒车,停车会有一定的难度且耗费较多时间,尤其在停车空间小的情况下操作极为不便。此外,对轮胎也会造成有一定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包括:
[0006]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前后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0007]齿轮驱动机构,包括转轴、涡轮、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和离合器;所述转轴安装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涡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分别设置在涡轮前后两侧并可旋转地套接在转轴上;所述离合器可前后活动地安装在涡轮上,用以控制涡轮在与第一驱动齿轮同步转动和与第二驱动齿轮同步转动的两个状态之间切换;
[0008]涡轮操纵机构,其包括蜗杆和操纵杆,所述蜗杆安装在所述操纵杆的一端并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操纵杆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以驱动蜗杆旋转;
[0009]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压缩弹簧、手柄和操纵线;所述压缩弹簧抵接在第二驱动齿轮和所述离合器之间;所述手柄可上下滑动地套接在所述操纵杆的上端,所述操纵线贯穿操纵杆,其一端连接所述拨动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通过手柄升降驱动操纵线使得所述离合器前后活动,从而控制涡轮在与第一驱动齿轮同步转动和与第二驱动齿轮同步转动的两个状态之间切换。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盘体连杆;所述第一盘体设置于所述涡轮和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之间,其设有匹配第一驱动齿轮的第一齿圈,第一驱动齿轮设有配对第一齿圈的第二齿圈;所述第二盘体设置于所述涡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之间,其设有匹配第二驱动齿轮的第三齿圈,第二驱动齿轮设有配对第三齿圈的第四齿圈;所述盘体连杆可前后滑动地穿过涡轮,其两端分别与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相连。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动件包括一主体部和分别设置在主体部前后两侧的第
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主体部设有匹配第一盘体的第一限位槽和匹配第二盘体的第二限位槽;第一延伸臂套接转轴且位于第一齿轮前侧,其后侧设有第五齿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设有匹配第五齿圈的第六齿圈;第一延伸臂套接转轴且位于第二齿轮后侧,其前侧设有第七齿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设有匹配第七齿圈的第八齿圈。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操纵杆包括套筒、安装座和安装轴;两个安装座安装在套筒下端且间隔设置,所述蜗杆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安装轴穿过第一安装座、蜗杆和第二安装座,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一所述安装座包括座体和安装在座体内的棘轮、棘爪、第一卷簧、第二卷簧;棘轮与涡轮的一端固定;棘爪通过一棘轴可摆动地安装在座体内且位于棘轮,棘爪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靠近棘轮的一端设有用于推动棘轮朝正方向旋转的第一棘齿,第二侧靠近棘轮的一端设有用推动棘轮朝反方向旋转的第二棘齿;所述第一卷簧抵接棘爪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卷簧抵接棘爪的第二侧。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棘爪的第一侧远离棘轮的一端设有第一凸伸部,所述棘爪的第二侧远离棘轮的一端设有第二凸伸部,第一凸伸部和第二凸伸部呈一夹角;所述第一卷簧抵接第一凸伸部,所述第二卷簧第二凸伸部;操纵杆还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套筒上的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与所述手柄相连,其下端固设一拨杆,拨杆伸入第一安装座并抵接棘爪,用以推动所述棘爪旋转。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安装座为对称结构,两个所述棘爪的第一延伸部相连,两个所述棘爪的第二延伸部相连。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安装有操纵线连接杆、一滑动件、一簧片和一复位弹簧;所述操纵线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手柄和操纵线连接杆固定;所述滑动件滑动套接操纵线连接杆;所述簧片包括环圈和连接环圈的多个弹片。环圈套接操纵线连接杆且位于滑动件远离所述操纵线的一侧,多个弹片连接环圈且向外弯折;所述转杆的侧壁上卡设有对应所述弹片的弹片限位槽;所述复位弹簧套接操纵线连接杆,其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手柄和环圈。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合器操纵机构还包括线套,线套的一端与所述转杆下端相连,另一端通过一固定架安装在第二侧壁上,所述操纵线穿过所述线套。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提供的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可应用在横向移动装置辅助车辆横向移动至停车位,操作方式简单,可提高车辆停车或挪位的便捷性,解决停放难和轮胎磨损的问题;
[0020]2、涡轮操纵机构和离合器操纵机构集成在一个操纵杆上使得机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空间小;
[0021]3、第一延伸臂套接转轴且位于第二齿轮后侧,其前侧设有第七齿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设有匹配第七齿圈的第八齿圈,如此设置,当第一涡轮与第一驱动齿轮同步时,第五齿圈和第六齿圈错开,同时第七齿圈和第八齿圈啮合,避免第二驱动齿轮滑动,即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在水平移动时候不会降落;当第二涡轮与第二驱动齿轮同步时,第七齿圈和第八齿圈错开,即同时第五齿圈和第六齿圈啮合,使得避免第一驱动齿轮滑动,即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在升降移动的时候不会水平移动,进而保证机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2]4、安装箱和涡轮之间通过棘爪棘轮方式传动,可限制涡轮的旋转方向,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是本技术中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中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的仰视图;
[0026]图3是图1的剖视图;
[0027]图4是图3沿A

A剖切的剖视图;
[0028]图5是图4沿B

B剖切的剖视图;
[0029]图6是图4沿C

C剖切的剖视图;
[0030]图7是图4沿D

D的剖视图(棘爪和棘轮不接处状态下);
[0031]图8是图4沿D

D剖切的剖视图(第一棘齿抵接棘轮状态下);
[0032]图9是图4沿D

D剖切的剖视图(第二棘齿抵接棘轮状态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前后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齿轮驱动机构,包括转轴、涡轮、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和离合器;所述转轴安装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涡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分别设置在涡轮前后两侧并可旋转地套接在转轴上;所述离合器可前后活动地安装在涡轮上,用以控制涡轮在与第一驱动齿轮同步转动和与第二驱动齿轮同步转动的两个状态之间切换;涡轮操纵机构,其包括蜗杆和操纵杆,所述蜗杆安装在所述操纵杆的一端并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操纵杆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以驱动蜗杆旋转;离合器操纵机构,其包括压缩弹簧、手柄、操纵线和拨动件;所述压缩弹簧抵接在第二驱动齿轮和所述离合器之间;所述手柄可上下滑动地套接在所述操纵杆的上端,所述操纵线贯穿操纵杆,其一端连接所述拨动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通过手柄升降驱动操纵线使得所述离合器前后活动,从而控制涡轮在与第一驱动齿轮同步转动和与第二驱动齿轮同步转动的两个状态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盘体连杆;所述第一盘体设置于所述涡轮和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之间,其设有匹配第一驱动齿轮的第一齿圈,第一驱动齿轮设有配对第一齿圈的第二齿圈;所述第二盘体设置于所述涡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之间,其设有匹配第二驱动齿轮的第三齿圈,第二驱动齿轮设有配对第三齿圈的第四齿圈;所述盘体连杆可前后滑动地穿过涡轮,其两端分别与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包括一主体部和分别设置在主体部前后两侧的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主体部设有匹配第一盘体的第一限位槽和匹配第二盘体的第二限位槽;第一延伸臂套接转轴且位于第一齿轮前侧,其后侧设有第五齿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设有匹配第五齿圈的第六齿圈;第一延伸臂套接转轴且位于第二齿轮后侧,其前侧设有第七齿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设有匹配第七齿圈的第八齿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良刘杰何瑞华黄耀辉孙学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