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六边形一体式吸能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76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防撞梁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六边形一体式吸能盒,具体为与防撞梁采取尖角接触的吸能盒体,所述的吸能盒体的截面为双六边形,所述的吸能盒体上局部设有若干组弱化应力集中的减重孔,采取尖角接触部位局部镂空的结构,弱化应力集中程度,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解决了防撞梁局部应力集中发生脆断、防撞梁功能实效的情况出现;选择双吸能盒增加了吸能盒的溃缩体积和平均载荷,加大了吸能盒的总吸能量,同时双吸能盒增加了吸能盒的宽度,为防撞梁应对汽车偏置碰撞工况下的保护作用做贡献。用做贡献。用做贡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六边形一体式吸能盒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前防撞梁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六边形一体式吸能盒。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前防撞梁是用来在车辆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防撞主梁、吸能盒、安装板和拖车螺纹钩组成。其中作为防撞梁结构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吸能盒的主要作用是,在汽车低速碰撞时通过自身结构溃缩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纵梁等车身关键部件造成的损坏,发挥保护汽车核心结构的作用,降低中低速碰撞时车辆维修成本,提高高速碰撞时对乘客的安全保护性。
[0003]在车辆受到较大碰撞冲击力作用下,弹性材料已经不足以缓冲能量,起到保护车辆和成员的作用,实验表明对碰撞能量消化吸收效果最好的是零件的溃缩变形。防撞梁两端连接的吸能盒溃缩变形进行能量吸收,并将剩余能量继续传递给纵梁及车身整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六边形一体式吸能盒。
[0005]一种双六边形一体式吸能盒,具体为与防撞梁采取尖角接触的吸能盒体,所述的吸能盒体的截面为双六边形,所述的吸能盒体上局部设有若干组弱化应力集中的减重孔。
[0006]所述的吸能盒体为一体式冲压成形。
[0007]所述的吸能盒体的侧边设置有便于焊接的短焊缝。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取尖角接触部位局部镂空的结构,弱化应力集中程度,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解决了防撞梁局部应力集中发生脆断、防撞梁功能实效的情况出现;选择双吸能盒增加了吸能盒体的溃缩体积和平均载荷,加大了吸能盒体的总吸能量,同时双吸能盒增加了吸能盒的宽度,为防撞梁应对汽车偏置碰撞工况下的保护作用做贡献。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吸能盒局部镂空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双六边形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焊缝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的展开料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阐述。
[0016]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双六边形一体式吸能盒,具体为与防撞梁采取尖角接触的吸能盒体,所述的吸能盒体的截面为双六边形,所述的吸能盒体上局部设有若干组弱化应力集中的减重孔1。
[0017]双六边形截面的吸能盒体具有较高比吸能。
[0018]采取尖角接触部位局部镂空的结构,弱化应力集中程度,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解决了防撞梁局部应力集中发生脆断、防撞梁功能实效的情况出现。
[0019]选择双吸能盒增加了吸能盒体的溃缩体积和平均载荷,加大了吸能盒体的总吸能量,同时双吸能盒增加了吸能盒体的宽度,为防撞梁应对汽车偏置碰撞工况下的保护作用做贡献。
[0020]所述的吸能盒体的侧边设置有便于焊接的短焊缝。
[0021]如图4所示,附图标记a为现有技术的长焊缝,由于本技术采用一体成型设计,现在仅保留短焊缝,附图标记b为本技术的短焊缝。
[0022]对于吸能盒结构评价四个要素,总吸能量、比吸能、碰撞力峰值、平均载荷综合考量,针对典型吸能盒截面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圆形四种截面,根据软件仿真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六边形吸能盒体结构综合评定为最优,这是该吸能盒体截面选择六边形的原因;决定吸能盒体总吸能量的两个因素为碰撞平均载荷和压缩位移,在压缩位移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吸能盒的溃缩的平均载荷可以增加吸能盒的吸能量。
[0023]所述的吸能盒体为一体式冲压结构,相对当前市场上的上下盖板独立冲压,然后组合焊接的形式,如图5所示,为展开料片,本技术因为一体式冲压,吸能盒结构精简了左侧一条长度为150mm的焊缝,只保留右侧一条50mm的短焊缝。
[0024]该吸能盒的一体式结构主要意义在于两方面,一是一体式冲压,节省了长焊缝的焊接工序,减少了吸能盒体的焊接变形和拼焊工序,更利于总成焊接的稳定性;二是由于吸能盒体靠本身的溃缩变形进行碰撞能量吸收,取消的左侧长焊缝使吸能盒体截面溃缩折叠更加规律,长焊缝强度和母材强度不同,保持良好的溃缩吸能特性。
[0025]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吸能盒体巧妙采取尖角接触部位局部镂空的结构,弱化应力集中程度,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解决了防撞梁局部应力集中发生脆断、防撞梁功能实效的情况出现。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六边形一体式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具体为与防撞梁采取尖角接触的吸能盒体,所述的吸能盒体的截面为双六边形,所述的吸能盒体上局部设有若干组弱化应力集中的减重孔(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先军程明强曹广政杨华平董康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